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中,湖北省郧县带来的郧阳二棚子戏《我的汉水家园》于6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最后一幕结束,全场起立,为跌宕起伏的剧情鼓与呼,为郧县干部和群众的奉献精神赞与叹,掌声经久不息。
作为北方片展演赴京演出的25个剧目中唯一由县级剧团创作演出的剧目,《我的汉水家园》以郧县移民外迁故事为背景,以鄂西北地方戏曲郧阳二棚子戏为表演唱腔,讲述了年轻的副镇长尹思媛作为包片移民工作组组长,劝说娘家人、婆家人外迁的故事,展现了汉江儿女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精神。全剧共分6个章节,以家国情怀、儿女情长贯穿全剧,辅以音乐、道具、服装烘托剧情,既有楚剧的凄婉又有汉腔的激荡,既有豫剧的悠扬又有秦腔的悲凉,移民故事与现场氛围浑然一体,使得这部用小戏表现的移民大剧更加富有历史和现实的戏剧冲突,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郧阳二棚子戏是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省级稀有剧种,因其独特的声腔、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地方戏曲风格而著称。在创作《我的汉水家园》过程中,湖北省郧阳艺术团汇集了大批实力派的主创人员,邀请国家一级编剧、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胡应明担任编剧,湖北省著名导演王国胜、郭蔡雪执导,国家一级作曲李道国担任作曲,“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李大庆担任唱腔设计,周伟忠担任舞美设计,王丹、孟开平、崔英杰、申鹿童等著名演员担任主演。
6月11日,《我的汉水家园》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专家、学者从该剧的剧情、人物形象塑造、舞台呈现以及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就该剧题材的独到、故事的冲突以及情节的悲壮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评价,《我的汉水家园》演出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郧县县委书记胡玖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建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菊,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天军,副县长陈茹,县政协副主席吴忠恒等也出席研讨会,胡玖明为研讨会致辞。
袁松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移民司司长):
感谢《我的汉水家园》的创作团队,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工作者,我虽不懂艺术,但看了以后,也深深地感动于它的壮美和深刻,工作中的一幕幕也随着剧情的演进浮现在脑海。从小浪底工程到南水北调工程,我从一个个国家大项目的统筹工作中感受到了库区搬迁群众的无奈和感伤,而我们的干部在他们的具体工作中,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既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又要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把握好他们的情绪,难度可想而知。所有的冲突他们必须忍受,就如剧中的主人公,受尽委屈也要把工作落实。这个故事的素材是真实的,只是通过艺术手法把它升华。饮水思源,我们每个人在珍惜水源的同时,应该想到那些为了这项工程而付出甚至倾其所有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向他们致敬!
胡玖明(郧县县委书记):
众所周知,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工程,郧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自2009年以来,外迁移民31667人,内安移民28817人,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作出了巨大奉献,从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剧中尹思媛一样的好干部,他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受尽委屈;还有类似剧中江世涛一样的几代移民,像剧中何汉生一样所谓的“刁民”,即使有再多的不舍、再多的磨难,但为了国家行动,他们最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远离家园。回眸移民工作,有太多的情节叩击心扉,有太多的场面催人泪下,有太多的故事震撼灵魂,令人不堪回首、不容懈怠、不能忘记、不能止步。
根据考证,郧阳二棚子戏源流与移民有关。自明朝成化七年形成以来,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郧阳民间戏班子十分活跃,时常在街区、闹市、田间地头搭棚唱戏。其中有两个实力最强的戏班子经常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搭起棚子唱擂台戏。后来,这两个戏班子融合在一起,“二棚子”因此得名。二棚子戏由弦子调(梁山调或琴子腔)、八岔腔、彩腔三大声腔组成,主要伴奏乐器是用毛桐木和老蟾蜍皮制作而成的蛤蟆翁,乐声嗡声大,浑厚沉雄,音域宽广,余韵弥远,独成一家。其表演常以灵活、轻快、活泼著称,便于走乡串户演出,俗中见雅,雅中有俗,表演风格富有现实主义色彩,也利于表达现代民间生活题材。因此,二棚子戏因贴近群众生活、表达感情真实等特点而备受群众喜爱。
胡应明(《我的汉水家园》编剧):
移民搬迁的题材并不好写,移民问题的核心是“做工作”“讲道理”,而这样的剧情一不留神容易使其变得标语化、口号化、概念化。怎样既能揭示其深层次内涵又让剧情足够精彩、赢得观众共鸣,这是一个难题。通过深入采访移民对象和负责移民工作的干部,我有两点感触:站在移民的角度,除了经济上的损失,更多的是对故土难离、亲情难舍、根脉难断的沉重情感;站在移民干部的角度,从县级到乡镇,几乎所有负责过移民工作的干部都用过一个词——不堪回首。工作难做、受委屈是普遍现象。但更深层次地讲,移民干部和移民对象情感上存在丝丝缕缕的紧密联系,因为这是大家的家园,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移民的痛也是移民干部的痛。这些让我深深为之震撼。我想尽力表达出这其中蕴含的深沉,在舞台上展现一个相对真实的郧阳二棚子戏《我的汉水家园》。
姚欣(原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巡视员,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
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老市民,首先要感谢郧县人民对南水北调作出的巨大贡献,我敬佩他们的奉献精神。这些年也有很多写移民搬迁的戏,而这部《我的汉水家园》在其中是较为出色的。它成功地塑造了像女副镇长尹思媛、搬迁“钉子户”何汉生等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体现移民工作的艰难,体现库区人民浓浓的乡情、乡愁与割不断的故土之情。矛盾冲突中又能体现出他们的勇敢担当、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
戏一开始,女副镇长受到大家的“围攻”。她的遭遇是几乎所有移民干部都遇到过的。戏以情动人,让不同城市的观众都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搬迁移民的辛酸与血泪。从离别故土时天蓝水蓝的浓浓乡情转到“水向北、滋润大中华”的高潮,这个戏并不是泛泛地讲大道理,而是让不同城市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这份细腻的情感。剧本还可以继续打磨,高潮可以再进一步推进。我也坚信,这出戏可以获得更多褒奖和荣誉。
周育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
古今中外有很多移民工程,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朝大规模人口迁徙造就了洪洞大槐树的故事,现如今的黄河三门峡工程、长江三峡工程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在移民的过程中也造就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这些都为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其中所折射出的关于人性、情感的思考,一直以来也为剧本创作提供了精神内核。
关于如何写移民题材,《我的汉水家园》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编剧、导演都匠心独运。剧中,老爷爷在江边唱二棚子戏,这出“戏中戏”让人印象深刻,而所唱内容涉及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实际上是为了烘托主人公的精神和暗示最后的悲壮结局。坟山拜寿一场还可以再精彩些,着力去加快节奏、加强冲突,会给观众带来更多内心的震撼。而导演、灯光师关于布景、氛围的处理也恰到好处,更加凸显了夜间搬迁那种对故土难舍难离的凄婉悲壮感。该剧很有教育意义,一个县级剧团能把戏做成这样,很不简单。
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部歌颂人民的戏,表现郧阳人民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全国人民的利益而作出奉献和牺牲的好戏。在以往的戏剧作品中,表现革命老区人民作贡献的有很多。而在今天,其实还是有一部分人民仍继续坚持发扬革命年代的精神,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小家的利益,这值得弘扬,也应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对于这部戏,不能按照对待一般的作品来看待。它具有纪实性,但它并没有停留在报告文学这样的文字层面,而是借用戏曲把它艺术化,上升至艺术层面。剧情环环相扣、逐步推动,不在于具体表现矛盾本身,而是重在表现人的情感。戏中,对女主人公流产这一细节的设置,处理得很大胆,却也绝对真实,从而使得整个戏有种悲剧的意蕴。对于探索新时代的戏剧创作来说,这其实是一次大胆尝试,并积累了经验。而剧中关于郧县人民三次搬迁,各有各的理由,迁徙已经融进了每个人的命运中。建议把对这种大背景的交代用台词或是唱段再做一些细致的铺垫,那就更完美了。
梅洁(著名作家):
郧阳是我的故土,自从15岁时我离开家乡,多年来回忆最多的不是恬静的村落,也不是秀丽的风光,而是一份沉重,是泪水。沉重的迁徙历史中,人民颠沛流离的生活,上千座村落的沉没、不断地迁徙,想起这一幕幕便让我揪心不已。这部戏代表着故乡的“移民精神”,表达着大迁徙中故乡的真实生活和壮美人情。
艺术就是要让老百姓看明白、读懂,这样从内心受到感动,从而感同身受。如果说要用一种恰当的艺术形式去完美诠释这里的故事,除了土生土长的二棚子戏别无其他。这部戏就是为了让所有不了解移民人群的观众重新拥有一次真实的认识和感同身受的体验。戏中唱到“死的都是我们杨家兵,再死一个又如何”何其悲壮!
王亚勋(中国评剧院院长):
小团演大戏、小家顾大家,这是我观看了《我的汉水家园》之后最深的感触。这个剧团人数不算多,郧阳二棚子戏在地方也并非大剧种,但演出效果精良而老练。剧中体现的这种“为大家而舍小家”的朴实动人情怀值得敬佩。该剧有两层内涵:第一层体现在“天蓝蓝、水蓝蓝”的淳朴民风和该地区沧桑的历史厚重感,非常有地域特色,且表达的是迁徙者的乡情、亲情以及对家园的渴望和不舍之情;第二层体现在宏大的主题“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为了成就大家园的圆满而牺牲个人的安定生活,是对这种奉献精神的赞美。该剧曲式的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朴实的曲风和接地气的对白,使得剧情丰富而贴近生活。
吴乾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看后有三感:感恩、感动与感谢。在北京看这个戏,能深切地感觉到南水北调的不易,我们是受益者,这将我们与远在湖北背井离乡的移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怀着深深的敬意,我感恩于他们的壮举。《我的汉水家园》中“我的”二字体现的是浓浓的乡情和深深的不舍,这种对家的“被动放弃”也让我们揪心。该剧对干部形象的刻画也很深刻,干部首先来源于群众,她的对立面不仅是她的乡亲们,甚至包括她的家人,这种“孤独”更显其朴素的壮志。现实中,如果没有这样的干部,就不会有“想通了”的群众,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也就不会如此顺畅。
剧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船上,女主人公和钉子户之间的一段划船戏,篙是一个方向,桨却滑向另一个方向,从这些细节形象而艺术化的处理及其精准把握,可以看出导演、编剧的出色水平。搬迁是一个敏感话题,它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感谢有这样一出好戏让大家感受到如此宏大的正能量。
赓续华(《中国戏剧》杂志主编):
这出戏的题材非常接地气,也能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对于像南水北调、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工程我们暂不能去评定其功过,我们更关心的是那些为了这些工程而作出重大牺牲的群众和干部。搬迁触及到群众的敏感神经,在人民朴素的意识中,家是他们的根,让其搬迁就像是动了群众内心深处死死坚守的最后底线,这是一种连根拔起的巨大扯痛。这其间上演的悲欢离合多是无奈而让人悲悯的。而干部们的使命让他们必须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不得不忍受着无奈甚至屈辱。
剧情仍可以在力度上进一步加强,导演在细节上的处理独到,也能抓住当下一些时代话题,像农村人进城务工等,而像网恋、约会等时尚情节的加入也使得整部剧亲切而真实。我希望《我的汉水家园》影响力能越来越大。
安志强(《中国戏剧》杂志原副主编):
情节发展推动戏剧矛盾,无奈的情绪在剧中流动、扩散。面对冰冷的搬迁硬指标,干部们内心是纠结的,他们一边要站在国家的立场去完成任务,而另一面又深深地理解群众并为之愧痛,搬迁的结果是容不得商量的,但方式必须是柔软的。正如剧中的女主人公,重如大山的任务和使命压在她肩头,面对群众的“围攻”,她只能选择忍耐和通过各种方式去化解。不能忘记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戏曲艺术的表现更加凸显了这份无奈感。可以看出整个创作团队下了很大功夫。剧团很努力,希望更多更好的作品能够层出不穷。地方剧种结合地方特色故事表达深沉主题的好剧,是当今戏剧界所需要的。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薛帅)
票务代理:永乐票务
订票电话:4006-228-22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