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黄麻起义”87周年 |
搜狐娱乐讯 1927年11月13日,阵阵铜锣,敲响了“黄麻起义”的冲锋号角,万千红安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当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宣告成立之时,当年敲着铜锣打冲锋的红安娃子们,一个个赫然已是身经百战、披坚执锐的开国将军了。在红安,诞生了三支红军主力,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与两百多位将军,为共和国的解放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黄麻起义”87周年之际,大型近代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再忆烽火岁月,唱响嘹亮军歌,以纪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们。该剧汇集了赵文卓、李欣汝、周航、李呈媛、刘名洋、马晓伟、刘德凯等实力派演员,目前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
再现87年前红色风暴 践行红安精神
战马、军刀、飞扬的尘土、奔腾的热血、如雷的呐喊、剽悍勇武的民风、英雄辈出的土地,这些都是“第一将军县”红安带给人们的遐想。与此同时,红安县亦是著名的“黄麻起义”发源地,鄂豫皖苏区的革命中心。《铁血红安》正是一部根植于红色文化,以红安籍将军群像为素材的电视剧作品。该剧围绕刘铜锣(赵文卓饰)、戴慧平(周航饰)与方杠子(刘名洋饰)等红安兄弟展开剧情,不仅再现了87年前“黄麻起义”的红色风暴,也表现了红安将军们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征战经历。
在昨天的剧情中,国军团长韩石使出卑劣手段令三兄弟反目,逮捕了刘铜锣、方杠子等人,并围剿了老君山上的“鄂东义军总司令部”。刘铜锣在严刑拷打中,威武不屈,并学岳飞作了一首《满江红》,怒骂韩石。2014年11月13日正是“黄麻起义”87周年纪念日,据悉,今日央视一套播出的《铁血红安》第六集中,正是黄麻起义的前夜,革命星火即将熊熊燃烧,大战一触即发。剧中,黄麻起义当晚,铁血战将刘铜锣率领义军埋伏在黄安城(红军时期改县名红安)北门外,待冲锋命令响起,他便冒着烽火硝烟,第一个破城而入,一举拿下黄安城。
《铁血红安》 坚持为人民创作 “铜锣一响”掀老区红安观影热潮
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群众,关注群众命运,反映群众心声,叙写百姓故事,这样的创作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赏。而《铁血红安》就是以人民群众作为主角,其不仅关注群众的命运,更情系故土、胸怀家国。如该剧编剧朱苏进为了准确反映当年的“黄麻起义”过程,他曾三番五次进出红安县进行采访、考察、体验生活,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相。例如,剧中的标志性道具——铜锣,对于红安人来说,是一面乡土的符号。每家每户不论贫穷或富贵,几乎都挂有一面铜锣。生孩子,他们敲锣;红白喜事,他们敲锣;打土匪,他们敲锣;开会,他们也敲锣。可以说,该剧通过这么一面铜锣,让观众感受到了“铜锣”火焰一般的文化力量。
编剧朱苏进表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生活中提炼艺术,在艺术中还原生活。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其必须具备人民性。可以说,文艺作品皆离不开它们赖以成长的生活土壤。创作者只有熟悉了这片土壤的气息,找到最鲜活的生命力,才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作品,才能使作品始终保持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才敢于让群众来评价、请群众来检验,创作出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的好作品。”
《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期间,在红安大街小巷掀起了不小的观影热潮。 热心观众骆女士说:“从开拍起我们就期待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现在每天晚上8点钟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作为一个红安人,我们感觉到好骄傲、好自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