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克媛 雪村出新专辑了。这个消息等了太久,如今突如其来竟不禁变成惊喜了。一些回忆也一下子清晰了起来,想起第一次听那张《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时的惊讶与好奇。那是在2001年的夏天,伴着网络上盛传的Flash,雪村和他的《东北人》仿佛在一夜之间红遍大街小巷。那句令人捧腹的“翠花,上酸菜!”,更是成了很多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和接受了一个全新的名词——音乐评书。接下来的两年,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也许是有意识的,也许在不经意间。很多新鲜的事物走进我们的生活,很多东西又被迅速的遗忘,而这种新陈代谢在流行乐坛则表现得更加残酷。在经历了首张专辑的大卖、春节晚会的亮相、侵权官司的困扰、投身影视圈的风波这种种之后,作为名人的雪村从来都是传媒的焦点,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音乐评书”却似乎已被人渐渐淡忘了。甚至我们已经相信,所谓的“音乐评书”只是一种说词和借口,一种媒体炒作的手段,决不能硬扯到艺术的高度上来点评。而如今突然传来了音乐评书第二部《全是高科技》即将发行的消息,于是所有的好奇心又被一下子调动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听为快。 拿过新专辑,仔细端详封面,设计的风格和《东北人》一脉相承。砖墙底色,一张旧照片内外两个不同的雪村。只是这一次的雪村已经改头换面得让人几乎认不出了,西装、领带、汽车、手机,从前的寒酸像一扫而光。雪村又要玩什么新花样?哈,并不奇怪,以他的创造才能,没什么想不出的点子。打开包装再看歌本,咦?怎么专辑里除了“雪村”之外,还有许多陌生的新名字,刘鹏、张德生、杨漫、王宝和正午阳光乐队。十四首歌,只有九首是雪村的作品。赶快听听看!在雪村与英达轻松愉悦的谈话中,带出一首首音乐评书新作。一首歌一个故事,以最贴近平民的方式讲述最平民的生活,以最纯朴的声音呐喊出平民的心声。生活是最真实、最广泛的字眼,源于生活的“音乐评书”是包罗万象的,它以最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的艺术形式,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真实”。听着听着,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没错,这是这个声音,这个让我们期盼了很久的声音。 细细品味专辑里的每一首作品,自然、亲切、新奇,五味俱全的感觉让人无法言表。《臭球》是一首写给中国足球的歌,它细腻的刻画了一个普通球迷的心情,对“假球”的痛恨,对“黑哨”的无奈,在失望与希望之间徘徊、挣扎。一种无能为力的辛酸,一种淋漓尽致的痛快!“我们对这个社会是要有责任心的,我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也不摇滚,就是想要说点想说的话,真话。”雪村本人如是说。而最绝的是,如此沉重的主题,竟用了相声界前辈马三立先生的一句台词:“妈,他拿裤子——”作结尾的口白,其幽默效果决不亚于当年的“翠花,上酸菜!”,让人有种痛过之后破涕而笑的舒爽。专辑同名曲《全是高科技》描写了一个卖盗版软件、光盘的街头小贩的生活和心态。作为歌手,雪村应该比我们任何人都更痛恨盗版。然而他能够用一种客观、平常的心态去观察、描绘和反映盗版者的生活状态,这种社会最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无奈、困惑、倔强。“盗版”这一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解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协作。《我要回唐山》继续发扬“活雷锋”的先锋模范精神,向广大人民群众汇报了又一件好人好事,就像英达所说的,似乎是第一张专辑没装下,落到这一张里来的,哈哈,有意思。它讲的是一位叫小刘的民警发现了一个从唐山走失到北京的小孩“小娥”,并且把她送为家的故事。整首歌的演绎充满了雪村的“小智慧”,尤其是结尾处口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唐山台!”的最后三个字,用了标准的唐山口音,让人捧腹。《华荣道》恐怕是专辑里最不“雪村”的一首歌了,它改编自《三国演义》里“华容道”的故事,词曲创造和演唱都有大气磅礴之势,与其以往的小平民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最使人吃惊的是,雪村还在其中卖弄起了他专业的琵琶功底,真想不到他竟还有如此多才多艺的一面,佩服,佩服。《办公室》的大胆创意有点让人目瞪口呆,从前“土得掉渣”的雪村竟然穿起了西装,打起了领带,在办公室里玩儿起了“婚外情”,哈,真是世道变了!。《爆肚孙》则是延续以往的创作风格,讲一个小伙子看上了爆肚孙家的女儿,女孩子长得不算标志,但是家里很有钱。通过这个小故事,把人在感情与金钱之间摇摆不定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深刻、深刻。特别是把琵琶名曲《十里埋伏》的片断拈来作这首歌的前奏,听来不禁拍案叫绝。也更进一步验证了“音乐评书”之包罗万象的特性。 除了自己的九首新歌,《全是高科技》更收录了几位乐坛新人的作品,对此,雪村本人颇为骄傲,“音乐评书”的创作队伍壮大了!看来这位“音乐评书”的创始人再不用在歌坛孤军奋战了。而这些新声音的加盟,也的确为专辑增色不少。全新演绎的R&B风格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着实让人感觉一新;根据《爱情鸟》改编的《爱情麻雀》和新版的《阿莲》来自武汉一位街头艺人的创作,绝对够“平民”;与雪村同为盛世京文签约艺人的王宝&正午阳光乐队所带来的《我开始摇滚了》,和当年的《东北人》一样也曾在网上大放异彩;专辑最后一曲《决定》的作者杨漫是个女孩子,她的出现,开创了“音乐评书”女子要掌半边天的新局面。 一口气听完了整张唱片,又翻出第一部音乐评书《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来做个比较,感觉只有两个字:“成长”。“音乐评书”的风格在日臻成熟,形式在日趋完善,思想内涵变得更加深刻。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虽然《全是高科技》的准备时间比起第一张专辑来,只是后者的十分之一,但我们可以明显的在每一首歌中感觉到“音乐评书”这一艺术形式的进步和发展。请注意,在这里我们已经切实的将其称之为“艺术”了,而它也的确配得上这两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