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造就"黄渤时代" |
这个黄金周的电影档期基本被黄渤承包了,一人挑起《亲爱的》《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三部电影,不仅稳居国庆档的前三甲,且三片累计票房达8.94亿,占国庆档总票房的83%。有网友还戏谑地说,那么多明星的《黄金时代》抵不过一个黄渤。如果我们倒回至2012年,黄渤主演的《泰囧》13亿票房,2013年《西游·降魔篇》12.45亿票房……黄渤那张跟帅一点不沾边儿的脸却成为票房的一剂灵药,可谓屡试不爽。
人是视觉审美的动物,放置于电影这门大众娱乐艺术之下,照理说长得帅、长得美的人才能红,那些二三线的明星定期都要飞向思密达国度也是这个理儿。这还是个刷脸的时代,清一色的锥子脸和小鲜肉似乎都有爆红的可能性。然而黄渤如何征服观众,成为票房的通行证,真值得琢磨一下。
观众对黄渤最初的印象来自2000年的电视电影《上车,走吧》。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一脸乌漆墨黑,顶着一头干枯毛糙黄头发,操着一口胶东话的黑皮,咬着面包奔跑在高速公路上。彼时黄渤似乎已经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充满喜感的loser。在以后的角色,无论是《疯狂的赛车》的倒霉的赛车手、《厨子戏子痞子》的痞子专家,还是《泰囧》中的精英男、《高兴》的石热闹、《斗牛》的牛二、《无人区》的杀手,黄渤擅长的角色是底层小人物,但每次都让人看到他的可塑性。
在《亲爱的》这部影片中,黄渤是一位走失孩子的父亲,婚姻种种不如意,只差喝凉水会塞牙缝了;《心花路放》里更糟糕,集loser之大成,老婆出轨,各种轴,一副世界欠他五百万的讨厌相,事业更是滑坡,各种倒霉的事儿都摊上了;《痞子英雄》系列里他是一个没有胆,很怂又有真情,永远上不了位的黑道人。这些角色跟高大上、高富帅扯不上边儿,完全是一副原生态。从社会心理上说,观众喜欢黄渤,是走心了。
那些高大威猛的男主角,像亨弗莱·鲍嘉,像周润发,像布拉德·皮特,那是让人活在梦里的,而黄渤却让人很容易落到地面上。小人物身上有喜有悲,观众看着他傻,他萌,他哭,他笑,不觉得是在看戏。生活的挫折感有多大,黄渤的市场就有多大。
这真是一个自诩loser还狂欢的时代。宁浩深谙此道,《泰囧》成功的道理也是迎合了这一取向。所以,看看电影,看看黄渤,逗一逗,乐一乐。世界这么乱,当个loser也没什么绝望的。(严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