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剧”霸屏,高人气or精制作才是正解? |
搜狐娱乐讯(庄自修/文)在前不久的上海电视节,编剧汪海林一语惊起千层浪,炮轰“电视剧的选片权落在了色情狂的手里”。意指当下一些卫视的购片方只选有小鲜肉的剧,追求颜值,不看演技。此语一出,引起业内震荡。
这让不少人想到今年颇为流行的一句话“颜值既正义”,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在故宫修文物》完全没有小鲜肉加持,依旧火爆。 |
据最新数据显示:74.3%的用户更关注故事类型和情节,演员阵容则排第二。演员“颜值要爆表”一项,只占了17.1%。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这是一个‘正统’的纪录片。完全没有明星、小鲜肉,也没有大家熟知的桥段,讲的就是故宫里的前辈、师傅们几十年如一日认真修文物的故事。但是片子在哔哩哔哩网站播放以后,突然间爆火。
热播剧《花千骨》【观剧】制作人唐丽君认为,这其实是制作、故事本身带来的魅力。如果故事差、拍摄又比较马虎,再高的颜值、再大的“咖”,年轻人照样不买单。
可见,颜值并非就是正义。可能有人要问,那颜值在影视剧中占据什么地位?颜值剧于演员、于制作来说,真的只是好看那么简单吗?以及颜值给演员、制作带来的弊端是什么?
颜值非正义 但影视剧颜值化是现象
虽然大数据显示,很多人以为年轻人爱看“颜值高”“小鲜肉”特别多的剧,是对他们的一种误解。但不可否认,在当下的多数电视剧题材中,颜值已经成为一种标配。
《伪装者》中胡歌和王凯为戏加分不少。 |
以近两年风头正劲的“山影”团队而言,在观众的印象中,从前的山影剧风格大气、沉稳,演员多是一些老戏骨,但是近几年他们的作品中却频频出现一些颜值比较高的年轻面孔。如《伪装者》【观剧】中启用胡歌和王凯;《战长沙》【观剧】中有霍建华和杨紫;《惊天岳雷》中有高云翔、李曼、释小龙、朱梓骁、张子健等一众高颜值演员;甚至连《马向阳下乡记》这样的农村题材,都用了颜值比较高的吴秀波和王雅捷。
对于这一改变,《惊天岳雷》制片人钱晓鸿解释:“这几年市场倒逼制作,为了吸引年轻人,我们做了一些改变。”其中一个体现是,此前山影的戏选角第一要务是,演员的戏好不好。如今则是首先看他/她有没有观众缘(人气),好不好看;其次研究他/她适不适合这个角色,表演如何。
追溯这一改变的源头,钱晓鸿说:“那时,湖南卫视出了宫系列、美人系列剧,对年轻观众影响非常大。一度好多年轻人都不看电视剧了,可能因为这些特别讲究颜值的古装戏的出现,吸引好多年轻人回流开始看电视剧。”钱晓鸿认为,“注重演员的颜值,吸引年轻人来观看”,这是“山影”团队需要学习的地方。
《马向阳下乡记》中吴秀波的加盟吸引不少年轻观众关注。 |
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变成效非常明显,如《伪装者》《战长沙》《北平无战事》【观剧】等战争题材的剧都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观看,甚至连《马向阳下乡记》这样的农村题材剧,因为吴秀波的加盟,得到很多年轻人的关注。
颜值不是颜值剧的唯一定义
A 制作颜值化:精致服化道、精良制作、冲击力的画面
在很多人印象里,颜值剧就是看脸,所以才会有“购片方都是色情狂”这样的论断,但事实上,颜值不是所谓“颜值剧”的唯一衡量标准。如制片人唐丽君而言,“对活跃度非常高的年轻观众而言,画面的震撼力、冲击力有时比剧本更为引人注目,而画面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演员的颜值及服化道及制作的讲究成本。”一句话中包含了颜值剧所需要具备的诸多元素:画面的震撼力、冲击力、精致的服化道、精良的制作,以及演员的高颜值。
由此可知,颜值只是颜值剧的元素之一。
同样以山影为例,接轨市场的过程中,除了选择颜值比较高、观众缘比较好的演员,他们在画面的调色上,以及后期制作上也做了颜值化的改造。如:此前山影剧画面偏褐色、暗沉一点,旨在营造古朴大气的感觉。近两年则选择比较明亮的画风;此前山影剧叙事,讲究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近两年在剪辑上则尝试让镜头语言显得“信息量大、节奏快、剧情更加传奇”。
制片人唐丽君公司主打做年轻偶像剧,所以演员定位在13—17,以及18—28这两个年龄层次,对颜值有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在制作上,她则尝试用大量的特写和慢镜头,以便年轻人在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观看的时候,能够看得清楚。
此时所指“颜值剧”,皆指一切贴近年轻观众观剧方式、审美需求的表现形式,其中还包含埋入观众熟悉的“梗”,发掘其中的“痛点”等,而颜值剧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而已。
把剧做的更加接近年轻人的需求,这也许才是颜值剧的正解,并非只是对颜值的单一追求。
B颜值背后=粉丝经济+流量担当
就像颜值对于颜值剧来说不是正解一样,颜值同样不是演员的正解。
采访多位制作人可知,如今选择演员,虽然看中颜值,但也有其他方面的衡量:如看他有没有观众缘(说白了,就是人气);看他适不适合这个角色;以及他到底能不能把戏演好。
高云翔颜值好,演技佳。 |
如《惊天岳雷》邀请高云翔出演男一号,钱晓鸿介绍:“一方面是看高云翔观众缘不错,颜值也不错;另一方面则是考量高云翔在《芈月传》扮演‘义渠君’的表现之后做出的决定。”
由此可见,在当下叫嚣的“颜值既正义”的新媒体环境中,高颜值只是加分项,决定性元素是这个演员是否具有人气,以及他对角色最基本的诠释。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小鲜肉小鲜花很多,但霸屏的永远只是那么几个。原因就在于,霸屏的小鲜肉小鲜花不仅有高颜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自己一堆忠实的拥趸。当下的娱乐圈已经见识到“粉丝经济”的疯狂,粉丝们会换十几个小号安利自家爱豆的影视剧、代言产品,会高频率的发言刷话题,会一个人反复看电影,开着电视冲收视率。在这种“很红”的氛围里,这些小鲜肉风吹草动的新闻都会带来巨大的流量,这些流量最终为制片方带来收视率和票房,为电视台拉来广告,为小鲜肉小鲜花带来更多的机会。
所以颜值高的剧不一定火,但人气高的剧那怕被群嘲,照样火。而恰恰人气高的演员,颜值也不差。所以颜值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但实际上“流量担当”才是他们的正解。
同理,颜值剧卖的并不是颜值,购片方也不是色情狂,而是看到了演员身上的市场号召力,以及巨大的人气。
频霸屏喊天价片酬 只摆POSE不练演技
当“颜值”或“人气演员”成为一种刚需,天价片酬的出现就不足为怪。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据悉某小鲜肉以6000万片酬加盟某玄幻题材电视剧,某自带热搜体质的小鲜花则为新片叫价7000万,业内有人惊呼:“他们这是疯了吗?”
制片人钱晓鸿说,因为这些年轻演员良好的市场号召力,决定了他们的片酬比请一些老演员价格贵。业内很多演员的片酬占了电视剧总制作费用的50%,甚至更多,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与此相反的是,如编剧白一骢所言:“明星拿一个剧投资50%以上的片酬,却提供垃圾服务。” 演员和明星这两个概念最大区别在于,演员在演戏时会说‘这个怎么拍’,而明星偶像,他经纪人会来说‘今天到什么时候我要走、几号几号我有假期’。明星不管自己演得怎么样,只管自己好不好看,有的‘女演员’拍完一条戏后不问导演演得怎么样,而是说第几秒第几帧我眼角皱纹要给我擦掉。
钱晓鸿也表示,这些拍惯了时装剧、偶像剧的年轻演员,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自己在镜头前的形象,而忽略了角色的本真表演。“对于这样的演员,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的导演在现场做了很多努力,跟演员不停谈论人物的塑造。在拍摄后期,演员不再注重自己的形象,而是关注自己是否进入了这个角色的内心。”
多数观众看《太阳的后裔》,是冲着颜值去的。 |
“颜值剧”不是原罪 演员和制作人需要自律
在当下的观剧环境中,钱晓鸿认为,电视剧剧情、演员演技好不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很多观众是冲着演员去看电视剧,讨论的的话题也是围绕着演员的颜值、服化道、以及剧中有趣的bug等。最明显的例子是《太阳的后裔》,虽然后期剧情已经崩坏,各种医学常识的bug,但是仍然挡不住一群“宋太太”的舔屏。这足以看出演员对一部戏的影响之大。
于演员而言,颜值剧好处多多,轻松不累赚钱多。但是扎堆颜值剧,只赚快钱不磨练演技的弊端也不少:如当下的“流量担当”小鲜肉只有人气没有代表作,不敢轻易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粉丝,稍有负面,人设崩坏,影视剧代言产品迅速被撤;小鲜花作品虽多,但大多都是在吐槽中收官,频频霸屏,却被批面瘫,演技被诟病。扎堆拍戏,不能静心磨练演技,无电影导演问津。
久而久之,倘若是凭人气,总有过气的一天,若是凭颜值,则有人老色衰的一天,唯一能持久的则是演技,所以抓紧时间转型是王道。
于制作人而言,电视剧的颜值化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但是颜值化不是唯一,剧本依旧是根本,演员会不会演戏还是很重要。否则再大的咖、再华丽的制作,都拯救不了一部烂剧。
那么对于当下的“颜值剧”业内人有什么看法呢?
演员杜江认为:“存在即合理,我觉得赏心悦目,不同的剧会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要。”编剧李潇则认为:“我觉得这个特别无可厚非,谁都喜欢长得好看的人,但颜值只是一个附加条件。在我看来,国内电视剧的审美过于统一,应该允许多元化的审美,既允许你认为的好看存在,也允许我认为的好看存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