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催眠》票房口碑双收。 |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爽) 4月29日上映的《催眠大师》上映4天票房就突破亿元大关,而且口碑也不俗;再加上之前的《幸福额度》和《101次求婚》均票房不俗,导演陈正道可以说是在大陆发展的台湾导演中成绩斐然的一个。
自小都比较独立的陈正道至今不会讲闽南话,“我跟一般台湾导演不一样,并不是找到资金或剧本,再飞过来住酒店之类。早在《幸福额度》之前,我就在北京住了半年,现在还租有房子,我在北京也没跟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导演圈子混。”
挑口味 《中国合伙人》是范本
台湾和香港导演来这边拍电影始终要了解观众口味,这方面陈正道觉得陈可辛是比较好的范本,“他以前的《甜蜜蜜》、《鬼婆婆》我都喜欢看。到这边很震撼的是看到他的《中国合伙人》,电影当然有美化,他用他比较洋气港式,甚至有点世界观的手法,讲述一个小小的梦想,这个梦是有点透过第三者去观察的。”
陈正道觉得《中国合伙人》电影接地气也洋气,让他意识到接地气不只是语言思想上的认同,并确定下一步的目标,“也可以用旁观者的角度来讲,我眼中的北京是什么样的,不接地气是我现在最大努力的一件事情。进大陆最大的功课是把不接地气变成我电影的优点,这点对我本身很重要。”
挑题材 不会刻意去接地气
因为“接地气”的电影比较受到普通观众喜欢,如冯小刚的作品以及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失恋33天》之类。
香港和台湾导演来拍电影也需要面对这一点,他们也做了不少的尝试和努力,比如起用有人气的明星,情节加入社会热点,台词故意用一些方言等等。
但陈正道有自己的看法,“我没有觉得接地气很重要,电影很需要你了解周围的人想看什么。但如果你能提高到一个层次,像好莱坞那种类型和主题,是全世界都关心的话,问题就不大。”
陈正道在大陆已经导演了3部作品,虽然都有台湾演员出演,但影片类型和主题在地域上的局限性不大,也是他一直追求的方向,“《幸福额度》是关于爱情与消费,选择的关系,美国可以拍,印度也可以拍。《101次求婚》是经典日剧,这边也曾经翻拍,讲的是丑男追美女,也应该是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到《催眠大师》,大陆可能比较少见,混合悬疑推理跟惊悚,讲的是救赎跟自我原谅,这其实是不分地方的。”
这三个剧本,陈正道说自己没有试图去接地气,“故意去做一些语言或方言,也没有洋气欧化。这三个剧本的特质既可以在韩国拍,在欧洲也可以讲《101次求婚》或《催眠大师》的故事。”
他的看法是“刻意”的事是很难做好的,“接地气”也是一样,“观众接受跟接地气是两回事。有些电影确实会让观众有认同感,是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这件事是没法去学的,比如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他有一些语言,打从骨子里的思维的东西,让观众觉得我们的话被讲出来。这件事我去学,做不好,观众也不喜欢。”
挑班底 不看名气看合缘 跟徐峥能做朋友
这里市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电影人,剧组也是一个社会形态,彼此间的性格碰撞自然也少不了,陈正道说:“剧组中会开玩笑,香港人好工作不好做朋友,北京人好做朋友不好做工作,台湾人好工作又好做朋友,但你永远不要相信他,你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选创作班底陈正道说自己不会考虑哪里人的问题,《催眠大师》有资深摄影师如林志坚,编剧是大陆网络作家任鹏,造型是原来的林志玲的造型助理,“这是他第一部电影,我的电影美术至今只做了4部电影,有3部是跟我做的,他平常在垦丁开了家民宿,过着艺术家的生活,每年我拍电影时才来帮我做美术。我看中他做得好的地方,不会看重名气,大家合不合是比较重要的事。”
《催眠大师》的监制和主演是徐峥,单片票房最高的导演和演员身份很自然会让人担心导演陈正道的权力分配。陈正道说两人其实合作愉快,“大家觉得徐峥也做过导演,现场会不会压你?其实正因为他做过导演,他才特别不会压我。他知道导演现场想要的感受尊重跟我的思维是什么,每当我们有争论,他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导演该决定的事情,就会让我做决定。他是个很直的人,意见都会说出来,对于好的意见我会听,但真的会有一两个想法不同,我们各自说出想法,再想一想,他说导演照你的吧。他给的意见,如果我改了他会开心,我没改他不会说第二次。这是很特别的。”
陈正道不拍电影的时候就不跟电影圈的人混在一起,自己一个人看漫画,旅行,他也很少跟演员做朋友,“因为从小就拍很多明星,一直跟合作对象有距离。我不是那种喝两杯就能把酒言欢的人,也不会跟剧组主创出去玩”。不过这次合作下来后,他觉得跟徐峥比较没有距离,“做得成朋友的原因,主要是我们都很爱看电影,经常聊你看过什么我看过什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