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翘首以盼的古装大剧《康熙帝国》(左图为剧照)今晚在央视八套隆重登场了,该剧会不会创下《大宅门》之后的又一个收视新高?本报记者日前在南海影视城采访到正执导新戏的《康熙帝国》导演陈家林(下图)。这是他首次面对媒体谈他的真实想法:“应该说收视率会可以,具体我也不知道”……
因为采访当时正是他的中午用餐时间,陈导在20分钟空隙间轻松地谈论《康》剧的一些情况,同样的情形曾在我去年采访《大宅门》的郭宝昌导演时发生过,相比两位导演所说,郭导的自信是写在脸上,而陈导是摆在心里的。
《康熙帝国》还可以
记者:《康熙帝国》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您这部戏相比《雍正王朝》、《大宅门》,收视率有几成信心呢?
陈家林:好多地方台已经播了,本港台连广东(粤语)版都播了。对于《康熙帝国》与《雍正王朝》、《大宅门》进行收视率的比较我没有信心。应该说收视率可以,具体我不知道,对比我就更不知道。我就知道我也不说,假如说不如他们,那还好说一点。假如说比他们好等于是骂人,别人会说你比他们更牛。对于《康熙帝国》这部戏,简单两句话:尚可,还可以。演员表演都很好
记者:《康熙帝国》中“康熙”角色本来由焦晃扮演,为什么最后选用陈道明?
陈家林:对。最早制片人刘大印是找焦晃,也是觉得焦晃是好演员,拍《康熙帝国》离不开焦晃,也借《雍正王朝》进行点炒作,当时我也很同意,但那时候,剧本还没有写出来。写出剧本,我们一看,六十岁以上的戏就一场,剩下都是四五十岁、二三十岁戏,你说焦晃能演吗?这不是让人受罪吗?不要说你让他演,就是让他演,他都不演,他这个年纪不合适,没有什么别的原因。 记者:在《康熙帝国》前半部中有一个小皇帝,他的表演是否与陈道明吻合?
陈家林:基本还可以。那个小皇帝的内容挺难演的,才十四五岁,那时侯还是孩子哪,强调孩子的多一点。陈道明这个人比较成熟,我们主要想从形象上找靠近点的,另外还要找年纪感,像十五六岁的,个子还不能大。你知道那演员李楠多大了?35了,就是长的小。
记者:剧中陈道明、斯琴高娃都是实力派演员,您觉得他们在《康熙帝国》中的表演是否有大的突破?
陈家林:很难说,这个我也没办法回答,你们经常套我们说一些很为难的话。我说不如以前吧,得罪他们俩,说他们突破吧,外面会说你帮他们吹啥呀?应该说他们在《康熙帝国》中的表现都很好。
记者:你认为陈道明是否是康熙最适合的演员?假如改由姜文、张丰毅他们来演,会不会更精彩?
陈家林:一样。你话的意思说陈道明不一定可以,是吧?陈道明长得很像康熙,他在《康熙帝国》里比他以前在《胡雪岩》、《绍兴师爷》里的表现更好一些。
记者:斯琴高娃今年演了《大宅门》后似乎特别火,找她演戏的越来越多,您会不会认为她是这个年龄层次里最优秀的女演员?
陈家林:很难回答,说斯琴高娃最优秀,那其他演员,比如奚美娟等等就该说了:我比她差到哪里去?不过她演《康熙帝国》这部戏很合适。
记者:斯琴高娃近来老演一些厉害角色,像这次演的孝庄皇后又与《大宅门》里的二奶奶相似,您认为演员的表演是否也有一些局限或套路?
陈家林:不是套路。导演在找演员时,很注意她的气质。这部戏里,她应该有两面,一方面是好婆婆、好祖母,同时应该是个好的政治家。我觉得斯琴高娃比较大气,演出来威严感比较强,在生活戏里,她演起来又像个老祖母,很好。再说孝庄皇后本人是蒙古族人,斯琴高娃也是蒙古族,用她比较合适。
记者:任何艺术都是有遗憾的,您认为您《康熙帝国》的遗憾在哪呢?
陈家林:谁都会有遗憾,拍《康熙帝国》的遗憾多了,有些是资金解决不了的、有些是周期紧解决不了的、有些是政策上解决不了的。
我不反对“戏说”剧 记者:目前中国影视剧市场中古装戏有很多,您怎样评价中国古装电视剧的水平和发展方向?
陈家林:总的来说,中国古装戏拍的很多,好的很少。好的很少的主要原因是过多受商业化市场化运做的影响。用压低成本、加快周期、粗制滥造的办法来挣钱,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强调一下历史戏怎么能够拍好,这倒是对的,严应该肃认真,其中包括“戏说”戏。“戏说”也是很好的一种片子,但要好好拍!
记者:您在娱乐界被称为“古装戏常胜将军”,是否可以认为您偏爱古装戏?从您近期拍摄的古装戏看,政治味道都很浓,您是否想通过它表明一些您的观点?
陈家林:我对现代戏挺偏爱,但没有人给我剧本。近代戏我也拍过。古装戏取材方面我有一些注意,但并没有表明观点这个意思,将来看出什么问题来告我说含沙射影就麻烦了。主要是个人爱好,我对政治方面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对“戏说”方面毫无兴趣,我对那些后宫嫔妃的事没多大的兴趣,只不过为了市场我不得不拍。
记者:那您如何评价《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一类受到观众关注的戏说剧?
陈家林:《铁齿铜牙纪晓岚》属于“戏说”中比较认真的。什么叫“商业”运作呢,它所占有的观众收视率高,一亿人,当然就有“商业”。如果有机会我也拍,怎么不拍?《武则天》一样收视率高,只不过我没有把它作为商业片那样拍,好看并不一定都是“商业”。戏说剧是一个品种,有人反对“戏说”,我不反对,因为有人存在、有人需要,想看,说好,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记者:现在内地与香港拍古装戏似乎完全是两码事,你怎么看香港的“戏说”剧?
陈家林:我们搞“戏说”搞不过人家。但是我们搞正剧,他们搞不过我们。因为历史的主导面在我们大陆,不在他们。我们的历史戏在台湾、香港还可以,正是因为它的历史故事能够说服人。我们拍的“戏说”,甚至拍武打片,拿到香港去,人家谁看。但是香港以前是殖民地———整个自由港贸易,一切都是市场,加上工作劳累、繁忙,他希望你休闲、让你高兴,让你笑,所以他们不太注意思想内涵,包括健康,所以他们的“戏说”就是胡说八道,不考虑将来对后人有没有误导,就是挣钱。我们不能,我们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还有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哪能只考虑钱?
记者:您下一部剧是《桂系演义》,会比之前的这些剧有什么突破吗?
陈家林:突破谈不上。我觉得仅仅是展示广西桂系历史,广西桂系是很有特点的军阀集团,它的兴起、灭亡,代表着中华民国史。这个戏政治色彩极浓,也是为统一战线服务,从中也能够悟到很多东西,它不是商业片。中国电视剧观众层面很复杂,文化水平太低的会看不懂,我也没办法。(谢晓、余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