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中国第一个娱乐商人邓建国应高等学府--北京广播电影学院学生刊物《电视人》的邀请,与该院的专业学子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面对面”交流,邓建国从他事先准备好的十个问题中选取了4个话题:“邓建国是如何由一个农民发展起来的”、“专业的影业公司要不要专业人才”、“邓建国由于炒作而富有争议,他的炒作究竟是对是错”、“电影到底是拍给懂电影的专业人士看,还是拍给大多数只看故事情节的老百姓”--但邓建国的演讲渐渐地变成了与学生们的对话,氛围从最初的鸦雀无声到热烈地提问交流,从“炒作”到“风险合同”直到“怎样看待韩国电影的迅速崛起”,邓建国的演讲时间也由2小时拖延到接近3小时。本报记者应《电视人》的热情邀请,旁听了这次对话。
“我们许多制片人舍得花大钱请明星演出,却舍不得花钱开个新闻发布会。”
别人对媒体爱恨交加,而邓建国例外,有学生问:“你刚才说了,你的炒作有许多人不喜欢,那么你为什么还要进行炒作?”邓建国给学生们举了一个例子:拍完《广州教父》后,邓建国花3万元人民币在广州召开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他说:“我们许多制片人舍得花大钱请明星演出,却舍不得花钱开个新闻发布会。”记得当年友人送他一本《制片人手册》,具体什么内容,邓建国大部分都忘掉了,或者说,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他原本就没有读得太懂,“但有一条,我不但看懂了,而且让我受益匪浅,那就是宣传,好莱坞的片子都花大力气、下大成本进行炒作,我们远远比不上他们,甚至比不上港台。”“炒作”使邓建国屡试不爽:他60万投拍的《反贪风暴》回收利润3000多万,加上同样运作的《康熙微服私访1》和《鸦片战争演绎》等几部片子,使邓建国从“小财微富”迅速登上了“亿万富翁”的宝座。邓建国还说:“我不喜欢一些人,他们又要让人家宣传,又藏着掖着怕人家宣传,真的一年不理他们,他们又着急了。”
“刘晓庆经常说一些不真实的话,渐渐地引起了别人的反感。”
有学生提出:“去年邓建国和张纪中均被全国30多家媒体评为‘炒作高手’,那么你怎么看待你与张纪中的炒作,有什么不同?”邓建国特别“谦虚”地说:“他的一部《笑傲江湖》使各种新闻铺天盖地,我的任何一部片子都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论炒作,他才应该第一,我第二,他是我的老师。”一学生反驳:“其实我认为张纪中的《笑傲江湖》之所以热,是因为他拍了《笑傲江湖》,他以前也拍过许多别的片子,却没有这么轰动。我看到的消息是,国内真正的炒作高手只有一男一女,男的是你,女的是刘晓庆,不知你对刘晓庆的炒作怎么看?”“我认为炒作要多开新闻发布会,多宣传,而不是散发假新闻。刘晓庆经常说一些不真实的话,渐渐地引起了别人的反感。她曾经与我在一起吃饭,当时握着我的手说:‘见到你真是荣幸。’谁知过了半年,她竟然对媒体讲,不认识我邓建国是谁!做人要坦诚,尤其是公众人物,否则会失去信誉。”“我记得你们在进行口水仗时,都用了一句话,就是‘事实会证明一切’”,在台上一直自称“没文化、粗俗”的邓建国马上“幽默”:“是吗?我说过这么高雅的话吗?不会的。”台下掌声、笑声四起,许多学生在台下嘀咕:“这个人很聪明。”
“投资6部电影5部亏钱,但我一直坚持做,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没有电影”
邓建国是个商人,商人的目的就是赚钱,但邓建国也有不是商人的一面,有学生问他投资电影的情况,他说:“我在《母亲快乐》之前,投资5部电影,5部全部亏钱,作为民营企业,换了别人,可能只会坚持两三部,再投资肯定是脑袋进水了,但我觉得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没有电影,大家都这么想,电影就有希望。”还有一个原因,邓建国一直承认自己是没有文化的人,在影视圈也是一个外行,一个外行没贷一分钱的款做到今天的地步,无疑他成功了,但成功的表现掩盖不了一种骨子里的自卑,那就是他感受到的别人对他“没文化”的“瞧不起”,所以他也特别希望拍一部好的电影来提高他的文化档次,改变人家“邓建国”的东西“没品位”的说法,电视方面他投拍了老舍名著《我这一辈子》,电影他请第六代导演章明拍了《秘语17小时》,《我这一辈子》收视率确实高,但电影除入围“东京电影节”外,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放映。倒是他自己又拍了一部《母亲快乐》,竟然“阴差阳错”赚了钱,在不赔钱的情况下,邓建国送电影下乡,首次将首映式做到了小镇上,另外他还送电影到部队,也受到了官兵的热烈欢迎。邓建国告诉学生们,他相信中国电影会像韩国电影那样,随着条件的转变,会有崛起的那一天。
邓建国演讲完毕后,不忘求贤若渴,大声疾呼电影学院的专业学子加盟他在北京新开的“一辈子影视公司”,一刹那间,找邓建国签名的、索取名片的围得水泄不通,半个小时后,意犹未尽的学生们在礼堂外与邓建国就一些问题进行了私下探讨后,目送邓建国的小车离去。(陈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