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经意的报道成了我今天发牢骚的引子——愈办愈困难的金马奖连自家人都不捧场,今年竟然连入围、得奖者缺席率都创新高。办了三十九届的金马奖啊!
此前,有媒体大骂金鸡百花电影节明星少,有记者指责长春电影节嘉宾阵容零碎,更有明眼人早在去年金鹰节上面对李幼斌得奖不到长沙领的事实,断喝“奥斯卡有人缺席吗?”我那时也是这么愤怒,心说,这些大腕也确实不义气,观众和专家辛辛苦苦把你弄到获奖的位置上,容易吗?有时还得冒着造假、“黑票”的危险。你就来捧一下杯,让俺们记者照张相,随便回答几个俺可以应付追星族的问题,咋就这么难呢?
这种带着愤怒的不解延续到今年长春电影节上。梅艳芳让王思懿代领她因出演《男人四十》而摘取的影后奖杯,于是,媒体对梅大姐缺席的报道立刻淹没了她获奖的消息,害得我作为本地报纸文娱新闻主编,不得不派出美女记者王晨把其缺席原因搞明白,尽量给全国读者一个真实的解释。不知梅艳芳姐姐领没领我这个情?我过后一寻思,多余扯这个,把奖给男主角张学友算了,他前两天刚在长春唱歌。王思懿现在一般也不回港台,奖杯啥时候能交给梅艳芳啊?也不知落了多少灰了?
现在我不愤怒了,也不急于替明星解释什么了。因为我看到,原来,金马奖也缺席——最佳男配角、剪辑、美术设计、造型设计、视觉特效、创作短片、动画短片的得奖者无一前往领奖。
台湾电影市场已是冷到谷底,香港电影也遭逢不景气,反应在今年金马奖就是这么冷,对电影工作者何尝不是一项伤害?转眼明年金马就要迈入四十年,经费不知在那里,自家人又不关心,内忧外患夹攻下,金马四十还走得下去吗?这让我又想起梅艳芳的《男人四十》。
台湾著名导演朱延平在担任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之际,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说的最中肯的一句话是,入世后内地电影应该警醒,勿蹈台湾电影的覆辙。“仅靠冯小刚一个人做商业电影是远远不够的。”
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之中国电影论坛的题目很牛——《电影市场保护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把影业视线对准观众》、《经典仪式与通俗娱乐》、《严肃与通俗的嫁接》、《救救国产电影》。在我读来,也就是这么个意思:电影业要全面前行,否则会有更多的大腕缺席这里或那里的电影节,即便来捧杯的,也就当自己抱着个保温杯。(王奎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