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见到刘海波,是在他从日本回国着手制作他的最新同名专辑《刘海波》的时候。在海外游学前后加起来有四、五年的海波看起来虽然多了几分沧桑和理性,但是从他锋锐的眼神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话语中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思想依然是那么飘逸灵动秀出,充满希冀和真率。我很高兴海波没有变得老成,而是更加练达,没有变得世故,而是更加豁达,海波从以前那种粗犷的成熟变成了一种细腻的成熟,也就是更加成熟,但却反而有几分返璞归真。那张被澳大利亚强烈阳光晒得有几分黝黑的脸庞显得满是风尘历尽沧桑,,但却偏偏不时透出几分天真和蔼然,我想海波越来越接近一个完美男人的标准了。
海波这几年的经历可以说是辛勤而平淡、怡然而充实。
在1998年他的个人音乐专辑销量达到国内前所未有的高峰时,海波却选择了离开,踏上了求学之路,这一选择令很多人都感到费解,海波多年来的努力和积累不就是为了事业的成功么?可是在事业成功之后为什么还要再去从头开始呢?我想海波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肯定的,那就是不断的沉淀和学习才能导致更大的成功,而只有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才不会被淘汰,才会先一步走在时代的前面。
而有关于音乐的一切专业知识,对于海波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海波在日本报考了MIDI制作专业。而在澳大利亚所学习的电影洗印专业,则是源于海波一直以来所钟爱的电影艺术。
音乐对于海波来说无疑是生命中最极致也是唯一的一件大事,在海波最早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事业之时,海波就从各个所能接触到的方面了解和深入音乐,那个时候开始,海波最喜欢的音乐形式是时下在国内最为火爆的R&B,海波接触R&B不但最早,也可以说是国内对其了解最透彻最专业的人之一。无论是R&B的历史还是现状,结构还是手法,海波都完全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是海波却没有选择将R&B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否则,海波就会成为中国最早一位做R&B音乐的音乐人。对这个问题,海波是这样解释的,人的兴趣是一方面,可自己的能力是另外一个方面,喜欢什么和自己能不能做这个是两码事,何况R&B是别人的民族音乐,如果没有那种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文化底蕴,那么做出来就难免不伦不类。而且海波认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平和沉静,不适合做那种感性跳脱的音乐。我想这又是海波的一个过人之处,不媚俗,不标新立异,而且能够对自己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和极其透彻的了解。在很多人普遍习惯自我膨胀的今天,这种精神尤其难能可贵。
不光是R&B,海波更渴望掌握尽可能多的音乐专业知识,所以在日本,他将MIDI制作作为了自己的主攻科目。在日本的那几年时间里,海波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上课、图书馆、宿舍、打工,海波像一个真正的大学生一样持续着平淡而充实的每一天,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为了更多学习一种艺术形式,海波每天在上完MIDI课后,都会立刻乘车赶到十多公里外的涩谷,去旁听一名日本著名舞蹈老师的国标舞蹈课。
海波在日本也像其他学生一样打工,但是幸运也可以说与众不同的是,海波是用自己的歌声打工,但是却不是唱那些自己在国内所习惯的歌曲,而是一种日本的传统民歌--演歌。演歌很难说像中国的什么民歌,从民俗角度来说,也许是京韵大鼓信天游之类的吧。海波凭着自己过硬的日语口语和对音乐的超凡理解能力迅速获得日本观众的欢迎,从而维持着自己在日本的学业和生活。
更要值得一提的是,海波学过将近十年的国画,主攻工笔重彩,所以在日本海波的邻居家里都有海波的画,也因为此,他的邻居们都非常喜欢海波,呵护备至,而且对他的画赞不绝口,如获至宝。
除了在日本学习之外,海波每年还有半年的时间在澳大利亚学习电影洗印,所以他一年中要奔波于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数次,虽然辛苦,但却是为了圆他一直以来的一个梦。
海波一直倾心喜爱电影艺术,最喜欢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作品,曾经和他聊过几次关于黑泽明的作品,《乱》、《踏虎尾》、《罗生门》、《影武者》这些名作他都看过不少于十次,欣赏之余更多的是钻研,每每常有令人拍案惊奇的见解。所以海波所学习的电影洗印也可以说是他能够更近距离接触他喜欢的这门艺术的一个手段。
澳大利亚的课程不是非常紧,所以海波更有时间去游览美丽的澳洲,经常是背着行囊帐篷就出发了,而澳大利亚壮美辽阔的景色,又时常成为他创作音乐的灵感来源。海波在澳洲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澳洲土著音乐,用他的话说"那是宇宙的声音",我想也许正是有了在澳洲这几年的音乐游历,海波才能带来像《天使在飞》这样空灵辽阔的动听歌曲吧。
回到北京之后,海波除了着手制作他的新专辑之外,更多的时间则还是用来吸收,除了穿梭在北京的各个酒吧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之外,也会呆在家里看一些先锋电影。
海波曾向我谈起他最近看过的一部瑞典小成本先锋电影,内容很简单,几乎就是一个年轻人结婚的过程,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就浓缩而且诠释出了几乎整个的人生状态,也许一切深刻的东西其载体都是简单平淡的吧。谈着谈着,海波又谈到了他的音乐上,他说不想将音乐做得那样复杂而技术,有时候复杂只是一种技巧,而不是根源,简单轻快的歌曲也许反而能承担更多的感觉和共鸣,所以有了这首他与别人合作的《天使在飞》。我想海波的这首作品是成功的,因为在我听过这首歌之后,那种放松和愉悦的感觉是非常真实到位的,这大概也正是海波这首歌的目的吧。
与回授唱片签约后,海波的心情似乎更好了,他说这个团体的员工都是非常懂音乐的人,而不是单纯的音乐商人,所以与他们的合作会更好地传达海波一直想表达的东西。
海波的回来自然令人高兴,但是他能带给我们那么多美好的作品则是更令人高兴的。
跟上海波的脚步,去看飞翔的天使。(徐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