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与主持人同唱游击队之歌 |
搜狐娱乐讯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影视风云》隆重推出特别节目“铿锵玫瑰 芬芳誓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家喻户晓的王晓棠、于蓝、谢芳三位电影表演艺术家,她们不仅在《野火春风斗古城》、《革命家庭》、《青春之歌》等经典影片中塑造过革命英雄的形象,生活中更是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她们的童年就是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与硝烟中度过的,那么王晓棠、于蓝、谢芳她们的童年到底经历了哪些血与火的洗礼?她们出演的抗战影片幕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更多精彩,敬请期待,9月2日19:35BTV文艺频道《影视风云》。
王晓棠:我是重庆大轰炸幸存者
“一刹那你就没有家了,人是可以在一瞬间就变成没有的!”这就是重庆大轰炸在王晓棠4岁时给她留下的深刻领悟。因出演电影《英雄虎胆》、《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经典红色电影而被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王晓棠,是中国电影界唯一的女将军,这位性格好强、不愿服输的女共产党员,其实出身于一个国民党军官家庭。
1934年,王晓棠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父母都是画画出身,父亲当时在国民党军队中主管文化工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年仅三岁半的王晓棠随父母从河南开封一路逃难到重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就在王晓棠一家历时一年多终于抵达重庆后不久,便遇上了举世闻名的“五三五四大轰炸”。从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侵略者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而1939年5月3日、4日,日本侵略者更是接连两天对重庆市中心进行狂轰乱炸,并大量使用了燃烧弹,导致重庆市中心大火燃烧两日,无数房屋变成废墟,近四千人死亡,约20万人无家可归。
日军飞机轰炸时,刚刚4岁的王晓棠,在父母的保护下死里逃生躲进防空洞,“空袭警报一响,我们就赶紧跑啊,可是跑到防空洞门口一看,我弟弟不见了!”王晓棠的弟弟当时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由家里的厨师带着逃命,却意外被拥挤的人流冲散了。“我妈妈也傻了,就问我弟弟怎么办怎么办,他们还活着没有,真是恨透了日本鬼子,等到晚上警报解除,我们再出来,一片火海,地上都是死尸。”对于一个年幼的小女孩,这一切就像是一场噩梦。抱着“也许儿子已经跟着厨师回到家里”的一丝希望,父母带着王晓棠赶回家里,“跑到家里,没有家了,我们的家已经夷为平地,没有了。”而王晓棠的弟弟也并没有像父母希望的那样已经回来,万幸的是,两天后弟弟在一个难民所被找到了。
抗日战争,给王晓棠留下的不仅仅是关于炮火、逃亡的记忆,更深深地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你要让我现在不爱国是不可能的,你要让我不恨侵略者不恨法西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于蓝:我就准备死在那了
出生于1921年的于蓝,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腿脚不太灵便的她现在走路时多数要推着轮椅平衡重心,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自己颠沛流离的那段生活,于蓝感慨不已,“真是中国共产党了不得,打仗,走路,行军,就是全靠这两条腿,我们就这么样过来的”。10岁以前,于蓝跟着家人在沈阳过着稳定的生活,而这一切随着1931年9月18日晚的一声炮响而改变了。当晚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并嫁祸于中国军队,随后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第二天日军就侵占沈阳,开始了侵华战争。年仅10岁的于蓝被迫跟随着家人逃往关内,“那个火车顶上都是人,那个脚踏板上都是人,特别的狼狈,自己真的感觉到是挺痛苦的”。最终,于蓝一家人在当时的北平落脚,父亲做律师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于蓝也顺利上了高中。
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迈进了北平。不愿在日本统治下谋生的于蓝,萌生了去抗日根据地的念头,并最终在同学的帮助下踏上了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所在地斋堂的道路,“路上日本宪兵队看见我们坐着这个三轮车,就检查,我这袖子里头缝了暗号,跟党联系的暗号,我也很害怕呢”,回忆起当年被日本宪兵队盘查的经历,于蓝至今仍记忆犹新,“后来被日本人抓到宪兵队去了,这脸上打的都是青的。”在被关押在日本宪兵队的几天里,于蓝和她的同学遭到日本人的刑讯拷打,日本军人拿了一张照片让于蓝辨认,即使于蓝已经认出照片上的人,仍是咬死了说“不认得”,她坚定地表示,“我那时就准备死了,没想着能出去,那里头关着很多的人,都说根本出不去了。”幸运的是,于蓝和同学在朋友的帮助下被营救出来,随后于蓝再次踏上去往抗日根据的征程,最终到达了延安。
谢芳:父母是我的避风港
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5年抗战胜利,年幼的谢芳一直跟随着父母生活在上海法租界的一个弄堂里,为了避开战乱与炮火,父母始终没有让谢芳去上学,而是买了一些书籍让她在家自学。谢芳原名谢怀复,而父母之所以为她取名“怀复”,正是取自“怀念并收复”国土之意。在父母羽翼的保护下,谢芳并没有像王晓棠、于蓝一样在日军的炮火枪弹下痛苦挣扎,但是她从妈妈那里深深地体会到了抗战胜利的喜悦,“1945年抗战胜利的时候,我妈妈给我的毛衣上用毛线绣了个V字,代表Victory,就是英文胜利的第一个字母。”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国庆十周年献礼片《青春之歌》,漂亮端庄的谢芳被著名导演崔嵬选中,在影片中成功出演林道静一角,一炮而红,征服无数观众。那么当时谢芳是如何揣摩林道静从女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心路历程的?她又怎样设计出林道静的经典动作?本期《影视风云》,为您娓娓道来。
王晓棠、于蓝、谢芳,如今都已是耄耋之年的三位老艺术家,历经风雨磨难,仍如铿锵玫瑰傲然绽放,到底是何种精神支撑她们一路走来?经历了中年丧子、手术意外失声的王晓棠,究竟是如何走出伤痛、寻回美妙声音的?于蓝又是怎样在延安收获她与电影表演艺术家田方的甜蜜爱情?更多精彩尽在,9月2日19:35BTV文艺频道《影视风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