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导演话剧《自梳女》六月二度登台 |
曾在今年“三八”妇女节引起一场激烈辩论的原创话剧《自梳女》又将于6月再度登台。该剧由90后青年女导演王天楚原创并执导,讲述了民国初年,广东顺德一批向往自由独立的女子不甘世俗的束缚,盘起头发、终身不嫁,成为“自梳女”后相互扶持的故事。该剧通过描写年轻自梳女“素馨”与丝厂老板家留洋归来的少爷“许俊明”之间的爱情,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并引发全社会对女性的关怀。该剧自今年三月推出以来反响热烈,荣获“戏文杯”全国首届校园戏剧剧本征稿比赛二等奖,并入选上海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重点实践项目。2014年6月5日至6月8日,该剧将在浦东新舞台再度与观众见面。
内核,是怎样做一个女人
《自梳女》导演王天楚毕业于市三女中,七年的女中生活使她对女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细微情感深有感悟。在上戏导演系的“画面小品”课上,一幅《自梳女》油画作品偶然间吸引了王天楚的目光:画面上有6个女子在行走,黑白色调,每个女子带着不一样的眼神,有的怀着欲望,有的充满希望,有的带着淡淡哀伤,这幅油画弥漫的情绪和自梳女的命运引发了王天楚的创作冲动。
话剧《自梳女》虽然描绘的是民国初年的故事,却折射了当今社会女性的种种困惑。导演王天楚用爱情作为切入点,使现代观众产生共鸣。剧中,“自梳女”们梳起头发以示再不嫁人,她们用这样的方式获得做工的权利和人身的自由。而在当今的社会里,女性已经拥有了这些权利,但也会产生很多困惑,“不要爱上别人就忘了自己”、“我不够勇敢,他也不够执着”等台词,也反映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问题。 王天楚认为,该剧的内核是讲述怎样做一个女人,“我们的观众有少女,也有中老年女性,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我希望这部戏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对情感,对自由,对女性自身。”
单身,一个现代性的视角
“自梳女”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近代珠三角地区。上世纪初,这里开始了现代文明的启蒙,经济也开始起步,当地的缫丝业比较发达,很多女性进入缫丝工厂,有了经济独立的可能;再加上当地女性不落夫家的婚嫁传统,女性思想启蒙比较早。即便如此,自梳女也还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群:她们有工作,经济独立,不依赖男性和婚姻生存。在影视作品中很少有关于自梳女的题材,在舞台作品中更乏此类话题。很少有人对这一群体与现代的联系做过深入研究。
上海市妇联专家朱雪琴女士认为,自梳女同现代意义上的单身女性还是很不一样。“自梳”看似是一种主体选择形态,但是这种选择是一种决绝,类似于宗教信仰的生活方式,一旦选择就不能后悔;现代意义上的单身女性,单身只是她们生命过程中某个历史时期的选择,随时可以改变,是有选择性的。无论是“决绝”的自梳女,还是在现代生活中游刃有余的单身女性,她们之所以都很容易成为人们眼中的“另类”,主要是因为她们看起来和大多数不一样,即颠覆了女性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贤妻良母”的形象。婚姻制度,本身具有传统性,即便在当下也有着“宗教”式的精神催眠力量。“这部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从浙江逃到珠三角地区自梳的戏子云娘。她是一个特别有力量的女孩,她对情感的理解和别的自梳女不一样,她精神独立,追求不依赖男性审视的美,她甚至不守妇道,鄙视虚伪的贵族情感。她不仅在身体上自梳了,情感也自梳了。”
独立,一段很长的路
西蒙娜•德•波伏娃曾说过:女性的联合“是被迫联合在一起,以建立一个相反的世界,但她们始终在男性世界的框架内去建立”。自梳女们既从属于男性世界,又挑战男性的领域;她们要挣脱这个世界,又被另一个世界包围着。剧中,女子们聚居在冰玉堂,本想追求独立与自由,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却依旧给自己筑立了围墙,一旦有自梳女违反了堂规,与男人相爱私通或私奔,便要遭受装在猪笼里沉入水底的厄运。由此可见,冰玉堂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社会,自梳女们始终生活在男人的阴影里。面对爱情,女主人公素馨是软弱的,她自己给自己构建了一堵墙,在冰玉堂里度过清寂的一生,她是她自己的囚徒。
男女平等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而争取男女平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梳女用她们弱小的身躯与强大的社会力量进行抗争,虽然显得苍白无力,虽然其行为本身还存在局限,但她们是打破男女不平等社会的小浪花和小基石, 为后人的抗争做出了榜样。
及至今天,尽管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但社会环境对女性的支撑远远没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两性平等的路还远没有走完。剩女现象、职场女性玻璃天花板等问题,都是因为时代催生和造就了觉悟的、优秀的女性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当前阻碍男女平等的障碍依然存在,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女性还有一条很长的平等之路要去走,这也正是话剧《自梳女》的现实意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