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淡然退场 经典到底要怎样成功翻拍 |
|
|
2002-08-13 08:0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
岁月流转,经典永恒;人去人还,小城依旧。54年前的一场《小城之春》在电影史上永远地定格,那黑白的画面甚至掩住了54年后试图与它争宠的又一场春色。经典的高度难以逾越却又倍具诱惑,当新版的《小城之春》在京城热闹上映又平淡收场时,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出现了,经典是否需要翻拍?经典应该怎样翻拍?
好莱坞深谙翻拍经典之道,一部经典作品能翻拍多次,翻拍出多种版本,大多数还都能令观众满意,例如那部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号》。国内的影视剧翻拍还是近几年的趋势,有深受观众好评的《我这一辈子》,引发不同观点的《阿Q的故事》,正在上映的《小城之春》, 但这几部戏都争议很大,被指出与原著不符,脱离了经典的影子。对于经典,改,被批评为脱离原著;不改,则被批评为没有新意。为了对今后的影视剧翻拍提供一条恰当的出路,我们采访了专家、作家和导演,以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为借鉴。
■黄百鸣:翻拍应该结合观众口味
香港著名的集编剧、导演和演员于一身的全才黄百鸣进入演艺圈还是凭借编剧身份,他编的3部电影《搭错车》、《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使三个男主角都当上了影帝,这份成绩离不开他的一段舞台“翻拍”生涯。
黄百鸣曾在毕业后与几个好友组成社团演出舞台剧,那时他们主要是把国外像莎士比亚、果戈里等大师的经典作品重新演绎。担任编剧的黄百鸣那时就意识到“翻拍经典”不能照搬原著,否则观众会不喜欢,于是他按照香港观众的口味,结合了当时的特征,将剧本重新改编。为了得知观众的反映,表演时的黄百鸣还要分神注意台下观众的动静,辨别出哪里观众喜欢、哪里观众不喜欢。一回到后台,黄百鸣立刻拿起笔对剧本进行修改,第二天依照改过的剧本演出,再看观众的反响。黄百鸣说,他就是在这样的训练下才有了后来进入演艺圈当编剧甚至是当导演的成绩。他表示,拍摄电影要抓住观众的口味,无论是一般的创作还是翻拍经典都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对于一些时代久远的经典作品,再创作时一定要做一些改动,捕捉住时代新的气息,观众才能融入进去,对银幕上演的情节有同感、有触动。
■尹鸿:翻拍要有新的基点
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认为,翻拍经典有几种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是不能变的,就是要从经典中提炼出一定的新东西,有重拍的基点才行。
尹鸿教授说,如果翻拍的目的是纯粹的还原,也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典在拍摄中对于当时的情境和状态交代不足,翻拍力求弥补经典在这方面的缺陷;另一种是经典在拍摄时由于受到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影片色彩和画面等方面不够完美,翻拍则利用更先进的拍摄手段将这些方面做到极致。尹鸿教授说,无论这两种还原做得有多好,经典依然是不可能被完全还原的,因为经典在人们心中有着时间所带给它的附加价值,这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尹鸿教授再次强调,经典翻拍如果没有自己的新意就不会成功。
以《小城之春》为例子,尹鸿教授说,这部翻拍的影片,很多人看后都表示不喜欢,因为它除了把黑白的变成彩色的,换了几个演员外,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它既没有老版所具有的历史氛围,也没能加入新的时代感,意境的营造、用光、音乐、细节等都明显地不如老版,难怪许多大学生边看边笑,在他们看来,新版的《小城之春》太过造作。
尹鸿教授介绍了另一种翻拍经典的方式,就是利用经典的题材,将经典提供的前期影响和素材利用起来,剩下的就要看编剧和导演的本事,有的是用现代视点将一些地方进行重新改造,例如动画片《狮子王》就是由莎翁的作品改编的,有的则将一个细节放大演绎,用经典的部分和现代人进行沟通。
究竟怎么改编经典,尹鸿教授认为无所谓,关键是要看翻拍者怎么讲这个故事,怎么能让观众对你这个故事着迷,而且在翻拍过程中不要过分在意自己创作的是不是艺术品,只要是好的作品,观众都会喜欢。
■万方:翻拍应该是有感之作
作家万方将父亲曹禺先生的经典话剧《日出》改成了电视剧。万方认为,改编原著是要将原著吃透,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把原来的精华吸收进去进而演绎放大。而且,万方表示,经典不应该随便翻拍,而应是确实有所感再做,因为经典毕竟与现在有着时间的距离,隔膜了很长时间,基调和今天的时代有极大差距。有些翻拍的现象,万方非常不满意,她说,曾经有过一部话剧名字叫《原野》,但拍出来后,除了名字外,里面已经没有父亲作品中的精髓,而是面目全非的感觉。万方说这可能是出于商业目的,借助名著效应来吸引注意力,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
但是,万方认为就算是经典被改得面目全非但是观众喜欢,也是好事,因为观众的感觉是不会错的。借助经典来进行炒作,无论评论家、媒体怎样说,都是无意义的,观众的感觉才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可靠标准,因为观众是不会被愚弄的。万方建议,如果真的要翻拍经典,不如先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想想自己怎样借助经典表达观众们所需要表达的情绪,或是问问观众。
■观众:翻拍空间很大
有观众认为,经典翻拍的空间很大,但是中国的影视制作者的思路总是过于狭窄,缺乏想像。以《小城之春》为例,在礼言、志诚、玉纹见面前的背景和分手后的情况是经典中未交代的空白,创作者可以在这方面作一些创新。此外,当前社会中,《小城之春》中所出现的感情纠葛也是非常普遍的,这些都是翻拍时可以发挥的空间所在。
|
|
|
|
文章搜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