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业曾经辉煌一时,赢得了亚洲“好莱坞”的美誉。不过,从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港产电影业开始陷入衰退,近年香港电影业者一直试图重新振作。二十五日传出喜讯,香港已争取到中国大陆放宽港产片进入当地市场而不受配额限制。 “中央社”今天就此消息发表文章指出,大陆放宽香港电影进入条件,有可能促使香港电影在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后再次起飞。 文章回顾,从五十年代起,香港已经拥有永华和长城等电影公司,著名女星林黛就是长城的艺人,后来转到永华演出。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永华经过多次股权变动和易名,先是电懋,再成为国泰。期间邵氏电影公司也转战这个行业。期间香港拍摄的国语片雄霸亚洲电影市场。 一九七零年嘉禾正式成立。刚开始时,嘉禾的经营颇为艰困,后来李小龙的出现,成为这家公司足以与邵氏抗衡的转折点。 七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业新加盟了不少电影公司,打破了过往市场由大型电影公司如国泰、邵氏和嘉禾等垄断的局面,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新艺城。八十年代起,永盛和中国星相继出现,所拍摄的笑片和赌片相当卖座。此时期的香港电影市场有传统的大型电影公司,也有新兴的中、小型电影公司,拍摄不同类型的电影,明星阵容鼎盛,譬如周润发、成龙、许冠杰、张国荣、刘德华、张曼玉、钟楚红和钟镇涛等等,达到了百花齐放的境地。 但进入九十年代末期,香港电影似乎到了强弩之末。以去年五月至今年五月为例,本地制作的港产片只有六十五部,与一九九零年全盛时期的二百九十五部比较,相去甚远。 对于香港电影业的没落,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资讯总监黄握中早先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其中一个原因是九十年代后期盗版活动猖獗,令业者收入大减。此外,业者过份跟风,经常一窝蜂拍摄同类型的电影,也令观众失去对电影的兴趣。 但他指出,近期香港电影也有令人振奋的一面,譬如由梁朝伟和刘德华主演的《无间道》、由周星驰参与投资和演出的《少林足球》等片为市场带来了曙光。 不过,黄握中表示,香港电影要重新起飞,重拾其亚洲“好莱坞”的美誉,恐怕还需要努力一番。他又说,如果大陆进一步开放当地市场,将有利于香港电影业的重生。 言犹在耳,董建华几天后就公布上述放宽措施。 从业者及艺人的反应来看,这次大陆放宽港产片进入当地市场无疑相当令人振奋,甚至被视为可以令香港电影业重生的灵丹妙药。但诚如黄握中所说,这只是令业界再次起飞的其中一项关联因素,如果业者还是不思进取,继续功利地抄袭成风,以及政府打击盗版影片不力等,恐怕港产片还是无法重现昔日光彩。(张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