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的男主角 |
再过一周,就到了红绿白几乎成为全世界主色调的圣诞节了。每到这时,Merry Christmas 便会满大街不知疲倦此起彼伏的唱起来,圣诞树小彩灯礼物包装堆满了超级市场和商店橱窗,而美剧英剧们也都不甘寂寞的为这个全民欢愉的节日送上特别的 Bonus。
前两天,《破产姐妹》里的全体主演就全副武装上阵 Cos 了一张活生生的耶稣诞生图,而一贯以“量少质优不够看,一集要看十几遍”著称的英剧《黑镜》竟然也推出了圣诞篇——《Black Mirror: White Christmas》,作为忠实拥趸自然第一时间拉着妹子一起看了一遍。想着好歹是西方传统的良宵佳节,就算严肃深邃如黑镜,也多少该有点儿阖家欢乐其乐融融的温情。结果六十分钟目不转睛的看下来。
好吧,看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能过一个愉快美好的圣诞节,大家的内心又一次受到了冲击。
我仍记得,《黑镜》第一季第一集中那个被民众所绑架的故事,肆意猎奇的终点不过是彻骨的寒意。
那么各位,欢迎再次来到《黑镜》 —— 这个一如既往反乌托邦的残酷世界。
《黑镜》从来就没有把阳光明媚理想美好之类的亮闪闪词汇当作主旋律,前一秒还是一片明朗的灿烂人生,下一秒总会重重的跌入谷底。它算是部以未来科技设定而出彩的剧集,但却没有执着于未来科技带来的目眩神迷,而是深耕到人性的探索、世界的拷问之中,让人对未来虽有憧憬却亦有敬畏。
而这次在圣诞篇中,编剧巧妙的用两个男人的对话作为主线,穿起了三个摄人心魄的故事。
在黑镜世界中的“智能眼”灵感来源于谷歌眼镜 |
曾经的我们,离不开个人电脑,世界就是鼠标和键盘;现在的我们,离不开智能手机,世界就是手掌的方寸之间;而未来的我们,在黑镜的世界里,离不开的则是“智能眼”。
“智能眼”算是《黑镜》里的熟面孔了,有点儿像一个嵌入肉眼的 Google Glass —— 也许就是可穿戴设备的进化。此前,《黑镜》第一季中便曾就“记忆芯片”所记录的内容隐私问题专门做过一集。而在“圣诞篇”中,它的功能再度升级,不仅可以拍照、拉近视野等,还可以与其他人完全共享自己的视野。
更夸张的是,如果使用者再也不想见到某个人,可以对其使用“屏蔽”(blocking)功能,彼此在对方眼中就会变成一团意义不明的灰色阴影,掩耳盗铃一般的“眼不见为净”。
“智能眼”乍看起来实在美好:你不用再错过生活中任何一个想记录的瞬间,也无需担心自己会忘记任何一个值得被记住的片段,在外远游的亲友可以轻松与你共享他眼中所见的新鲜风景,你也可以与爱人共享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而当你讨厌一个人时,不用再愤愤的“怒取关”,也不用特意为他开一个黑名单,只要对着他点下屏蔽键,关于他的形体、声音、你的存储中有关他的部分,统统消失不见,不用烦恼他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可是这样的智能,真的有那么好么?
《黑镜》里的每一段故事的身体里,都活着一对相爱相杀的孪生子。
这次的第一对,名叫“虚妄”与“真实”。
虚妄的男主,是一个谈笑风生长袖善舞的猎艳老手
真实的男主,是一个唯唯诺诺受人摆布的吊线玩偶
虚妄的女主,是一个冷眼高贵遗世独立的清高美女
真实的女主,是一个愤世嫉俗厌倦一切的严重幻听“瘾君子”
你说的假话,我全都当真,可你最后说的真话,我偏偏不信
这世界好吵,各种声音像潮水一样涌过来,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或者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虚妄的吧
那我的存在也是虚妄的吧
就让一切结束,用一场看似情投意合的虚妄艳遇,来共同迎接再无烦忧的真实死亡
而第二对,则是两朵名叫“智能”与“人性”的双生花。
我们都相信,智能是未来一定的趋势。低头看看手机,Siri 在试着更正确的回答你的所有稀奇古怪的问题,抬头看看电脑,浏览器在默默记录你上网浏览的所有痕迹,为了推荐更符合你的内容给你。这种学习耗费时间太长,人工智能想要做到“我想更懂你”,总还离着点儿距离。
扪心自问,谁最了解你?谁知道你喜欢五分熟的牛排和太阳蛋?谁知道你几点起床爱听什么乐曲?谁知道你的洗澡水总是调到多少度?谁清楚你的一举一动了解你的所有日程?显然是你自己。如果把自己的意识“复制”一份抽离出来,有一个与你一般无二只是没有形体的“自己”来为你打点一切,简直会让人觉得生活顺心得畅通无阻。
早上窗帘徐徐拉开,阳光恰到好处的照在落在地板的脚趾上,咖啡的浓度、面包的焦脆度、水的温度,一切都刚刚好。当你悠然自得的翘着二郎腿在沙发看着另一个“你”为你打点的行程时,你恐怕不会相信身后那个看起来只是个智能产品的“玩具”里住着一个完整的、被奴役的“自己”。
乔汉姆饰演的操作者最终也成为科技的牺牲品 |
坐在沙发上的你,和被囚禁坐在工作台前的你,到底哪一个,才是“你”?机器技术在我们看来,被认为是本质上没有生命体的,但如果人工智能具备了独立意识,它是否有自我选择的权利?
最后的一对来得分外让观者动容,一颗充满了爱意与守护的种子,在被背叛后的“屏蔽”切断了羁绊的养分后,开出了一朵无法回头的恶之花。
这个故事是整个“圣诞篇”的重头戏,不仅本身贯穿了全剧始终,充分应用了“屏蔽”和“复制”两个新元素,在场景的安排、对话的节奏、故事的转折上都设计的相当巧妙。对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人性在科技下的延展也刻画得最为深刻。我想个中妙处,还是留给各位看官自己慢慢体会吧。我只想说,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其实如果脱去“未来科技”的外衣,这部片子的故事本身虽然扣人心弦,但埋下的感情线大家或许并不陌生。《黑镜》的巧妙就在于,它加入了科技与人性的冲突。如同我们越来越多地卷入到数字生态系统中的阴暗面,越来越明显,但摆脱越来越困难。
我们压抑,只因担忧,《黑镜》中所引发的科技恐慌,未来是否会逐渐演变成我们身边的现实?
我们谁都无法阻止科技进步的车轮隆隆前进,但我们也无法忽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黑暗面。这些黑暗的点在《黑镜》里齐聚一堂,让我们勾勒不出理想国YY不出幻想乡,不得不直面的可能性就好像往年的圣诞节,室内灯光明黄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外面却卷起了漫天的风雪。
尽管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但某种程度上,它总能让你感到如同现实一般的压抑,如同被禁锢的真实一般。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片中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自己。
结尾,编剧“残忍”得不动声色甚至在我看来太过严酷。主角最终完成了任务,但在新的道德准则下,那是他最大的绝望。试试被世界流放吧,你看到的所有人都是影影绰绰的灰色光晕,别人看你则是醒目的红色预警。无论是在监牢里一言不发的忏悔,还是在仪器里被无限循环的煎熬,都太不像圣诞节,却又太像圣诞节了。
Merry Christmas,For Everyone.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