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执导《寻枪》就遇到姜文这样的大腕,对年轻导演陆川来说既是幸运,也是压力。因为同样是知名导演的姜文一向以个性突出著称,同时他又应制片方之邀担任着该片的监制。
日前,笔者在北京看到了《寻枪》的第五稿样片,并与陆川有了一番长谈,了解到了“大腕”影子下一个年轻导演的真实想法以及“寻枪”幕后的故事。
一半是姜文一半是陆川
看过《寻枪》样片的记者都有同感:《寻枪》里有两个影子,有陆川的,也有姜文的。或许电影从来就意味着妥协,对年轻导演来说尤其是如此。
《寻枪》讲述了一个边陲小镇警察马山(姜文饰)一夜醒来,发现自己配枪丢失,继而牵扯进一桩神秘命案的故事。在枪支管制极为严格的中国,故事颇为敏感。据说姜文看过第五稿样片后很满意,但陆川有他自己的想法。
从7月底第五稿完成到现在,陆川天天都泡在北影厂机房,想尽量找回剧本本来的真诚,“我想表达信念摧毁对一个男人的煎熬,毕竟这是动笔一开始就最为看重的东西。”
在用光了所有素材胶片后,画面剪辑终于定稿。陆川充满自信地对笔者说:“下次你来北京,我请你看胶片,肯定与前几稿感觉不同!”
窦唯是个老同志
笔者看到的《寻枪》样片作曲是窦唯。但在影片合成的最后关头,陆川却临阵换将,起用了一个新面孔:“非”乐队。
这支年轻的乐队已经在北京三里屯酒吧一条街小有名气。一个偶然的机会,陆川听到了他们的处女作《寻》,一下子产生了共鸣:就是他们了!
窦唯的音乐单独听应该是出色的,但他的音乐明显游离于画面之外,强烈的布鲁斯风格让视影片整体气质为生命的陆川有些失望:“电影音乐首先要表达的是电影的情感,而不是个人。窦唯已经是个老同志了,相比而言,‘非’乐队更有激情,他们感受到了影片中的挣扎,这正是我想要的。”
剧本才是亲儿子
《寻枪》是陆川自己根据广西作家凡一平的短篇小说《寻枪记》改编的。今年初,这个剧本在台湾获得了影评人大奖,这让陆川颇为得意:“10位评委中没人知道我是谁,完全是剧本自己的力量打动了他们!”
相对电影的遗憾,陆川对剧本充满了深情:“毕竟剧本是我花两年时间写成的,而影片不可控制的环节太多。”据说已经有出版社对这个本子表现出兴趣,准备在年内出版,陆川希望剧本的面世能多少弥补初次拍片的遗憾。(来源:《长江日报》/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