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为人父者,带孩子看完《狮子王》立即把迪斯尼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影片太过残酷,他的孩子看到小辛巴的父亲被推下山崖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这事儿似乎只能发生在国外,拿到国内大家只会觉得这当父亲的也太矫情了。当然这也说明中国的小孩心理坚强,不象脆弱小资的未来花骨朵儿那么脆弱,动辄就有了什么“心理阴影”。 对迪斯尼的好印象也就到《狮子王》为止了,之后那个把美国印地安人当成政治正确的典范来鼓吹的《风中奇缘》也好,恶改中国故事的《花木兰》也好,就都只觉得恶俗。持续不满情绪影响下,连带影响了对《玩具总动员》的评价,反只觉得梦工厂疯狂讽刺自白雪公主、睡美人以来一干迪斯尼经典的《怪物史莱克》十分可爱,尤其最后公主变身,一片光晕的经典场面后,竟变成了丑公主的结局。 难得这回迪斯尼携大片来中国,一看之下不免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没想到几年没仔细看,迪斯尼的作品已经有了这样长足的改进。虽还免不了随便拉个家伙就能开口说话的老毛病,但莫名其妙开口就唱的毛病可早改好了。由此可见有了梦工厂就是好,竞争才会进步,垄断必然导致腐败。 没看片子前先被海报上龇着一口大牙的鲨鱼吸引了,看了片子后才知,虽然成天热心喊着“鱼儿鱼儿不是食物”,这位毕竟是肉食者,不但闻见血腥一脸陶醉,追着刚才儿的朋友时还同样热心地喊“一小口,就让我咬一小口”。这场景大概是全片最搞笑的,难怪它不过是小角色,却是海报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说这是残酷童话倒非因这段。也非因鱼儿被抓到鱼缸中做观赏对它们的残酷,或是最后终于“胜利大逃亡后”了,却被套在塑料袋子里,未来如何,令人不敢想象。说《海底总动员》是残酷童话,是因影片最开头,这部似乎是青春励志的片子,就充满生死无奈。 其实说也简单,开头那段,400颗鱼卵若不只剩下一颗,如何能显现出尼莫对马林爸爸的重要?而正宗鱼妈妈若不死,那位据配音张国立先生坚信和“鱼爸爸”是“恋爱关系”的“多利鱼”又如何能妾身分明? 虽然要总结思想,这部影片似乎成了“过度担心的单身父亲终于学会如何放飞自己孩子”的教育片,但是,迪斯尼拍励志片毕竟有经验,马林爸爸的表情、动作、语气,无论是无奈或喜悦都惟妙惟肖地描画出了一个深爱孩子的父亲形象,而小鱼尼莫从“青春期叛逆”到最后终于认识到父亲的爱,心路里程也刻画得很好。 因为是童话,结局自然是完美的:远涉重洋救孩子脱险的爸爸,重新在孩子心中成为英雄,而为人父者也终于意识到过于保护孩子是不对的。也许所谓教育意义,对比国内流行的“找爸爸”情结会更明显一些?(文/伍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