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儿童剧做品《宝船》剧照(资料图) |
新京报讯(陈然/采写) 在20世纪中国现当代作家中,老舍无疑是涉猎文体最丰富的一位。除小说以外,他还曾创作过戏剧、散文、杂文、诗歌等不同类型的作品。仅戏剧一项,又有话剧、京剧、曲艺、儿童剧等。
本周末,老舍唯一一部原创儿童剧《宝船》,将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亮相。该剧是他创作于1961年的作品,曾于1962年和1986年两度在中国儿艺登台。此次时隔28年中国儿艺再度搬演《宝船》,该剧也将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揭幕大戏上演。本周五晚,新京报将邀请20名观众观赏这部戏。
老舍“作品中写到儿童最动情”
老舍之子舒乙告诉记者,《宝船》的创作起源于1961年春节中国儿艺向老舍发出的委约。仅仅半个多月时间,老舍便写出了《宝船》,次年该剧就在儿艺首演,并与另一部儿童剧《马兰花》合称为中国儿艺的“一花一船”。
老舍研究学者关纪新认为,《宝船》是老舍创作中的一部“轻型作品”,也是一个独特的类型。“这不是一个沉重的题材,而是表现儿童世界里看到的人间的善恶、真假、美丑,体现了老舍先生一辈子对我们民族的真善美的价值守望。他用了很多孩子的视觉感觉去写孩子们的生活,写得也很有趣。对现在的孩子们从小树立一种美好、善良、纯真的价值观有所启迪”。关纪新介绍,老舍“自己有一个悲苦的童年,所以他对儿童也特别喜爱,作品中写到儿童也最上心、最动情”。
折纸元素融入到舞美设计
此次重排《宝船》,导演钟浩所带领的主创团队对该剧进行了全面的升级。钟浩认为,这部戏虽然创作于五十多年前,“但是一点也不老,它是用最普通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和最朴实的价值观”。这次创作上,钟浩以忠于原著的方式来重现经典,但在舞台呈现上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主创们对神奇宝船的现身也可谓煞费苦心。
在此前进行的合成探班中,记者看到,舞台中央就像一张纸,而当主人公念起口诀,舞台的四面就会缓缓上翻,“叠”出一条宝船。该剧舞美设计冯磊在阐述设计理念时介绍,剧中的“小纸船”令他联想到折纸,“纸的简约理念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传统不谋而合”。
此外,《宝船》在服装设计上也融入了折纸元素。
【剧情】
《宝船》取材自姜慕晨收集的江苏铜山民间故事:王小二在山中砍柴时救起落水老汉李八十。对方赠他一条小纸船,只要念口诀“快长快长,乘风破浪”,小纸船便会变成一条大船。洪水来临时,王小二驾驶这艘宝船,带领大白猫、蚂蚁、蜜蜂和仙鹤脱离险境,还在大水中救起了好吃懒做的张不三。大水退去,张不三却将宝船骗走献给皇帝。王小二在李八十和动物的帮助下追回宝船。
1980年北京人艺复排版《骆驼祥子》。 (资料图) |
2010年中国国家话剧院版《四世同堂》。 (资料图) |
北京人艺1958年版《茶馆》。 (资料图) |
■ 老舍作品被改编
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后至今,共有11部老舍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而各种形式的舞台剧版本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被改编、搬演种类最多的当属《骆驼祥子》,而上演老舍作品最多的是北京曲剧团,迄今为止演出了8部老舍作品改编的曲剧。
《骆驼祥子》
话剧:1958年,北京人艺(编剧/导演:梅阡 主演:叶子)
电影:1982年(导演:凌子风 主演:张丰毅、斯琴高娃)
舞剧:1987年,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演:赵青)
京剧:1998年,江苏京剧院(主演:陈霖苍、黄孝慈)
电视剧:1998年(导演:李森 主演:谷智鑫、丁嘉丽)
歌剧:2014年,国家大剧院(作曲:郭文景 导演:易立明)
《四世同堂》
电视剧:1985年(导演: 林汝为、蔡洪德 主演:邵华、李明)
2009年(导演:汪俊 主演:黄磊、蒋勤勤)
话剧:2010年,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 主演:黄磊、朱媛媛、辛柏青)
曲剧:2011年,北京市曲剧团(编剧:王新纪 导演:张树勇)
《离婚》
电影:1992年(导演、编剧: 王好为 主演: 赵有亮、丁嘉丽)
电视剧:1999年(导演: 马军镶 主演: 葛优、傅彪)
话剧:2013年(导演、编剧、主演:方旭)
《茶馆》
话剧:1958年,北京人艺(导演:焦菊隐 主演:于是之、蓝天野、郑榕)
电影:1982年(导演:谢添 主演:于是之、蓝天野、郑榕)
曲剧:1999年(导演:顾威 编剧:王新纪、顾威)
电视剧:2010年(导演:何群 主演:陈宝国、梁天)
《我这一辈子》
电影:1950年(导演:石挥 主演:石挥、魏鹤龄)
电视剧:2002年(导演:张国立 主演:张国立、邓婕、李成儒、何冰)
话剧:2007年,北京人艺(导演:李六乙 主演:仇晓光)
2011年(导演、编剧、主演:方旭)
为何频频被改编?
老舍写的就是你我他
老舍作品缘何不断被改编?学者关纪新表示,这是由于较之许多作家,老舍作品“和现实生活最近”。“即使现在的社会在变化,你还是能感受到老舍写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关纪新认为,老舍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有一种历史的穿越性令人惊讶”,这也使他的作品极具现代性。“比如有的读者提出《骆驼祥子》写的是一个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故事。比如《我这一辈子》里的一句话‘我懂了,差事不是给本事留着的’。这是批评社会的不公,跟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共通之处。老舍对于中国文化,对于中国人民族性的挖掘有他的深刻性”。
除了喜欢写民间小人物、草根阶层,老舍还擅长用喜剧性的手法书写人间悲剧。他的语言文字也有其独特性,具有很强的辨识度。“老舍的作品十分幽默,抓住了北京话的神韵,具有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一部《骆驼祥子》小学生都读得懂,但大学者在里面也能看到更多”。关纪新认为,这些都是老舍作品备受其他门类艺术家青睐频频被改编的原因。
■ 老舍改编的作品
除了作品时常被他人改编、搬演,老舍本人也对改编抱有极大的兴趣。根据舒乙介绍,在老舍的创作中,曾做过八种不同形式的改编。
1956年
《十五贯》由昆曲改编成京剧
1959年
《澡堂》由苏联作家马雅可夫斯基的话剧改编成同名中国话剧
1960年
《火车上的威风》由短篇小说《马裤先生》改编成独幕剧
《青蛙骑手》由藏族民间故事改编成儿童歌剧
1961年
《荷珠配》由川剧改编成话剧
《走西口》由传统二人台改编成新编二人台(一种曲艺形式)
《拉郎配》由川剧改编成民族歌剧
1963年
《王宝钏》由传统京剧改编成新编京剧
票务代理:永乐票务
订票电话:4006-228-22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