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的青春期》,有些画面在脑海中久久不散,也深深的扎进心里,演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拥堵躁动的荷尔蒙,如饥似渴的初恋,那些美好的爱情与梦想,在多年以后被现实无情的践踏,只留下一阵阵如痴如醉的回想。
从钻出自家的热被窝,坐着驴车钻进初中宿舍的集体大炕,一个魔性少年进入集体世界,到片尾处那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里,一个成年男人的精神出逃,主人公赵闪闪经历了入世到出世的精神蜕变,有过一段成长的乌托邦,也有过两次好梦的破灭,这样的人生轨迹就是一代人的真实写照,看着很多超现实和魔幻的元素,一点都不突兀,窃以为青春就是如此,但凡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都万万拍不出好的青春来。
春梦很暖,现实很冷
不怕剧透,影片故事大线条如下,其间有很多的情节和细节,无论叙事还是情感的走向都非常丰满而又微妙。乡村少年赵闪闪上了初中以后,单恋上同校的李春霞,迷得不要不要的,上了高中以后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个人处起了对象,不料被社会青春横刀夺爱,于是心灰意冷,毕业后远赴北京,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事业,后出了更多的故事就不一一复述了。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我的青春期》就是导演郝杰的精神自传,一个少年人,从单纯懵懂,到性的启蒙和爱的初试,再到进入成人世界,把电影作为寄托,他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中时代,性欲开始萌芽,简单快乐,充满梦幻的乌邦托;第二个是高中时代,生理和心理都发育成熟,感情和人生都变得不确定;第三个是成年时代,这个时候的赵闪闪已经品味了现实的冷酷无情,当他试图通过拍电影重新找回童年的梦幻时,却发现家乡早已物是人非,赵闪闪已不再是当年的赵闪闪,四大天王也不是当年的四大天王,李春霞当然也就不再是当年的李春霞了,所有春梦中的美好,经过时间这把杀猪刀之后,都面目全非。
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这样一场春梦,《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是如此,当赵闪闪触摸着那朦胧的光影,估计他的心里早已心若死灰。
怀旧元素一大把
影片好看,除了故事讲得好,情感能打动人,时代记忆和共鸣也是最大的必杀技。郝杰把故事放到张家口这个说西北话的地方,在各方各面都尽力做到真实如初,而影片的效果也确实做到了,除了场景和道具,几个元素的运用堪称惊艳。
就笔者印象深刻的,一个是旗杆,赵闪闪从爬上旗杆,再落下来,完成了一次生理上的变身,再到成年后爬上旗杆打电话,这杆旗杆既是喻示了男性的坚挺,也暗藏了角色的人生处境,从轻快到艰难,旗杆还是那么大,但攀爬者自身的负重和精神状态犹若隔世。
还有就是《水手》,赵闪闪受伤之后,女同学为他点了这首歌,熟悉的歌声一下让很多人回到了九十年代的校园,而且怀旧之余也非常符合故事的情景,气氛烘托得到位。就怀旧歌曲的运用,又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效果仅次于当年《致青春》里《红日》。
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元素是贾樟柯,郝杰借这部电影多次向贾导致敬,虽然多半都是嘴上说说而已,不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都付诸于画面和情节,却也是饶有趣味,想想同样出于西北,以乡土情怀见长的导演,郝杰真的有点像年轻时代的贾樟柯,总是那么锋利,而现在的贾导,因为年龄的原因,已经温和太多了。
另外,像《泰坦尼克号》变成的英语课的台词,赵闪闪那个打火非常费劲的摩托车,学校里的水塔,点蜡烛的晚自习,这些都演绎得极为真实。
个性暴射的青春
谁还敢说中国电影很烂?今年就接连看了很多不错的电影,就说这两个月,《烈日灼心》《夏洛特烦恼》《解救吾先生》《山河故人》都很棒,马上还会有《一个勺子》上映,现在又来了一部更带感的《我的青春期》,简直了,继一轮票房高潮后,又来了一轮质量的高潮,真的让人振奋呐。在这一批不错的电影里,《我的青春期》最难得,它不是大导演作品,调动的资源最少,卡司最小,估计投资数也是最小,却很有可能是这些电影里面最好看的,因为他演活了我们一代人的青春岁月,那些进步的荷尔蒙,成长私角落里的遗梦,那些不能明说却早已天下大白的欲望。
和之前那些挺热门的青春片相比,这部电影不小情小调,没有乖孩子和小鲜肉,没有炮炮糖和麦当劳,而是一群野性十足的男孩,在大红被子里,在宿舍和游戏厅,在大马路上让青春个性暴射,满目癫狂,它是新一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张家口版的“西西里美丽传说”,更是男生版的“初恋这件小事”,而那些突破顾忌的描写,也有几分“那些年”的色彩,而和这些前辈们的作品也有不同,它更野性,更大胆,在风格偏软的大银幕上,看到如此作风过硬的电影,近乎一个奇迹。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电影红花会
Dyhonghua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