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从第一集到第三集一路看下来,你就知道一部片子是怎样越拍越好看的,是怎样越拍越符合大众口味的,是怎样从让人用头脑进行哲学思考到改用屁股思考哲学的,并且最终告诉你,人类或者说是你是被谁拯救的。直到你的屁股坐麻为止,你就会明白什么都可以虚构,只有买票的钱是不能虚构的。
《黑客帝国》第一集令我非常震惊,里面居然结构着东西方的哲学思考,而且我第一次在视觉的刺激下进行发问了一个哲学问题:人是什么?母体里的电池?现在还记得当时影片里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比如,烤牛肉的香味不过是一小段程序,而真正的人却在吃垃圾一般的食品,一个家伙因为想念并不存在的自欺欺人的牛肉香味程序而叛变了人类。还有就是人类进入网络世界的构建也极富想像力,程序或者病毒,生活里的人当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这使得最后尼欧用意念阻止子弹的飞行变得合情合理,并使人类最终能够战胜机器的理念也得以成立。当时我感叹《黑客帝国》似乎是我见到的把哲学思考和商业制作结合得最好的一部影片。
然而在《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里,我发现情况发生了转变。《重装上阵》里俗套的爱情线开始介入。为了视觉上的好看,尼欧甚至变成了超人,当他飞起来的时候我简直崩溃了。我知道这不是机器的力量也不是超能力,而是商业的力量让尼欧飞了起来,全世界的影迷们是多么希望伟大的尼欧飞起来啊,于是他就飞起来了。在那一刻《黑客帝国》在哲学方面的探讨实际上是戛然而止,并逐渐露出地地道道商业片的本来面目。大家都说《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是个过渡,哲学向商业转化。果然如此,但转化得不够彻底。
当我坐在影院里观看《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时,其实我已经变得轻松愉快起来,锡安的人类保卫战和最后尼欧与特工史密斯的决斗在视觉上真的非常经典。我欣喜地看到这个故事已经完全变成了好莱坞式的黑帮科幻片,黑客尼欧与杀毒程序史密斯的较量,本来是人类与网络较量的象征,现在也完全可以看成是黑帮的街头搏杀,锡安的人类保卫战也是《终结者》和《星际奇兵》之类影片的某些场面的翻版,但制作得更精良。尤其是中国人从第一集的看不太明白,到现在是终于看到了一个极大的热闹,而且将世界上的各个方面也照顾到了,各色人种一起抗击反人类的机器程序,最后还获得了胜利。
本来也没想再在什么哲学方面跟这些续集较劲了,但是还是忍不住往深了或者说往歪了想了一下:黑人是个先知,黄种人六翼天使是个保镖,红种人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白人尼欧才是拯救人类的救世主。最后的镜头是黑种人、黄种人和红种人沐浴在白人带给他们的阳光之中,感叹世界的美好……凭什么呀!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