评论

韩国悬疑电影《杀人回忆》:悬而未决的东西,都如鲠在喉

不知道,1986年开始发生在韩国华城的连环案件相关新闻,已经多少次一举冲上新浪微博热搜前三甲,不去特意关注的人,也会浏览到些许碎片化的信息。没看电影前,有打开过上映于2003年的电影《杀人回忆》当中的一个片段,宋康昊在片尾一个复杂眼神,让对这起跨越数十年的悬案半点也不了解的人,以为宋康昊扮演的是嫌疑人,今天观看了全片,才知道,他的角色是抓捕犯人的警察,真是天大的误会。

这些年,只要是经常观看《今日说法》或是其他法治在线栏目,总会为其中一些陈年旧案在多年后破获而激动,这些快要过了或者已经过了追诉时效的案件,因为现代刑侦新技术的运用,得到了重见天日的机会,这种迟来的正义虽然稍显蹉跎,但也有了一个尘埃落定的结局。

今天,通过观看《杀人回忆》这部电影和搜罗了电影取材案件的相关记录,一下子对上世纪80年代末的韩国社会,有了一个更为直观和立体的认识。这部电影,导演是奉俊昊,他编导合一,足见目光敏锐和才华横溢,主演是以演技卓绝著称的宋康昊,宋康昊的演技,在《思悼》里就已深刻领教,他那张宽大的脸,明明是泯然众人的标配,但却有着艳惊四座的顶配格局,眼神,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会传达故事的眼神。

《杀人回忆》这部电影在上映时,华城连环杀人案件还未破获,犯罪嫌疑人一直逍遥法外,他是谁,这是很多人迫切想知道的答案,既然其他的手段都无法一探究竟,那么,电影作为一种传达大众思潮的媒介,就扛起匡扶正义的大旗,像是一口堵在胸口的闷气,找到合适的时机释放,民众们压抑了许久的情绪,通过电影寻找到了突破口,以电影治国和推进法治,既是被网友调侃的噱头,也涂抹上了厚厚的无奈。

如果看过老港剧的话,一定知道过去曾有宵禁的规定,韩国在特定的时期也受到宵禁的诸多限制,一旦哨响的声音贯彻耳边,家家户户统一关灯,在一个个黑暗的夜晚,走出家门就意味着面临危险,犯罪嫌疑人就趁着夜黑风高和雨水的遮掩,一次次作案得逞,警察成了被犯人戏弄的工具人,查询蛛丝马迹,似乎快要接近真相,却又发现南辕北辙,只好纷纷推翻之前的假设,从立案到破案,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心态崩溃一次又一次,但还得重新查起,警察与罪犯的周旋之战,是心理的对抗之战。

屈打成招也好,硬性定罪也罢,抓错犯人的尴尬,也显示出司法系统执勤人员的无能,但是后知后觉悔过自知,倒也善莫大焉,宋康昊扮演的朴警员是有着良知和认错精神的警察代表,影片来到下半场后,抓耳挠腮寻不到半点线索的警局,因为一位端茶倒水不甚显眼的女警员,注意到案发日与电台点播的一首歌曲密切相连,从而锁定了第三位嫌疑人,这个白白净净喜欢翻看书籍的青年,使警局上下吃了一惊,犯人惯于伪装的特性,也成为了迷惑的关键。

觉得一个人像贼的时候,觉得丢失的东西一定是他偷的,警察也在第三个嫌疑人身上吃了哑巴亏,已经有99.99%的信心确定犯人时,警察也会失去理智,但是那0.01%的不确定,要拿什么填补呢。金相庆扮演的从汉城调派到地方的警官苏泰允,和土著警官朴斗满不同,他擅于丝丝入扣的推理,不喜欢刑事逼供,但是,遇到这件最棘手的案件,他也难以按捺住暴躁,看着受害者还在增加,有良知的警察肯定坐不住,令他爆发的最彻底的导火索,就是送到美国检验的DNA证据也无法证明犯人是谁,他狂怒颤抖,流泪憋屈,掏枪上拴的瞬间,只记得为无辜者报仇,天上的雨淋湿了头发,顺着脸往下冲刷,理智的朴警员阻止了他激进的行为,但是站在雨中看着犯人却无法将之绳之以法的痛,实在难以消除。

警察的职责就是破获案件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但是,悬疑的案件一拖数年,朴警员也改了职业,他一定无法承受那种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再一次坐到电影开篇的案发场地,目光穿透长长的下水道,他和小女孩无意间的对话,突然掀动起他久藏心底的伤疤,那些淹没在人海里的普通面孔,似是而非的容貌,隐藏的真凶到底是谁,电影也无法给观众一个答案,电影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宋康昊红肿难解的眼神中,这个眼神,为悬而未决的案件更添疑云,幸得现实中,2019年已经知道凶犯是什么人,但是,在韩国过了追诉时效的案件,仍然不能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案,如鲠在喉,如鲠在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