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自制剧《大刀记》杀青仪式 |
搜狐娱乐讯 经过96天的紧张拍摄,8月29日,由山东卫视传媒、海润影视、山东省宁津县政府联合制作的国内第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的史诗巨制——电视剧《大刀记》在宁津杀青。在杀青仪式上,作为山东人,曾经导演过《亮剑》的赵浚凯导演说,“拍《大刀记》,自己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和热情,作为向家里交的答卷,希望能够得到家里的父老乡亲的认可”。
历时仅96天 剧组传承大刀精神
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韩国强、德州市宣传部长单传海、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卫视总监闫爱华、海润影视总裁赵智江等出席杀青仪式,并和主创人员一起在彩泥制作的模具上留下手印,象征着大家用智慧、双手把《大刀记》第一次搬上电视荧屏,宣告电视剧《大刀记》正式杀青。在杀青仪式上,苗刀传人郭铁良还现场赠送了其祖先郭燕子当年打败日本人的苗刀复制品和苗刀刀谱。郭燕子当年拒绝向日本人传授苗刀刀法,并用三招击退了挑战的日本高手太田而传为佳话。
电视剧《大刀记》仅用了96天就宣告杀青。在这短短的96天时间里,大刀记剧组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刀精神。扮演翠花的冯海煜为了角色需要,连续三个月只吃清水煮白菜,整整瘦了30斤;打戏占很大比例的主演谷智鑫带着腰伤完成了拍摄;老燕子李三的扮演者张立在一场打戏中脚骨骨折,一直坚持到最后;演员黑子拍摄时忘我投入,有一次木板上的钉子都扎进了他的屁股,都浑然不觉,直到他起身时木板挂在他身上才意识到,导演焦晓雨离炸点太近,吸入大量硝烟尘土,导致肺部感染,他坚持不住院,挂着吊瓶指导拍戏……
古人用竹子书写,竹子由青烤黄,名为"杀青",后来这个词被转用为影视剧拍摄完毕。大刀记从麦苗青青时开机,到树叶泛黄时封镜,接下来将会迎来丰收的季节。而就在杀青仪式前,剧组连夜从河南赶往宁津县柴胡店,连续奋战37小时,完成了最后的拍摄工作。在杀青仪式上,山东卫视总监闫爱华继续用数据诠释着《大刀记》剧组的大刀精神:300人的剧组,前后受伤的有28人,入院治疗的5人,中暑50多人,相当于每10个人就有1个受伤,每6个人就有一个中暑……,可以说,摄制组的同志们也是大刀英雄!
赵浚凯:倾注最多心血 向家里交答卷
从5月22日开机到8月29日杀青,在96天的拍摄中,《大刀记》的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武术专家马文国、郭铁良亲自指导、规范动作,力求每场打戏都拳拳到肉,剧的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都有据可循。枪战戏时力求真枪实弹,在质感上追求完美。为了体现乡土抗战的真实性,《大刀记》还多次将宁津特色加以展示,如哈哈腔、踩高跷、三大名吃等都以最真实的状态还原。
虽然仅用了96天拍摄,但导演赵浚凯对于这部剧的品质却充满信心,“《大刀记》是我拍了这么多年抗战剧以来,倾注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被称为“军旅题材掌门人”的赵浚凯曾拍出《亮剑》等众多荧屏热剧,但是他对《大刀记》却有着特殊的感情:“拍了这么多年戏,希望有一部是给自己家里人拍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们的前辈在那个年代是怎么对待外来侵略者的……这部剧我把它当成我向家里人交的答卷,希望能够得到父老乡亲的认可!”
洗礼7亿人 文学经典首搬电视荧屏
小说《大刀记》的作者郭澄清,本身就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是周恩来总理点名的四大“人民作家”之一,已经担任省厅级领导,却仍坚持住在农村的土房里。作为抗日战争胜利30周年唯一一部献礼长篇小说,当时小说发行400万套,连环画发行3000多万套,评书也在全国20多家省级电台连播……当年可谓“人人争读《大刀记》”。这部洗礼了7亿人的文学经典如今将首次搬上电视荧屏,在刚刚结束的北京电视节上,大刀记倍受欢迎,目前,首轮二轮三轮以及地面发售已基本完成,这在目前低迷的影视市场上分外亮眼。该剧预计将在2015年1月与观众见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