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版《射雕英雄传》以一天5集的速度在“五一”期间高速播出,广大观众也同样紧张追看。一口气下来,固然多了很多一饮而尽的酣畅,却少了些许咀嚼琢磨的回味。终于,在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之后,我们翻回头重新讨论这部剧,因为《射雕英雄传》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部小说、一套剧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此次讨论由晨报编辑张大天与射雕编剧史航于一个影视论坛发起,期间有多位热心网友以及影视工作者参与,一并致谢。
公式·桌子·耍大刀
说起这一茬射雕编剧,年轻以及狂热的金庸爱好者可以算作他们的两大共同点。这种共同的背景使他们充满着舞枪弄棍耍大刀的渴望。然而在渴望的同时,他们却面临尊重金庸原著与遵守陈腐公式这两座大山。
●张大天
2003版《射雕英雄传》,从创作的角度来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鬼鬼祟祟”。我这里用的鬼鬼祟祟,并没有褒贬的含义,只是表示一种状态。
从许多细节来看,比如郭靖和黄河四鬼过招时自报家门,比如周伯通和独孤求败等,都可以看出创作者有一种不可压抑的冲动。
但是,从大的方面看,这一版射雕和原著的契合度相当高,基本上是我所看过的所有金庸剧里最符合原著的一部——我是指情节与构架。
因此,我想用鬼鬼祟祟来形容创作者的状态,一方面满怀冲动,另一方面又不敢或者说不便或者说不能对原著有大的变动,只好在小的细节上恣意发挥。
所以,我第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是,当你们接到这项工作时,心态是怎样的,尤其是在《笑傲江湖》因为对原著改动太大,而招致一片抨击的背景之下。
●史航
主要是一种还愿的心情。初二看了这个小说,对我养育良多,如今有了机会,把感动发挥成想象,怎么可以轻易放过呢?
所以,我在新版《射雕》中认领的那一部分,就是洪七公出现那一章开始的,因为当初读小说也是从这里仓促读起的。
●张大天
2001年8月,我的同事采访了张挺,当时他说:“改编金庸小说就是错误,金迷是绝对不会接受的。忠实于原著是原则问题。”从那次采访我们得知,现在的这茬已经是第三茬编剧了,前两茬因为对原著的改动,已经被换掉了。
所以我还是想追问一下,你们对于原小说的态度,尤其是你们这一茬编剧都是金迷出身,接手这一工作时,应该都是很有激情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自己的发挥,似乎都有一种一腔热血无处发泄的感觉?
从改编剧本来看,你们这次最得意之处有哪些?
另外,作为金迷,你们如何看内地版《笑傲江湖》和83版《射雕》,作为编剧,从职业角度又如何看待这两部剧呢?
这两部剧以及它们在观众中的反响,是否对你们的工作尤其是工作时的心态有影响呢?如果你说没有影响,坦白地说我是不信的。
我在网上看了你答复其他网友的一些帖子,其中有一篇超长帖,把大家所有的质疑都逐条详细分析。在那一帖里,我感觉你说得最多的是两句话:1、原剧本是这样的。2、这不是编剧可以控制的。通常从这种回复里,我们可以得到两类信息:1、推卸责任。2、无可奈何。你是哪一种哩?你如何看待这一次其他岗位的工作(尤其是对待原著的态度上)?
●三十而立的桌子
这几天也掠了几眼新版《射雕英雄传》,不超过五分钟的光景,第一感是拍成这样怎么骂也不为过分的,剩下的疑义只是是否值得为此事花费时间。
其一,你们采访的编剧同志似乎把自我保护工作做得很好,似乎因为改剧本就要被炒所以能改而不改,但另一方面的信息是炒掉的那几茬编剧相当部分是《笑傲》的原班人马,做出的改动也是笑傲式的修改。那种经验型编剧的做法俺是一直不敢苟同,似乎学会一个公式就可以闯荡天下,再学会一个就应该开出天价。公式自然是存在的,不过窃以为写剧本的还是应该把更多精力用在公式之外的部分。砸掉一件事的原因只能在人,没人会存心去砸掉一件事,只是人人都是学会几个二傻子都懂的公式就自命行家,于是三五个这类不得不存在的公式足够把一个本需要些许创作力的行业变成一潭死水,这个状况不光适用于编剧也适用于导演、演员等每一个环节。大家都拿了几个从不长进的公式当饭票在活着,于是所谓创作成了如何用那几个并非万能的公式进行包装,于是导致俺们现在看到的一切以及其他我们没看到的一切,说简单了就是四个字——不求上进。
其二,他们有没有激情?没有自己的发挥是不是觉得无处宣泄?坦白说,他们发挥了,只是在桌子底下耍大刀的一种发挥。可是在后来的公式型编剧手上,那些非公式的东西基本上就荡然无存了,这大概就是编剧反复说原剧本是这样的意思。
其三,得意的地方?俺是认为他们根本没有,因为无论如何认可现实或者认可公式,桌子下的修改就是桌子下的。
剧本结构自然是失败的,因为根本无结构可言,一个人写出的东西或者一帮矢志同心的人写出的东西也许有其结构有其韵律,甚至有其音乐性,因为它必须有种发自先天的情绪。而现在是拢共快上两位数的编剧、导演们在凑合一个事,俗话叫行活,至少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的专家们迫不及待地预备好了早混到老而弥辣的公式,至少半数以上的人对金庸甚至不会有超过三部小说以上的了解,嘿嘿,这时候还是嚷嚷合作第一吧。
俺几乎理解所有的负面意见,因为谁也不会花四十二集的时间去看那么一堆陈腐弱智的公式。
内地射雕和83射雕都不过是两种不同公式的产物,港版公式胜在比内地版来得齐心,内地则是一个人说四加二等于六,另一个就说,你傻呀,二加四才等于六呢。
●史航
我们的修改是桌子底下耍大刀,这桌子是金庸倒也罢了,毕竟是人家始创的东西。
可惜的是这桌子不过是周围更多人对金庸的错综复杂而又轻描淡写的理解。出于这种理解,很多我在剧本中鼓捣的一点点私货就被清理掉不少。这种清理是不是伤筋动骨我不知道,但是,气血两亏是有的。
我们在射雕中得意的东西是周伯通在山洞里开设小剧场,欧阳峰对着沉在水下的欧阳克才敢说心事,江南六怪去给梅超风的坟头抓一把土,而梅超风临死前的愿望才不是什么“师父,带我回桃花岛”,她是求师父允了小师妹与傻小子的亲事,她的夫仇则可不报,因为以前要报是恨他害我和贼汉子生死分离,如今我要见到他了,就不记恨这小子了,倒想他和小师妹回桃花岛生一群孩子,让师父膝下不虚……
简而言之,我们对人物的理解,是我们惟一能加的,至于整体结构,嘿嘿。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
《笑傲江湖》我也参与过批驳,它的问题,对我当然会有提醒,但我也知道,我如果出问题,出的应该不是那一类问题,我不会强调“正义不倒,会盟天下英豪”的。
83版射雕,别人当甜美回忆,我也当,别人当真经全本,我不当,但是羡慕那些有这样心态的人,如今这混乱年代,有什么东西让你坚信坚护坚决怀念,还不是好事?
最后说到对待原著的态度,我觉得原著不是我们要走的路,而是我们行路时晒到的太阳,只要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便已足够,便已温暖。不必循着它走去,想循都不成的。
●北京棒棒
开始我也想替新射雕辩护一下来着,往后这些集,坐在电视机前可是越来越没底气了。怎么就成了赶过场了?该详不详,该略不略,分明是先赶完拉倒的态度。公式也得有公式的法则,行活更该有行活的水准。这活儿干得怎么这么不敬业呀!
●baipang
对白几乎完全照搬原著,出彩儿的地方少。
●史航
不照搬的地方,搞来搞去,被搞掉了,也不知道是哪个搬家公司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