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传媒”求变 国内首个“明星电视婚礼”露脸
2003-10-23 12:08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新闻链接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视娱乐节目火爆荧屏,一股“欢乐”、“快乐”旋风席卷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截止到2000年,全国省级电视台创办娱乐节目的就有33家,地市级电视台也有42家。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大批雷同节目的出现,观众的热情早已退却,大多数综艺节目都因后劲不足而匆匆下马。

  明星电视婚礼

  开国内综艺节目先河

  上周末,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开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先河,第一次在电视上为明星办起了婚礼,歌手李琛当上了国内第一位“明星电视新郎”,在节目现场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李琛曾以一首《窗外》走红,由于身体残疾的特殊身份,他曾多次参加中国残联举办的各种演出和公益活动。在《欢乐总动员》的节目现场,节目组为李琛“量身定做”了一套婚礼流程,主持人程前、胡可第一次在电视荧屏前充当了证婚人的重要角色,喜剧明星英壮荣任“契约公证人”。随后的“爱情日历”板块将新娘与李琛十年来患难与共的至爱深情娓娓道来,新郎新娘还现场修订了一份“婚前契约”,将对夫妇俩日后的生活来一个妙趣横生的“约法三章”。

  这一天,李琛在文娱圈内的好友蔡明、英壮、陈少华、任真、彝人制造、“容嬷嬷”李明启等人齐聚婚礼现场,这个国内首次“明星电视婚礼”一派热闹景象。

英壮(右)现场担任“契约公证人”
  不断“变脸”

  应对综艺节目整体滑坡

  谈起这次创办“明星电视婚礼”的过程,欢乐传媒营运总裁魏永刚先生介绍说:“我们节目组一直在积极寻求最新创意,前不久,制片人在和李琛聊天中偶然得知他要与相爱已久的助理小艾喜结同心,制片人灵机一动,提出举办‘电视婚礼’的设想,没想到这个想法与李琛一拍即合。”

  魏永刚说,近年来娱乐综艺节目的千篇一律早已不能适合观众的胃口了,众多的娱乐节目看似丰富多彩,但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无非是两个主持人带领嘉宾和支持者方阵,做一些老套的游戏和有奖竞猜,中间再插播一些歌舞表演和大量广告。不少节目策划者不思进取,互相抄袭,弄得节目千人一面,毫无新意。

  面对这种情况,较早的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只有靠着不断推出创意新颖的节目单元,才能保持在综艺节目的整体下滑中保持原有的收视成绩。根据“AC尼尔森电视收视率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从1999年到2002年,《欢乐总动员》在北京、天津、成都等地的热门节目收视排行榜中一直名列前茅,在热门综艺节目收视排行榜中更是数一数二。

  “欢乐”法宝

  平民化立场+豪华视觉效果

  常常观看《欢乐总动员》的观众一定有这样的印象,每隔一段时间该节目都会推出一些全新的、具有独创性的节目单元,而不是简单的抄袭和模仿。比如2002年推出的让人重温旧梦的“老歌新唱”,比拼体能与勇气的“红牛骑士”,还有今年的“星梦奇缘”,激励孩子挑战自我的“欢乐小勇士”等等,这些板块都贴上了鲜明的原创标签,不断挑战各种“第一次”。

  据魏永刚介绍,今年下半年,《欢乐总动员》再次进行了改版,新推出的节目都不乏特色,比如在“欢乐大话王”中,就是由3名美女绘声绘色地讲出三个奇人奇事故事,而到场的两名明星嘉宾要根据提问与思考判断出哪一个故事是真的,这种形式在综艺节目中也是第一次。

  同时魏先生认为,除了不断创新之外,立足于普通人的生活的平民化立场也是他们常年保持“百姓缘”的利器。在1999年,当众多娱乐节目光想着怎样拽大牌明星出场以提高收视的时候,《欢乐总动员》却率先推出了“超级模仿秀”单元,让生活中稍具才艺的普通人一圆平凡人的“明星梦”,因而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今年推出的新板块“星梦奇缘”虽然有明星参与,但主角仍旧是普通人,星光熠熠的女明星反而成了点缀。

  另外,包装精致、场景华丽也是《欢乐总动员》区别于一般娱乐节目的重要因素。魏永刚介绍说,2003年伊始,“欢乐传媒”又特地重金邀请了日本著名的置景设计公司为《欢乐总动员》摄影棚打造豪华绚丽的场景,而聘请海外的形象设计师倾力包装主持人及参演人员更是“欢乐”的一贯传统。魏永刚说:“我们希望打出‘豪华视觉效果’的王牌。”

  信报记者大鸣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