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牛群来广州的时候,因为广州几乎没有人认识他,所以过得“很舒服”,因为不像在北京,总要被人逮住签名。牛群舒服中是否藏着几分无奈,记者不知,但要是把他和香港演员陈冠希放在一个舞台,一定会气得出不了声。
内地明星最怕来广州演出,不是他们不想来广州赚钱,而是受不了广州观众的冷落,赵本山是中国最著名的演员之一,但熟悉赵本山的广州人却不多。而著名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倪萍、赵忠祥等也远不如港台节目主持人郑裕玲(嘟嘟)、陈启泰等所熟悉。才红几个月的香港主持人陈启泰,一到广州就能有“百万富翁”的效应,足见广州人对港台娱乐界是如此了解。
广州还有目前中国最好的音乐厅,可要推断广州人最懂音乐,还是有些不切实际。世界著名“三高歌星演唱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都有不少拥趸挥金北上,但钱袋不瘪的广州人,此时却成了最节约的人群,有些人甚至把帕瓦罗蒂等演唱家同在音乐界公认不会唱歌的郭富城、黎明相比,真不知“三高”如果知道了广州有这样的歌迷会作如何断想?
专家观点:内地明星要争气
广州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毗邻香港,加之方言相同,在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上的认同上,便有相似之处。改革开放后,香港的电视又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珠三角,许多孩子都是开香港电视长大的,对香港艺人的认同自然多一些。另外,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往往一个城市的名人,就能炒作成一个世界名人。明星其实是娱乐工业的产品,娱乐机构在宣传明星时,其实是在推销一种娱乐产品。相对而言,内地的一些明星机构,却没有认识到娱乐产业的明星其实也应该产品化,也应该如包装月饼一样对明星进行包装。
所以,对港台明星的崇拜,不应该完全把错误归给市民,内地明星的制造能力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市场总是无情的,谁的产品质量(这种质量不仅是歌星唱歌能力,还包括形象等元素),市民就认同谁。我不认为市民有改这个小毛病的必要,只要内地明星在娱乐工业的认识上有所改进,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信息时报记者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