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广州演唱会
张学友的歌是一坛醇香的酒。“2002音乐之旅”世界巡回演唱会开了一站又一站,可谓所向披靡。不断有精彩的现场报道见诸报端、网站,令人不禁拍案:“上酒来!”对于非常熟悉张学友的广州歌迷来说,他们早已望眼欲穿了。因为了解,所以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期待。喜欢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理由需要多少,10个够不够?我们不愿把一个男人神化,因为他就是伴我们走过岁月的歌者,认真而执着。一个沧桑的艺人、一个把情歌唱得天花乱坠的歌者、一个顾家的男人、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信得过的朋友。
一切的故事仿佛皆源于音乐,都似乎与他的歌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从现在开始等待,在歌的回忆中倒数开始……
张学友
英文名:Cheung,Jacky
出生地:香港
生日:1961年7月10日
身高:1·76m
星座:巨蟹座
配偶:罗美薇
最喜欢的运动:网球/篮球
最喜欢的乐器:吉他
最喜爱的季节:秋天
1984—1999,对不同的人,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对一些人,或许是几个毫不相关的数字而已;但对我,它代表着我生命中最重要的15年,起码到目前为止,它是。
———张学友
在这15年里,我像蚕茧般不知不觉地蜕变成了飞蛾,将要破茧而出(好旧的比喻,但真像我的感觉);
———张学友
衷心感谢大家让我了解人生是没有绝对的,好的会变成坏;坏的也可能成为有用的材料。今天的我不怕面对失败,因为我知道他日我必会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会感到骄傲,因为我知道它将挫败我。
———张学友
今天我不怕面对黑暗和未知的将来,因为我知道我将从它身上学习到更多,从而带我到更新更辽阔的境界和空间。我知道最终我将像飞蛾般,扑向光明,进入永恒,那又何惧,我并不孤独,因为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谢你教给我的!
———张学友
(一)一千个伤心的理由———“苦”是音乐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历练。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奋发的人。
张学友高中毕业后曾先后任职于香港贸易发展局和国泰航空公司。由于不满小职员的单调生活,学友感到失落和惆怅。1984年他参加了“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凭一曲《大地恩情》,由一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宝丽金唱片公司对张学友的歌艺欣赏非常,与之签约为旗下歌手,全力推荐这位乐坛明日之星。从他的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微笑》开始,张学友开始了他的星路历程。8个月后,他再次推出专辑《AMOUR/遥远的她》,而且备受好评。
但是,学友的出道却有那么一点点生不逢时。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谭咏麟和张国荣“杀”得不可开交的时期。张学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声线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谭咏麟、张国荣两颗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几何时,张学友也一度低迷,爱上酗酒,留连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负面新闻形象大损,在出席某活动时竟然一出场就嘘声四起。后来,学友再次奋发图强,为了转变对自己极为不利的处境,他努力戒酒,调整心态从头再来,之后才逐渐火起来。在这个存在着众多靠脸蛋、靠耍酷、靠卖弄噱头、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里,他只是靠他的歌声证实他的实力。我们不能称他为青春偶像,因为他有着青春偶像们所不具备的演唱实力。也正是因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经被台下的观众高呼“退休”。一路走来,就如同荷马叙事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长途回乡之旅,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张学友凭着他的毅力披荆斩棘,成就了这一段光辉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颗不变心———“淡”是乐观态度
执着与恒久最有资格与爱相依。
面对事业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张学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总是以平常心去面对,用淡然的态度处之。在经历过的日子里,他一直在积累着过去,思考着未来,寻找着生活的意义。家人的支持和责难,朋友的鼓励和伤害,歌迷的留下及离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视,大众的喜爱和厌恶,上天的眷顾和唾弃……成就了今天的学友。他把自己比作一只将要破茧而出的飞蛾,他说:“今天的我不怕面对失败,因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会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会感到骄傲,因为我知道它将挫败我。”“今天我不怕面对黑暗和未知的将来,因为我知道我将从它身上学习到更多,从而带我到更新更辽阔的空间。我知道最终我将像飞蛾般,扑向光明,进入永恒,那又何惧,我并不孤独。因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谢你教给我的!”
经历了迷失的阶段,张学友的收获不只在名利的范畴,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练。现在的张学友只是坚持唱好他的歌。对于他的事业,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唱到70岁!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获的心情
|
当年刚刚出道的张学友未曾想到日后将要面临坎坷。 |
成功是你的,收获是我们的。
虽然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从1984年出道至今,张学友已经推出了数十张专辑,从1985年的《月亮湾》、《情已逝》到2000年的《当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声伴随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他的《吻别》,《情网》,《忘记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们琅琅上口的经典歌曲。所以有人说:“只要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的歌声;只要有爱情,就有张学友的歌声陪伴你。”在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张学友用他至真至情的声音和炉火纯青的手法演绎了一首又一首的经典情歌。张学友将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乐力量,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
一直以来,张学友都是以他浓烈的声音激情拥抱群众,他的歌总是从感觉到内心一气呵成,给听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尽管学友的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他淋漓尽致的表现功力总是能够把每一首情歌的独特风格表现出来。张学友以其最擅长而又极富感染力的唱腔,将《吻别》、《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网》等歌曲仿若忏悔般深刻的伤痛及无奈,一波又一波地推进听者的心中,成为多少人深夜里的拭泪毛巾。对于《夕阳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风》、《祝福》这些内敛中带着极致的汹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学友运用其浑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实地呈现了歌曲中蕴涵的炽热的感情。而在演绎像《头发乱了》、《饿狼传说》这样的快歌时,张学友用他轻快奔放热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气势澎湃的节奏,也让人沉溺其中,无法抽离。
(四)头发乱了———“辣”的舞台风范
不管是歌艺还是舞台表演,张学友都一直在努力着。在商业社会中艺人需要练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顾张学友过去的十几年,我们会发现以前他只会站着“干唱”,而渐渐地比较会跳舞,也能够驾轻就熟地制造舞台气氛、很好地与观众沟通了。为了学好跳舞,他曾经专门请来老师为他编舞。
对于演唱会,他认为最难控制的是现场气氛,但是学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现在他在演唱会上的一举手一投足总能引起听众的热烈回应。这次的世界巡回演唱会,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灯光、音响、舞台效果,张学友华丽的舞步也是整场舞台气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场演唱会的一个亮点。不论是爵士舞、现代舞还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舞,张学友潇洒的舞步都让在场的观众大吃一惊。对椅子、水瓶等新鲜道具的应用也让人感觉到了动感劲舞中的新颖编排。现场张学友每一次不经意的扭腰、提臀、摆胯,都会令在场的歌迷们尖叫不已。张学友一连串全情投入的劲辣热舞使整个舞台动感十足,也让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热烈与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这是场戏———“电”是心灵的触动
虽然演戏不是学友的老本行,但是作为一名艺员,张学友还是有不少“触电”的经历。一直以来,张学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戏。1986年张学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雳大喇叭》。剧中张学友的戏分虽然不多,但他挥洒自如的表演,给歌迷、影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张学友就担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于学友憨厚老实的长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单纯与腼腆,之后喜剧戏约不断。他又先后接拍了《天赐良缘》、《八星报喜》、《意乱情迷》等一些比较卖座的喜剧片。1988年,张学友在电影《旺角卡门》中改变了戏路,饰演一个不务正业的“烂仔”。张学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导演杨帆评价他说:“演戏很投入,人聪明,导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个极有魅力的年轻演员。”凭借在《旺角卡门》中的精彩表现,张学友赢得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殊荣。
人到中年,张学友接拍了许鞍华导演的《男人四十》。虽然声名显赫的张学友无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国在生活中的种种心态,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张学友和林耀国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国内心的复杂和心中的悲凉表达了出来。张学友的表演很细致,他常常含着背半望着地走,他不刻意压低声线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岁男人的情怀,那是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在剧中,张学友不像以往那样是一个搞笑的角色,他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他把在岁月和现实面前有着太多疑问太多执着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国的微妙感情诠释了出来———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六)爱是永恒———“情”是不变的主题
|
张学友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太太罗美薇。 |
张学友和罗美薇的恋爱过程,也和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甜蜜、争吵,直到现在的平淡。
1996年,当张学友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拉着罗美薇的手步进了结婚的礼堂,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爱情马拉松。在四大天王红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张学友是唯一一位让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开花结果的人。张学友是一个对事业负责,也对爱情负责的艺人。要知道,在演艺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顾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难得的是,他们的恋情早已经众所周知,而学友的事业也在稳定中发展。他们两个,郎有情,妹有意,而且从来不闹绯闻。他们双方彼此对对方的认定,使得学友情场得意,演艺事业更是意气风发。仅从这一点来看,不难看出张学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爱的一点,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罗美薇的爱情即是佐证。
张学友和罗美薇在合作电影《痴心的我时》时坠入情网。交往初期,张学友还没有走红。个性温婉的罗美薇陪着他走过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当他在歌坛不如意、常常酗酒浇愁的时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边,不断地安慰他,鼓励他,让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坛上站立起来。回想起那段日子,学友说:“在我最潦倒的时候,我看到了美薇对我的真爱。”
张学友和罗美薇的恋爱过程,也和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甜蜜、争吵,直到现在的平淡。他们的爱情冷暖,和普通人没有两样。结了婚以后,学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样围绕着柴米油盐。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张学友说自己是一个专一的人,看他和罗美薇走过的这段爱情历程,我想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
(七)每天爱你多一些———“慈”是父亲的心
张学友有了个宝贝女儿,人们对他在歌坛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间放得宽松。歌迷不会再当真去责怪一个可爱女孩的爸爸不求上进。当然,在张学友的眼里,家庭可能确实比事业还要重要,他喜欢家庭给他带来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天南地北地、无忧无虑地神聊是他的一个很大的梦想。所以现在的学友是有女万事足,为了妻子和爱女,这两年他也低调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宝贝女儿瑶华,他都会笑得合不拢嘴,一副慈父的模样。为了让爱女住得舒适,学友还将浅水湾的旧居重新布置,全部家具换新,一切事务交给掌管财政大权的老婆大人亲手包办。虽然很忙,但是学友总是希望有时间留在家里陪女儿,替她拍照、量高。
看来,现在的张学友已经完全投入到父亲的角色,这倒确实让人欣赏。我们希望歌神多点时间放在音乐上,同时也喜欢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儿身上,这还真是一对矛盾。
(八)走过1999———“悬”的感觉让歌迷好怕
张学友在2000年出过一张专辑《走过1999》,唱着“世纪末情歌”,仍走大众化路线,但专辑并未给人留下太深印象。随后女儿降生,歌神似乎从歌坛销声匿迹了,仿佛真的躲进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过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们失落地开始指其“不求上进”。再加上张学友近年来一直备受鼻敏感症困扰,病情更有恶化迹象,严重影响他唱歌时的声线。在当时的一场“拉阔音乐会”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时,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况出现。唱《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时,学友唱了一会突然唱不出声,一度停下来并要求重唱。————张学友魅力指数急剧下跌,其艺途几乎命悬一线。
要知道张学友十多年来以一把雄浑磁性的嗓子享誉乐坛,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为了不致恶化,学友自受鼻敏感困扰后,已刻意减少工作量,除了唱片减产,上台表演次数也大大减少。
学友曾请观众不要嫌弃他失准,他说:“我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没办法!”虽然学友说来态度轻松,但却令人感慨。观众反应仍极之热烈,频频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终于挺过来了,2002世界巡演,一气呵成将有十多场个唱,张学友给足了专业精神,歌神大旗终究没有倒下。
(九)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梦”与尊严在延伸
有梦的人是停不住的。张学友并没有打算安度中年,他还想自组公司,还想为别的歌手制作专辑,还想为女儿写歌,他要与女儿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岁。一个男人坚强地续写着他的梦想与尊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友的歌也逐渐变得更加深沉和成熟。从当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网》、《吻别》的张学友,我们听到了年轻人所特有的伤情与坚持。到现在他的《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我们却发现他明显多了些成熟与内敛,那已经是一种在浓浓的悲伤上面蒙着一层轻纱似的情歌了。它已经有了明显的属于张学友的淡然————即使是无奈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难舍的轻轻的感慨。但是,不管学友的歌怎么变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点,他的很多歌曲都因为他出神入化的演绎而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间的爱
张学友生性坦率厚直、乐于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伟、梅艳芳、肥肥、庾澄庆等等,他们相识多年,彼此之间也有着深厚、真挚的友情。
张学友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家庭上都堪称娱乐圈中的楷模,一直备受称赞。他的好友庾澄庆就曾经公开表示要向学友学习“持家之道”。同是实力派歌手,苏永康对于学友称赞有嘉:“我不敢跟张学友相提并论,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们都是以唱歌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边新闻比较少。我们都承认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点我非常嫉妒和羡慕他:他已经有孩子了,而我还在努力当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举止都是我学习的对象,比如他觉得对歌手来说最重要的是音乐,我非常认同。”对于学友的歌艺,连谭咏麟有这样的评价:“虽然没有青春的年纪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实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资质、潜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灿烂过了就凋谢,他会像细水长流,无休无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渐加重分量。”
结语
张爱玲的成功法则没有在张学友的身上应验:并不是所有的成功来得太晚时,快乐都会变少。当他事业家庭双丰收,一手卖唱片、一手买尿片的时候,当他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开了一站又一站的时候,我们相信张学友是个快乐的四十岁男人。我们愈加觉得喜欢得有理,我们期待得有理。
■严明 林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