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说:歌剧,尤其是西洋古典歌剧是“高雅艺术”甚至是“贵族艺术”,其实是一种误解。诚然,起源于17世纪之初的西洋歌剧先是在宫廷和贵族府邸里繁荣滋长,但是不久以后,到了18世纪初就开始在欧洲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如威尼斯、汉堡、伦敦有了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歌剧院。大量的市民观众涌入了原来只供贵族、王公享受的歌剧演出场所了。歌剧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也越来越大众化,更和群众思想感情息息相关了。当19世纪初,威尔第的成名作《纳布科》在米兰上演时,里面的希伯来奴隶的合唱:“思念乘着金翼飞翔”由于抒发了被奴役人民思念故乡和自由的感情,切合了当时被奥地利军队占领下意大利人民渴求解放的心绪,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歌剧结束时,全场的观众都唱着这首歌走出了剧场!在歌剧历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多次。 歌剧事业需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好剧目、有后浪推前浪的杰出演员涌现出来,在欧洲的一些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如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以及俄罗斯、东欧各国都各有若干所具有高水平的代表性的歌剧院,例如在德国柏林就有原属于东、西德的三所歌剧院,都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而在其他大中城市的歌剧院加起来还有近一百所,有的在大城市如德累斯顿、慕尼黑、汉堡的歌剧院都堪称世界一流,更不必说拜垒特的瓦格纳节日剧院了!其他各国也除了在重要城市的歌剧院之外,还有多种定期的歌剧节,即使在仅有八百万人口的芬兰,每年夏季举行的萨沃林纳歌剧节其剧目之丰富多彩,艺术水平之高也常常为人所称道。 在欧美的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里,大的歌剧院多实行演出季制度;即在每年从九月至次年四、五月连续演出六至八个月,每周演出五至七场,十几到二十几部剧目(有时穿插芭蕾)轮换,工作强度是很大的。不同剧目的主要演员常常变幻,有时请国际明星来担纲,单合唱演员、乐队及舞台技术部门都要应付所有的剧目,因此非常辛苦。剧目之中十之六七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传统经典,但每年一定要排演一两部新作品或是本剧院未曾上演过的经典之作,总是炒冷饭是无法吸引观众的。歌剧院、包括国家文化领导部门想了很多办法来普及歌剧,帮助观众了解歌剧。首先,对每部上演剧目的说明书就很讲究,这不只是印刷精良,更重要的是有学术水平,将歌剧作者、故事有关的历史背景介绍得十分详细;有的还配以有关的美术名作的图片,文化气息极浓。在上演新剧目的当天下午常常请专家在歌剧院举行报告会。在歌剧院的前厅出售当日上演的剧目有关选曲曲谱、唱片、录音带及文学剧本,也同时出售各种歌剧名作的文字、音像资料。在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旁边还有一所全天营业的歌剧书店,可以买到各种与歌剧有关的书籍、曲谱、音像资料甚至有歌剧图像的手工艺品。 美国与欧洲诸国相比,文化传统比较短浅,但是他们更加注重歌剧的普及工作,除了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西雅图等城市有几所“国际级”的歌剧院之外,在其他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歌剧院,一些有艺术系的大学也有“歌剧工作室”。专业歌剧团体要经常派出小分队去基层学校或演出、或辅导歌剧活动。大企业对歌剧的资助也比较积极,例如德士吉石油公司就资助大都会歌剧院向全国转播演出实况,在演出季期间每星期一次,仅以今年一至四月就转播了16部不同的歌剧,这项活动从上世纪初五十年代一直坚持至今也已有50多年了!在我国,“文革”前的歌剧事业也是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的,但是今天大都比较冷落,值得好好找一下原因!我认为问题不在于歌剧这个艺术体裁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经济体制上的一些原因。国外普及歌剧、宣传歌剧的经验、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参考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