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BEYOND第一次来到北京,还乘坐了地铁(资料图片) |
昨天是香港著名音乐人、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去世10周年的日子。1993年的6月30日14时15分,从舞台上摔下受重伤的家驹在日本东京的医院里停止了呼吸,他带着许多我们无从了解的未完成心愿匆匆走完31岁的短暂人生。今天我们再次纪念家驹,回顾他具有浓厚“主旋律”色彩的音乐道路,探求他对香港乐坛的重要贡献。
家驹对香港歌坛的影响
BEYOND乐队是黄家驹、叶世荣和邬林为了参加1983年的香港吉他杂志音乐大赛而组成的,当年他们夺得最佳乐队奖。后来加入乐队的还有家驹的弟弟家强以及吉他手陈时安,经过人员变动,最终固定下来的成员是黄家驹、叶世荣、黄家强和黄贯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香港曾经爆发乐队风潮,除BEYOND外还有RAIDAS、达明一派、太极等20多支乐队震撼乐坛。但是很多乐团最终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分道扬镳,只有BEYOND屹立不倒20年。同时,BEYOND堪称香港乐坛最成功的“主旋律”题材乐团,对世界、对人生热切关怀,使他们完全脱离了港台音乐惯有的伤春悲秋和个人情怀;对主流音乐的融合更令他们赢得最广泛的欢迎。
1993年家驹去世的消息在香港引起很大震动,人们除了哀痛之外更强烈反思他生前说过的“香港歌坛是没有创作的空壳”,于是更多原创音乐人和乐队涌现出来。但是,这并没有拯救香港流行乐。尽管原创代替了翻唱,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香港歌坛这10年来已经没有多少旋律优美流畅、内容耐人寻味的好歌了。
失去家驹的BEYOND虽然苦苦支撑着没有解散,但是他们开始回头走另类路线,失去了当年对大众心灵的冲击感,人们对BEYOND的辉煌记忆,永远留在家驹时代。香港乐队浪潮更是江河日下,偶尔冒出一些乐队,根本达不到当年BEYOND的影响,更多乐队成员只是在幕后替别人做嫁衣,并致力于自己的小众音乐。
家驹北京之缘
其实家驹和北京很有缘分,他曾经两次到北京表演。其中1988年10月的BEYOND首体演唱会,相信很多歌迷和BEYOND成员们都终身难忘。最令广大北京歌迷激动的,是家驹演唱了崔健的《一无所有》,很多歌迷认为,家驹的演绎突显了自己的个性,是这首歌所有翻唱版本中最佳的。
但是对于家驹、BEYOND乐队以及随行人员来说,北京之行并不十分愉快。由于主办方的吝啬,一行八人带着几大箱的行李、乐器,从香港坐火车到广州,再坐飞机到天津,又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辗转到北京。年轻的BEYOND在北京也处处不顺:香港的主办方把他们丢在饭店里不管,尽管他们已经饿了九个小时的肚子;在某烤鸭店吃烤鸭被强收外汇,他们坚持要付人民币,结果多付了30%的钱,好在这也比付外汇节省多了;为了不被出租车宰,他们甚至去挤地铁;为了能直接飞回香港,每张机票自己补了800块港币。这份辛苦和委屈,很像当年内地的走穴歌手。
当年首体的设备简陋也令他们头痛,当天下午三点,离演出开始只有四个小时了,音响还没有弄妥当,家驹的吉他扩音机又发现诸多问题,对方一个技术人员竟然说是家驹弄坏的,要他赔,做事认真的家驹和对方吵了好一阵子。“他们劝我先回来,说会想办法找另一台扩音机替换。我就说既然你们有的话,我就在这里等,直到看见为止。很快,他们还找来两台哩,一台是做后备的。这些人就是要跟他们硬碰才行。”家驹胜利后洋洋得意。而事实上,当晚演出前大家只彩排了3首歌,BEYOND的填词人刘卓辉回忆说,幸亏家驹脾气够硬,否则演出不知会怎么样!
如果家驹还活着
“如果家驹还活着。”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但我并不是始作俑者。多年以前,我的一位朋友写了一个幻想小说,主人公是BEYOND的歌迷,他发明了时间机器来到1993年6月24日的日本,避免意外发生,挽救了家驹的生命。但是随着岁月流逝,家驹的音乐变得越来越俗不可耐,主人公后悔救了家驹,于是在BEYOND演唱会现场,他开枪杀死了家驹……
我觉得这并不是对家驹不敬,这只是很多热爱过BEYOND、热爱过音乐的年轻人对香港歌坛现状的抗议。如果家驹还活着,那么只有以下三种可能:第一,成为高瞻远瞩、俯瞰世界的大师;第二,向商业和世俗妥协,灵气、志气全无;第三,不想妥协,却没有出路,销声匿迹。显然,后两种是歌迷不愿看到的,但纵观今日之香港歌坛,恐怕,未必有家驹的出路。信报记者唐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