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综合消息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一片惊叹和唏嘘声中落下了帷幕。与近几年颁奖典礼明星当道的热闹场景不同,今年领奖台上的面孔显得都很生疏——美国独立导演格斯·范·桑特以一部描写美国校园暴力的《大象》脱颖而出,连获“金棕榈”最佳影片奖及最佳导演奖,土耳其导演锡兰的《距离》则荣获电影节大奖,该片中的两名男主角并列最佳男主角奖。加拿大影片《野蛮的入侵》的女主角玛丽·乔丝·克罗兹击败夺魁呼声甚高的妮柯·基德曼,戴上了影后桂冠,该片同时还赢得了最佳编剧奖。而以《紫蝴蝶》为代表的亚洲影坛空手而归,“东道主”法国更是输得没有面子——5部参赛片全军尽没! 在颁奖典礼上,本届电影节的最大“黑马”、美国导演格斯·范·桑特表现得很激动,“对于此次得奖,真的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我真的是太侥幸了!”与范·桑特的喜悦相比,土耳其的获奖者则显得有些黯然。并列影帝的男演员托布拉克在得知影片获选参赛后不久,便因车祸去世。此次,他的表兄和另一位男主角一同登台接受了这份迟来的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获奖呼声甚高的伊朗青年女导演莎米拉·马卡马巴夫终以新片《午后5时》,获得本届评审团大奖。年仅23岁的莎米拉是伊朗电影大师马卡马巴夫的女儿,她的作品曾三次入选戛纳竞赛片,这也是她继《黑板》(2000年)之后,第二次获得评审团大奖。而同样广受好评和争议的丹麦名导拉斯·冯·提尔的新作《厄夜变奏曲》,则未获评审团的青睐。 此前,许多影评人曾对本届电影节颇有微词,称“由于参赛片质量过低,使得本届电影节成为近年来水平最低、最难看的一届”,由此,评审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也可见一斑。对于“法国军团”铩羽而归,当地许多的评论家表现得相当平静;对于美国独立制片家再度受到重视,他们则一致表示,虽然伊拉克战争造成了美、法两国外交关系一度紧张,但“很幸运的是,这并没有影响到电影艺术的独立性”。(舒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