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儿说,这电影电视穿帮搞笑,哪儿都不少,别说国产电视剧了,就是那引进大片,耗资个一两亿美圆拍出来的,还不是能被“群众雪亮的眼睛”挑出这星那点儿的错?尤其是背景,诸如拍着奇幻片结果天上飞飞机,背景上某块石头有了又没了,或者后期处理钢丝没全遮盖掉,唐朝人洗澡洗出泡泡浴等等,看的人提个醒儿,大家当笑话一乐,也就过去了。毕竟大家都是凡人,再精细着做活儿,也难免出点错,可以理解。 可惜国产电影和电视剧,有那么两个中国特色,一曰缺乏常识,二曰永不认错,平日没人较真儿也就算了,一旦真有一两个认死理的,一边是一两百条硬伤列得历历在目,另一边却是打死也不认错,于是轰然热闹起来,大家也就“你娱我乐”了。 经常都会出现种现象,就是“迷”们所了解的往往比“吃那行饭”的人更详实。这并不希奇,现在社会信息爆炸,没谁能是万事通,有点疏忽的地方也是难免。希奇的是国内的“专家”往往缺乏常识。 什么是缺乏常识?把孝庄生的孩子漏掉一个两个不算常识错误,但让孝庄太后一口一句“我孝庄”就是缺乏常识。不记得苏轼写过多少诗、任过什么官不算缺乏常识,但硬要把他提溜儿着去做唐朝人这就是缺乏常识。诗经没背全这不算缺乏常识,但是国学老师讲《诗经》,一开口就是“绿草苍苍”,这就是常识错误! 其实,不止国产电视剧或引进电影如此,举凡体育、书籍这些儿的事,莫不如此。网上到处流传的韩大嘴的笑话就不说了,中央台介绍外片时字幕出错的事也常有,甚至中影引进外片的字幕,都能被初通英语的人挑出几个错。常言道“术业有专攻”,但是国内偏不,吃这口饭的人做的功课,往往还没只具“普通常识”的人多。这可就不只是“偶然失误”的问题,而是一个缺乏严谨作风的问题了——德国人说“上帝存在与细节”,中国人呢,则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怜的陶渊明!当年他这么说,一定没有想到这“不求甚解”的精神被如此理解且发扬广大。 光是缺乏常识嘛,也还不算可恶,反正这年头流行十七八了还“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可爱也是一种天赋嘛,缺乏常识显得低幼,某种意义上也可解释为“可爱”。但是一面缺乏常识犯错,一面又死不悔改拒绝承认,这就是成人世界的可恶了!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说国人“死不认错”,为什么?因为“锅砸了大家都吃不成饭,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可以顶。因为这种窝里斗的哲学,使我们中国人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行为死不认错。”不但不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这话当年少年时读,还觉得是柏老过于刻薄,日后惊闻某著名导演对观众指出的改编名作中数十处硬伤一脸不悦地回答是“吹毛求疵”,或某文化名人把对手归结为“咬嚼派”,谈笑间“硬伤”灰飞烟灭,就不由感叹:“死不认错,果然总结的好!” 中国历来什么都缺,惟独不缺帮闲。有死不认错的,也有为“死不认错”叫好撑腰的。俗话说“闭门思过。”思谁的过?自然是对方的过! 硬伤又什么关系,缺乏常识又怎样,总之,你观众就该给我乖乖看着,敢挑这个那个的理?我就指责你吹毛求疵、上纲上线!嘿嘿,反正你们最多也就在网上蹦达蹦达,话语权那还是我的!哦呵呵呵。要我认错,下辈子也没门!(文/伍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