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木偶剧院的剧场中上演《是真的吗?》之《狐狸叫》,台下的小朋友和台上的大朋友热情互动,连家长也陶醉其中,一起呼喊剧中人的名字:“真相妹,真相妹!”
“来这里看戏,孩子的参与热情非常高,久而久之变得更大胆,更善于表达自己了。”孙女士经常带儿子来中国木偶剧院看戏,母子俩都喜欢上了这里。
改变寓教于乐的实现方式:
与其灌输,不如引导
《是真的吗?》之《狐狸叫》是中国木偶剧院与光线传媒联手打造的首部求真互动欢乐剧,把有趣的实验与舞台表演相结合,开演月余,场场爆满。除了引入实验、强调互动的表演形式新鲜独特以外,该剧的深刻立意成了它大受欢迎的关键。
狐狸在传统的儿童作品中,几乎都是负面形象,与狡猾、奸诈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而《是真的吗?》之《狐狸叫》则颠覆了狐狸的传统形象,剧中的小狐狸聪明、善良,帮助小熊战胜土狼。这样的性格设置,编导煞费苦心。“对动物的刻板印象不光孩子有,大人也有。”该剧编剧、总导演石学海说,“我们就是要打破刻板印象,引导孩子摆脱固定的认识模式,用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判断事物。”
剧中的土狼父子一心想吃掉小熊,因而屡屡伪装试图骗过保护着小熊的狐狸。每到这时,总会有孩子情不自禁地喊:“不要被他骗了,不要让他带走小熊!”孩子的观察力和参与意识也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日渐培养起来。甚至有时候,原本的剧情设置没有安排真相妹此刻出场,但是观众“真相妹、真相妹”的呼声太热烈,最后不得不让真相妹上场,演出才能继续。
石学海每每被剧场的氛围所打动,他说:“孩子们应该从小培养起一种观察的习惯和参与的自觉,在看戏中形成这些习惯,将来进入学校,走向社会,他都能够更自如地表达自我,融入生活。”孩子需要在不断的认知中逐步成长,与其硬生生地灌输给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如引导孩子主动去思考和判断,这是《是真的吗?》之《狐狸叫》主创团队的寄托所在。
不要低估孩子的认识水平
大胆引入传统文化助力儿童剧创作
就在《是真的吗?》之《狐狸叫》的演出现场,竟有只有2岁的孩子也在看戏,并且津津有味。该剧执行导演、编舞惠茜茜说:“看我们剧院演出的孩子以3到10岁的居多,不过更小的也常有,现在孩子的认知水平比我们想象的要高,一些特别简单幼稚的东西很难打动他们。”
正是基于此,从2008年的《猴王·花果山》开始,到后来的《精卫传奇》、《猴王·闯东海》,以及2012年创排的《少年孔子》,中国木偶剧院一直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中,通过作品传递传统文化价值观。譬如《少年孔子》,就以平民视角讲述了12岁的孔丘的成长故事,将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巧妙地通过剧情发展,传递给孩子。
《是真的吗?》之《狐狸叫》的编导石学海长期与中国木偶剧院合作,《少年孔子》等剧也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多年的儿童剧创作使他深谙其中三昧:“我们的创作紧靠民族文化的根基,表现形式上又极具现代感,大胆使用声、光、电打造绚丽的舞美效果。我们不是哄孩子玩,而是真的在做艺术。也许有些情节设置、意蕴传达对小孩子来说太深奥,当时未必能完全看懂,但是我们认为创作就是应该出精品,给孩子一个艺术的熏陶和向上的指引。”
打造有引领意义的作品
用小木偶赢得大市场
与光线传媒合力推出求真互动剧是中国木偶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永庄与光线传媒方面负责人王长田在一次会议上一拍即合的。“我们对关注中国儿童、打造艺术精品早有共识,4月22日签订了《狐狸叫》的合同,5月28日这部戏就首演了。”
回首转企改制以来中国木偶剧院走过的路,赵永庄总结出儿童剧、木偶剧创作的制胜法宝:一是坚持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好看的剧情与舞台呈现,三是抓准市场的动向和小朋友们的口味。赵永庄说:“这些都是我们要坚持的,并且剧院今年还要着力打造一部具有行业引领意义的大戏。”
赵永庄口中的这部大戏就是木偶剧《丹顶鹤的故事》。搞木偶戏是中国木偶剧院的老本行,这部戏堪称大手笔——全剧要用到上百个木偶,其中以杖头木偶为主,布袋木偶、提线木偶也参与演出。这些木偶不光要有动作,还要有表情,其中最贵的成本要上万元。不过为了打造精品艺术,赵永庄并不吝惜成本,她说:“这部戏预计明年元旦或春节与观众见面,演员们已经去齐齐哈尔、盐城等地采风了,他们要住在那边观察丹顶鹤的一举一动,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好丹顶鹤。”
赵永庄不是艺术之花中的一朵,她是培育这些花朵的园丁。艺术应该超尘拔俗,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渠道,观念中的艺术就无法转化为舞台上的作品。因此,赵永庄想方设法地开拓中国木偶剧院的合作渠道:“最近的《狐狸叫》是跟上市公司合作,我们的《桃花公主》是为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创作的,我们还与不同的公司和机构合作制作木偶剧《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儿童剧《英雄儿女之王二小的故事》……”赵永庄说起中国木偶剧院的作品如数家珍,那种幸福和骄傲发自肺腑。中国木偶剧院正在用小小的木偶,玩转大大的创意。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罗群)
票务代理:永乐票务
订票电话:4006-228-22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