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主持人孙小梅 |
现场 |
现场 |
中央电视台制作的《2018中国戏曲大会》,在国庆节日期间和观众见面了。
以“大会”的形式传播戏曲,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戏曲艺术的新时代背景下,电视与戏曲艺术相结合的又一创新之举,从2017年首季推出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和欢迎。我先后两次参加节目的录制,感同身受,不仅再度领略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无穷魅力,而且深为现场的观众面之广、热情之高、戏曲知识之丰富而感动,从中感受到戏曲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劲的生命活力。
主持人的“大会”开场白说道:“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传统文化,普及戏曲知识,传承华夏文明。”这四句话高度集中和概括了“大会”的宗旨、任务和意义。戏曲从形成之日起,就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有声有色地演绎着从古至今的中国人的悲欢离合,追求与奋争,寄寓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智慧、道德理想和价值准则,同时作为世界戏剧史上独一无二的民族戏剧样式,独特而悠长的审美意蕴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传播和普及,成为了传承华夏文明不可缺失的方式和途径。
《2018中国戏曲大会》保持和延续了首季富有成效的形式和做法,充分发挥戏曲积淀丰厚、以视听怡人的舞台艺术优势,以传播和普及戏曲知识为主线,通过竞猜打擂营造悬念,穿插专家点评,辅以现场表演和文物、图像展示,构成兼具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并富于亲和力的整体效果,力求全面而生动地展现戏曲艺术的多姿多彩和文化蕴含。在此基础上,《2018中国戏曲大会》的内容和形式又有所丰富,有所创新。
最为突出的是对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开掘。中国戏曲的一大特点是多剧种群芳竞放的大花园,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风韵,本季“大会”既有人们熟悉的京剧、昆曲、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又有过去较少看到的彩调剧、苏剧、傣剧、藏戏、甬剧、保定新颖调、白剧等剧种,瓯剧等还进行了现场表演,七场节目涵盖了我国28个地区54个剧种,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浓厚兴趣,对中华戏曲之博大增添了更为深切的感受。
在剧目上,继续深入解读传统经典名剧,从一般性舞台常识进而到戏与时代背景、戏与古典文学名著,戏与古代诗词歌赋、戏与传统民风习俗、戏与剧作家的关联等,普及名剧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体现了经典剧目与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相通的深厚底蕴。与此同时,重点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创作的新剧目,讴歌革命英雄主义和模范先进事迹的优秀作品,如京剧《狼牙山五壮士》、评剧《母亲》、沪剧《挑山女人》、芗剧《谷文昌》、吉剧《黄大年》、秦腔《柳河湾的新娘》等,以强烈的时代感展示了戏曲舞台的新成果、新风貌。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对首季“大会”反映过的国家扶持的重点文化工程,如“戏曲像音像”、京剧电影工程等,也介绍了新的进度和所取得的成效。
形式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让现场活起来、动起来上下功夫。文物展示是“大会”的一大亮点,如何不停留在静态欣赏,关键是讲好背后鲜活的故事。如第一场亮相的戏服“八仙衣”,出自清宫昇平署,一套八件,全部彩色刺绣,金线缝制,每件还绣有所饰仙子的小像,做工极为华丽、精美。通过讲述得知,仙衣当年是京剧大师尚小云购下的,1937年天津中国大戏院兴建,尚小云先生作为股东之一慨然捐赠,寄托了老一辈艺术家对京剧事业发展的一腔热忱。还有后来展示的名净裘盛戎、方荣翔师徒先后穿过的包拯的黑蟒,上个世纪80年代,方荣翔先生穿着它在香港演出,临场心脏病严重发作,回到后台倒下,又强忍病痛起来,重新登台坚持把戏演完,被观众赞誉为“不倒的包龙图”。正是这些艺术家“戏比天大”的感人故事,使文物永葆着生命的温度,依然“活”在人们心里。
让现场动起来,除去专业人员和业余选手的演唱之外,还在竞答的题型设计上别具新意,如图像题,事先在人物脸谱上留白,由选手填补缺少的线条、色彩,为剧中人物选配相应的盔帽、服饰等。基于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征,演唱与音乐、伴奏的密切关系,本季“大会”增强了伴奏和音乐曲牌的内容,并且吸收选手演奏乐器,既展示了才艺,又活跃了现场气氛。
“大会”的另一引人注目的创新举措,是增设“融媒体互动观察区”,来自全国多地的广播主持人和戏曲名家共聚一堂,与选手对话、交流,与线下观众实时互动,发挥了视、听多面的传播性。有的媒体朋友还应选手盛情邀请,临场高歌一曲名剧名段,为“大会”助兴,使现场再起高潮。
《中国戏曲大会》是戏曲艺术的盛会,也是多方共同打造的别开生面的戏曲大讲堂、大舞台。与“会”者不分各行各业、海内海外,老、中、青、少、幼五代同堂,充分说明人民大众需要戏曲,戏曲也需要千万知音。新时代赋予了戏曲艺术振兴的良好机遇,戏曲人坚持扎根人民,面向大众,乘势而进,奋发努力,一定会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可喜成效。
衷心希望《中国戏曲大会》越办越好,戏曲艺术迎来“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
(本文作者为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2018中国戏曲大会》点评嘉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