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届金球奖"的颁奖结果出来了。向着好莱坞的方向,一路呼声高涨的电影《英雄》走到洛杉矶途中,却尴尬地站在了"金球奖"的领奖台下。对于此事,国内主流媒体大都采用大通栏与大标题的方式大呼意外,与此同时,来自民间与网上的声音却连说这是意料之中。
《英雄》在深圳试映的时候,我实在没功夫去排五百米长的队伍,也没有经济实力去买被炒到800元一张的票,于是,我只好在电影院外读整版整版的记者观感和读者评论--充满溢美之词的观感与评论。终于有一天,我也看见了《英雄》,也有了自已的观感和评论,可惜我的观感与评论只能成为民间观感与网上评论,在极小范围内得以传播,成不了气候。
现在好了。今天,借着"金球奖"失利的消息,不管张艺谋会不会生气,我也可以落井下石一回,扬眉吐气地对《英雄》说不了!并历数《英雄》的八大罪状。
一、空谈主义的《英雄》
一部电影要表现一个主题,不管这个主题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亲情,重要的是要有血有肉。《英雄》抠出了秦代历史中的大主题,那就是国家统一,即电影中所反复出现的"天下"二字。按说,这样的主题,是最富有内涵、最厚重的主题之一。可惜,在《英雄》一剧中,演员们全凭"天下"两个字,就能悟得这一切。若现实果真如此的话,以后共产主义大家也不用奋斗了,只需使劲领悟就是了。
《我的父亲母亲》中动人的细节描写,张艺谋臧到哪儿去了?《红高梁》中的个性化人物和场景,张艺谋又臧哪儿去了?《英雄》中的爱情也是空洞无物的,爱恨情仇空来空去,无物所依,居然还会让章子怡一遍遍地做出咬牙切齿的样子,简直是匪夷所思。
二、形式主义的《英雄》
除了一个空谈的主题外,《英雄》这部电影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又走了形式主义的老路。大而空洞的主题内容,泛而无力的表现形式,二者结合起来,让很多观众感觉这就是一部MTV,"除了风景,还剩下些什么?"
电影是什么?其实简单的很!电影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但现在已经没有几个导演能很流利的讲好一个吸引观众的故事了,这算不算电影的一种悲哀?也有可能《英雄》想模仿黑泽明的电影《罗门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表现。但《罗门生》是一部有血有肉,带有思辨性质的东西,而《英雄》的内容大而空洞,仅靠一些绚丽的色彩来布满银幕。这样的电影,除了风景,又能剩下些什么呢?
三、色彩泛滥的《英雄》
大漠、风沙、秋叶、碧水,看过《英雄》的人,没有不被这样美丽风景所打动的。大漠黄得耀眼,蓝天一碧如洗,湖水绿得醒目,秋叶更是美得一塌糊涂。尤其是飞雪和如月在漫天黄叶中的一战以及无名与残剑在九寨沟的碧潭上的一战,哪里是让人看武打的,简直是让人看风景!
《英雄》中以红、蓝、绿、白四色叙述剧情的特殊形式,成为本片的一大特色。当然,还有秦王宫里的黑色。这样丰富的色彩,用在一个应当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武侠剧中,除了泛滥,还能是什么?如果去菜馆炒一份青椒肉丝,你愿不愿意只见青椒,不见肉丝?还有,风景鲜活起来了,那些曾经个性鲜活的明星们却光彩不再,吊着钢丝,板着脸飞来飞去。
四、情节破碎的英雄
如果让金大侠把他的《射雕英雄传》写成一部回忆体的小说,频繁地使用"蒙太奇"的手法,把完整的故事,切成一片片,通过反复的回忆和反复的打斗,来展开故事情节,恐怕很多金庸迷等不及翻到"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那一页,就已经合上书睡觉了。
《英雄》就是这样,无名跟长空在同一场景下打了两回,跟残剑也是,跟飞雪也是,总之,差不多每个主要武打场景都要打上两次。理由就是秦王说:你刚才的武打方案行不通,请执行B方案,于是几个人又按B方案打斗一回。天啦,这破碎的场景还能让那些喜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西方人大声叫好吗?
五、情感虚无的《英雄》
看过《英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叫好的,有说美的。但很少有人说"我好感动哦!"《英雄》也不是完全没有情感细腻描写。偶尔也有感动人的那一刻,比如飞雪一剑刺入残剑的胸膛时,飞雪说:"你为什么不挡呢!你为什么不挡呢!……"除此之外,影片中再没有让人有一丝感动的地方。残剑生飞雪的气,在如月身上发泄那一节,这是什么事啊,这也叫爱情吗?
这样,在追求感情细腻、激情饱满的西方人看来,《泰坦尼克号》中"My heart will go on"那样的经典语气,当然要比"剑不离手,人不离人"的表白感人得多。所以,《英雄》失宠"金球奖"也是理所当然。
六、模仿做秀的《英雄》
《卧虎藏龙》得了奥斯卡的几个奖项,在华人中名气那么大,居然还会有人抄袭它的东西?以前做学生的时候抄袭论文,专向偏僻古久的书籍或杂志中去搜拣。可《英雄》就是牛气,片中就是能一次次地找出在《臧龙卧虎》中似曾相似的镜头,一定是故意的吧!要不,能这么明显?还有那配乐也是。
不信,你看看无名与残剑在湖上的一场打斗,跟《臧》剧在竹林中的打斗何其相似,一样地唯美。再看那些武打动作,武功高强就代表可以飞得像个神仙?看看飞雪和如月比武那段,飞雪气定神闲地在前面飞着,那阵势就象是如来佛对孙猴子说"有本事,你就过来吧!这时,你别忘了,如月当年也在竹梢头飞过呢!
七、崇洋媚外的《英雄》
好莱坞崇尚大制作、大场面、大气势。这些,《英雄》都有。要大制作,有四大名演员加上一名导,有国内最大的电影投资金额,有最大型的制作班底;要大场面,无非就是人多呗,这也是《英雄》的强项;要大气势,也是跟人多同理,几千人同时喊"大风,大风",尽管大家都不知道啥意思,但气势摆在那儿,你也不能睁着眼睛说没有。张艺谋说了,这片了就是冲着美国人去的!《英雄》走的就是好莱坞的路,到现在,还是眼巴巴地期望着好莱坞的媚眼。没料到,走在通往奥斯卡的路上,《英雄》先被金球奖给绊了一下。
八、疯狂炒作的《英雄》
《英雄》最成功的就是炒作。
《英雄》的炒作,总结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模式:一是大片模式,把影片高调定位,大班底,大制作,让观众心怀期待;二是品牌模式,能把电影做成一部真正的商业片已经是很不错了,何况《英雄》还创出了品牌。弄得报纸非《英雄》不谈,观众非《英雄》不看,影院非《英雄》不映,有多久没见过银子象水一样流进影院的场景?三是另类模式,在此之前,谁有过看电影被搜身的经历?
事实已渐渐说明,《英雄》的成功主要来源于炒作,而不是电影本身。此片的英雄非张艺谋莫属!
《英雄》失宠"金球奖"其实也是一个好事。在一个人得意洋洋的时候,给它泼冷水的,多半是忠告和良言。这样一来,在后面通往奥斯卡的路上,《英雄》的步子就不至于象镜头里的大侠那样,吊着钢丝凭空飞来飞去了。(搜狐特约撰稿人:公子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