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亿国产片14部,票房占比48%;过亿进口片17部,票房占比52%。 |
从单月来看,除了4月份以外,2014前半年其他几个月较2013年均有增长。 |
搜狐娱乐讯 (哈麦/文)截止6月30日,2014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累计约135亿,较2013前半年的110亿增长近23%。其中,国产片票房总计约65亿,占比48%,暂输给了进口片。前半年上映的150多部新片中,票房过亿电影31部(国产片14部,进口片17部),累计票房近115亿,在半年度总票房中占比超过85%。
以下用几张数据图说明几个影市现象。
1.票房依然是增,但速度放缓了
票房依然是增,但速度放缓了。 |
从2012年、2013年的历史数据来看,前半年的票房增速要高于全年的总票房增速,但到了2013前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半年票房同比增速只有23%,远小于去年的36%,更不及前年的42%,甚至没有去年全年的27%高。也就是说,虽然现在影市还在保持增长态势,但是速度逐年在放缓。今年的全年票房同比增速能否超过去年的27%,就要看后半年一众国产片和未知好莱坞大片的表现了。
2、国内导演能玩的卖座类型好少
国内导演能玩的卖座类型好少。 |
一个很有趣的统计结果——在中国最容易卖座的几种电影类型:科幻、动画、动作、超级英雄、奇幻,都是中国没有,或者国内导演不太会拍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冰封侠》里有科幻元素,《熊出没》也卖得不错,《澳门风云》就是动作戏,奇幻片我们也拍出了《大闹天宫》,但你要知道,这也就是仅有的几部,数量少得可怜,而且大多是由香港导演操盘。国内导演现在最擅长的,主要集中在剧情、喜剧、爱情、悬疑、青春片等仅有的几个领域。电影如果按类型来细分,可以分出至少二三十种,未来如果是一个健康的市场,观众应该像在餐厅点餐一样,有更多选择,这是中国导演的挑战,也是机遇。
3、合适的档期+大众口味=票房炸弹
合适的档期+大众口味=票房炸弹 |
上半年,单日票房过2亿共有6天,其中1月31日(2.48亿)、2月1日(2.04亿)两天是在春节档的周五、周六,有《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同日上映,再加一部早前上映的《熊出没》。2月14日(2.11亿)是情人节,陈思诚的《北京爱情故事》早早预定。6月27日(2.1亿)、6月28日(2.66亿)、6月29日(2.63亿)三天是《变形金刚4》、《分手大师》开画的周五、周六、周日。以上几部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类型普适,适合全民观看,在正好合适的春节档、情人节档、暑假档推出,加上之前大量的营销宣传,自然收到奇效。因为目前大部分国人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全家人可以看的故事,一个可以作为谈资的热门话题,一个娱乐性强供消遣的消费行为。
4、周末三天表现决定一部电影命运
周末三天表现决定一部电影命运。 |
1-6月、181天里,按星期来统计单日平均票房,得出变化曲线——周五一部新片开画,因为有前期的预热让观众产生期待,自然票房不会太差,也就是这首日开画成绩,决定了影片此后的走势。接着在周六,有闲时间的观众增多,电影热度进一步发酵,票房达到峰值。然后周日,继续收票房,热度高于周五,但要次于周六。过了首周末三天后,随着工作日开始,电影票房逐日下滑,如果是口碑好的,下滑速度会慢一点,反之,如果是部烂片,寿命基本在一周之内终结。这个符合市场规律的完美曲线说明两个问题:1、中国放映市场趋向成熟;2、一部电影的票房在首周末三天可能完成50%,加上第二周完成70%左右。现在集中轰炸式宣传营销对观众的影响可谓不小,所以,要学会快速辨别一部电影的品质,不然跟着热风进去贡献了票房,出来后骂娘,觉得自己被骗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