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室外的草坪音乐会到室内的“音乐午茶”,都受到乐迷的热情追捧。 |
对拥有84年历史的上海音乐厅来说,10年前成功的平移工程,几乎是这座古老建筑的一次“重生”。昨日,为纪念平移10周年,上海音乐厅举办“十年如一日”主题活动,最高票价不超过100元,整整11小时、总共5场公益演出接力,约有3500名普通市民在一天之内走入上海音乐厅,尽情享受音乐之美好。
老观众、音乐家赶来参与
2002年8月31日,上海音乐厅在原址举行了最后一场音乐会,海顿《告别交响曲》乐曲结束后,剧场灯光一一熄灭。历经一年多的时间,上海音乐厅往东南方向平移了66.46米,并于2004年10月1日重新开张。这一举世瞩目的平移工程,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建筑保护历史上的奇迹。
转眼平移已1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昨日,上海音乐厅以“十年如一日”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特别的音乐活动。从早上10点30分开始,到晚上21点30分,公益品牌项目“星期广播音乐会”、“音乐午茶”、“银杏音乐会”、“家庭音乐会”、“知音30分与经典室内乐”依次接力,11小时音乐不停歇。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演出或是保持30、40、50元的亲民票价,或是以预约方式免费参与。由吕思清、秦立巍、孙颖迪组成的“美杰钢琴三重奏庆典音乐会”,也以性价比超高的99元、10元面向观众,寓意“公益久久”。如此惠民的定位,吸引了约3500名普通市民在昨天走进上海音乐厅。
大提琴家梁松昨天特意来到13点开场的“音乐午茶——当我遇见你”特别场。他告诉记者,音乐厅平移前最后一场告别音乐会,自己就在现场表演,“我还记得,那场音乐会结束时,乐队离开舞台的方式很特别,随着场灯渐熄,乐手们一排排依次撤离,有种不舍的情结在其中”。
中年观众韩先生拎着出差的行李赶到上海音乐厅,“听完音乐午茶、银杏音乐会后,我就直接坐高铁出差去了”。如此铁杆的观众,自然是与上海音乐厅有着不解之缘。“大学时期,我在上海二军大读书,那时候,就在原来的上海音乐厅听过一两次音乐会,感觉很不错。后来出国念书,前几年又回到上海,现在我经常来这里听‘音乐午茶’,感觉很亲切,10元的票价也不贵。”韩先生告诉记者,在美国波士顿读书时,自己就很享受露天音乐会的惬意,昨日在音乐厅外的草坪上,他又找回了昔日的放松。来自毛里求斯的Noukilla乐队在户外载歌载舞,面对着音乐厅复古而华丽的建筑阳台,900多名观众席地而坐,在午后的阳光下,有的安静聆听,有的则按捺不住学跳热辣的舞蹈,“希望以后像这样的户外音乐会能更多一些”。
设计师后辈赠3D打印模型
昨日纪念活动现场,由一份意外的礼物揭开面纱——以1:90打造的一座上海音乐厅3D打印建筑模型美轮美奂亮相。这个模型不仅再现了音乐厅的主题构造,还能看到精致的内部构造及装饰,甚至精细到了音乐厅大门门柱的花纹和砖块。原来,这是上海音乐厅建筑设计师范文照的后辈送给剧场的礼物。提供该3D模型的王蕾女士告诉记者,她求学于芬兰,回国后成立了一家3D打印设计公司,她奶奶的姐夫正是范文照,之前经常听家人提及上海音乐厅,“有一次,我来这里闲逛时,恰好遇到音乐厅的工作人员,后来听说他们计划举办平移10周年纪念活动。我想,不如做一个3D打印模型,把建筑复原”。
不过,真正开始执行可没想象中那么简单。王蕾透露,从今年5月开始,设计团队就不断找建筑数据,因为留存的多是平面图纸,为了精确,一个十来人的实地测绘组“进驻”音乐厅,前前后后忙活了两个多月时间,“收集好数据,真正开始打印,也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据悉,这个上海音乐厅3D打印建筑模型今后将陈列在二楼楼厅,向欣赏音乐会的观众免费开放参观。同时,二楼正厅也正举办海报展,陈列出上海音乐厅10年来最精彩的10场音乐会海报,观众还可以带着森海塞尔耳机,聆听到10场音乐会当日的音乐现场录音。来源:新闻晨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