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妈妈去哪儿了》海报 [淇濆瓨鍒扮浉鍐宂 |
搜狐娱乐讯 今年春节,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唱出了人们的困惑和情感,而在2014年暑期,由中华药业和福汽启腾联合特约播映的大型留守儿童系列纪实节目《妈妈去哪了》,替孩子们问问这沉重的一句话。节目以乡村留守儿童为主体,近距离接触这些孩子,跟踪报道栏目满足他们心愿,陪伴他们在暑期离开家乡,去往妈妈所在的城市,寻找妈妈的足迹。
黑龙江组:“爷们儿组合”遭遇“火爆女”小于丹
最早出发的是由资深记者张宏波,带领郑亮和刘兴国组成的三个男人“爷们儿组合”。三人于2014年7月6号赶赴黑龙江克山县为今年十一岁的小于丹追寻妈妈去哪儿了的足迹。初遇小于丹,她又黑又瘦,显得很单薄。在奶奶面前,她是品学兼优的乖乖女,在同学面前,她有时却是大家惧怕的“火爆女”。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在她身上究竟遭遇过什么呢?
在拍摄过程当中,“爷们儿组合”却遭遇了“心痛洗礼”。留守儿童学校里孙冰的命运比起小于丹更加让人揪心。十四岁的孙冰只见过母亲两面,每次没有超过半个小时。她说的“妈妈为什么生了我,却不要我?”这句话深深的刺痛着周围每一个人的神经。
四川组:我的成长不想你缺席
7月8日,由编导张莉带领的四川小分队也来到四川省剑阁县店子小学找到小主人公刘京京和刘佳。
京京是姐姐,佳佳是弟弟,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他们的爸爸是亲兄弟,父母都在北京打工。两人都有同一个愿望,能在首都过一个暑假。可突然有一天,京京的爸爸给奶奶打电话来,说今年赚钱不多,不想让孩子去北京了。这一消息,好像炸了锅,两个孩子希望破灭,情绪很低落。面对孙子积压多年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奶奶该如何应对?佳佳的态度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山东组:与寇安博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编导周玉带领记者牛坤、摄像师李铁柱组成的山东组也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山东省寿光市,他们去寻找留守少年——寇安博。
第一次接受采访的小孩子,总是好面子。小安博到房间拿出了四大名著阅读起来,想要在叔叔阿姨面前显摆一下。可是年龄稍长的组内人员,一语戳破了安博心里的小九九,让他很没面子。于是寇安博对于摄制组开始心存芥蒂,出奇的愤怒,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
在前几天的采访中,小家伙表现的极为不配合,直到摄制组找到了“爷爷奶奶”这个突破口。在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下,小家伙渐渐地跟摄制组成员熟络了起来,摄制组也慢慢的走进了小家伙的内心世界,用最真实的镜头展现了小安博每一天的生活。
由于安博的爸爸妈妈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就去了杭州,从小是爷爷奶奶照顾他长大,他的童年没有妈妈的关爱,长长的暑假,缺少了妈妈陪伴的安博显得异常的躁动,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见到妈妈。小安博的妈妈去哪了呢?
湖南组:完美搭配之“闹腾”的王鑫与“静寂”的王广
由资深编导霍宏宇和记者李海洋,摄像刘树文组成的湖南组在11日当天赶到沅江,目的地是那里的一所全托管寄宿制文武学校。记录了王广、王鑫一对典型的留守兄弟独自生活的情景和故事。
他们面对的小主人公王鑫名气不小,上至老师校长下到小朋友都喊他“鑫哥”。这样一个牛气的小孩,却也能感性地说出“没有一个人比得上白纸干净”的话,他的童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相比于弟弟的“喧闹”,哥哥王广安静了不少。这个湘江边上十六岁的少年,十分内敛。见到妈妈的时候,王广和妈妈的主动交流并不多,问他为什么,他说:“感觉没话说”。自幼不在妈妈身边,让他对妈妈的感觉在思念和爱中又夹杂着一种陌生,这于他,于父母来说,都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后记:
这些孩子只是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在农村,像他们这样类似的孩子还有很多,不知此刻,还有多少乡间的孩子独自坐在门框或扯着爷爷奶奶的衣角问,妈妈去哪了?也不知还有多少母亲因为思念孩子在深夜辗转难眠默默流泪……爱的本来是陪伴,他们,却要为了爱离开。或许,只有孩子的理解与认同,才是这些离开真正的意义。通过《妈妈去哪了》的平台,这些孩子开始真正明白父母不能陪伴他们成长的原因,心灵的小疙瘩也慢慢解开。这样的真挚的感情交流,让这群孩子能带着对社会的感恩和对父母的理解,走向不同的人生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