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选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虽然《钢琴家》以三项份量极重的奖项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的胜利者之一,但波兰斯基终究还是没有出席3月24日的颁奖典礼。昨天,他通过媒体首度发表获奖“致辞”。他说:“能捧得奥斯卡奖令我非常感动。在此我必须对奥斯卡组委会以及所有支持我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表示由衷的感谢与敬意。”——这与他当年获得金棕榈奖时的名言“电影只和导演有关,而与观众无关”的风格大相径庭。一向不善言辞的他坦承,由于《钢琴家》与自己的个人生活体验“异乎寻常的接近”,因此对他来说尤其具有“特殊意义。”——“我深深体会到,艺术能够将人生的痛苦转变为另一种幸福——只有艺术能够。”波兰斯基在最后道出了他的肺腑之言。
年届70的波兰斯基一生坎坷跌宕,其戏剧性堪比一场以最残酷方式扯动观众神经的电影。他出生于巴黎,3岁时与父母一起回到祖国波兰。在二战期间,他的父母被纳粹关进集中营,自己则被寄养在乡下。当他的父亲4年后被释放时,波兰斯基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早已经惨死在集中营里。少年时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成为了日后《钢琴家》的缘起。“很明显,这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这个主题是我生命中的死结。”波兰斯基这样描述自己拍摄《钢琴家》的初衷。
1969年,波兰斯基遭遇了人生的第二场浩劫,在拍完恐怖片《罗丝玛丽的婴儿》之后不久,著名的连环杀手查尔斯·曼森闯入了他位于好莱坞比弗利山庄的家中,残忍杀害了波兰斯基怀孕8个月的妻子莎朗·塔特与另外三个朋友,酿成好莱坞有史以来最大的惨剧之一。
1977年,波兰斯基由受害者角色“转型”为罪犯。他在好友杰克·尼科尔森的家中(当时尼科尔森不在家)诱奸了一名13岁的少女,在被洛杉矶警方关押42天、获悉自己将被判终身监禁之后,波兰斯基仓皇潜逃巴黎,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在此之后的26年中,他一直保持低调,极少与媒体打交道——即使是在1980年以《苔丝姑娘》一举包揽恺撒奖与金棕榈等多项大奖期间。在获得本届奥斯卡提名之后,波兰斯基再度成为美国传媒焦点。在破天荒地通过卫星连线方式与美国导演工会严肃探讨《钢琴家》的创作理念之后,波兰斯基昔日的劣迹又被媒体搬出来爆炒,由此引出的有关艺术与道德的讨论热火朝天,而他本人会否亲临颁奖典礼现场也成为美国权威电影网站imdb.com“奥斯卡颁奖典礼观众最期待镜头”。最后,尽管当年的受害少女表示自己已经原谅了波兰斯基,但因为一纸无法撤消的通缉令,波兰斯基终于还是没能在26年之后重新踏上美国国土。
在《钢琴家》中,波兰斯基用异常真实的方式重现了一位波兰钢琴家在二战中的真实经历。这种真实甚至让奥斯卡评委们无法面对——《钢琴家》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与最佳剧本奖,但评委们却终于没敢把最佳影片奖一并奉上。正如波兰斯基所说,“我不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震撼人心’——如果你讲述一个男人遭到砍头的故事,你就得如实告诉人们这一过程。否则,那就跟讲一个脏笑话却略去关键的最后一句一般。真实是不容回避的,就像世间所有的痛苦一样。”也许,除了通缉令之外,这才是波兰斯基缺席颁奖典礼的真正原因。(作者: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