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凤在《云南声音——金小凤朋友家乡音乐会》现场 |
一滴水,一个水样的生命;一个梦,一个为水承载,流淌在远古记忆里的梦;一个水的民族的女儿诞生了,她只是一滴水珠,在水的歌唱中,在浪花激荡中跳跃,发出宝石般的光芒。
4月1日晚,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的《云南声音——金小凤朋友家乡音乐会》令人印象深刻。音乐会上,没有绚烂夺目的舞美,没有震耳欲聋的音响,没有满台的大腕儿,有的是简洁而形象的布景、干净而婉转的竹木之声以及傣族女高音歌唱家金小凤和她那群热爱音乐的、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朋友。他们真实、热切的情感,纯朴、迷人的歌声恰如涓涓泉水,静静地淌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里。
在这场音乐会上,金小凤是当之无愧的主角。56岁的她依然人美歌甜,独唱和领唱了13首云南风格的歌曲,饱含激情的演唱令人激动。观众席上,一位年轻姑娘为了听她唱歌,坐得笔直,双手紧紧抓着前排椅背,指甲甚至嵌入了座椅的靠垫中。一位戴着老花镜的爷爷,听到动情之处,像年轻人一样激动地鼓起掌来。
演出刚结束,金小凤就被歌迷和鲜花团团围住,热情的场面令人羡慕,也不禁让人好奇:当年,这位傣族姑娘是怎样从家乡云南唱到了北京?
音乐会结束次日,记者再次见到了金小凤。生活中的她,卷曲的头发随意地散着,穿着色彩明亮的格子衬衫,看起来比起台上更年轻、更具活力。交谈中,她始终用愉快的声音讲述着自己的艺术经历。那些从全国各地赶来北京看演出的朋友还惦念着她——采访中,她的手机时常响起,从她兴奋的语气中能够听出,电话两头的他们都很快乐。有趣的是,在接电话时,金小凤需要不时变换语言,一会儿说普通话,一会儿说云南方言,一会儿又说傣语,一如在舞台上。
金小凤1958年出生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傣家村寨。在傣家歌舞摇篮中长大的她,自小就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1973年,她被州歌舞团吸收为学员,开始了艺术生涯。
进入州歌舞团后,她除了唱歌、跳舞,还如饥似渴地向民间艺人学习傣戏和傣族说唱“喊半光”。1976年全国曲艺调演时,她演唱的“喊半光”作品《养鸭姑娘》荣获金奖。“《养鸭姑娘》好比《草原英雄小姐妹》,讲的是一位傣族姑娘为保护生产队的鸭子,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故事。在演出中,我一人要饰演小姑娘、爷爷、解说人3个角色,并且还要打着象脚鼓,唱歌、跳舞。”金小凤说。那次精彩的表演不仅换来了首都观众的赞誉,也给一些专家、学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成名后的金小凤并没有沾沾自喜,她仍和原来一样,常年深入家乡的基层演出,活跃在田间地头、军营帐房。千百个傣家坝子、老山前线留下了她甜美的歌。傣家人骄傲地称她为“傣家金孔雀”。
为了让自己的艺术更上层楼,金小凤于1981年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大专班,师从祁玉珍、金铁霖教授,接受了系统的音乐教育。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她在学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快,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她的专题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播出了她的专题节目,中国唱片公司发行了她的专辑录音带。在多次全国性声乐比赛中获奖后,她又于1989年获得了“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的称号……此时的金小凤是那样的幸福,不仅收获了艺术上的成就,也收获了爱情。她的爱人就是她在中国音乐学院的学长。
不过,这一切并没能让金小凤忘记自己的家乡。不久,她又回到州歌舞团,并担任了10年的副团长。“我的爱人对傣族音乐十分感兴趣。因此,在团里的那些年,他始终支持我的工作。我真的很感谢他。”金小凤微笑着说。
1994年,金小凤回到北京,进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授音乐课,一教就是20多年。“在学校任教,我有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年纪尚小的他们是那样依赖我、信任我,甚至管我叫‘金妈妈’,让我充满了责任感,也让我获得了舞台上没有的快乐与满足。”金小凤说。
因此,她把所有宝贵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学生。金小凤告诉记者,在教学过程中,她时常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孩子的自身条件非常好,其声音的甜美绰绰有余,可感情却不够投入,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为什么这么唱。“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歌唱家来说,跟着别人或者市场跑是没有用的,应去研究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搞清楚来龙去脉及审美观念,努力学习本民族的传统唱法,并坚守本民族个性和特色。同时,还要努力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地探索与前进。”金小凤说。
说到这儿,金小凤的手机又响了。接完电话,她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受文化部的指示和邀请,今年9月,她要带着《云南声音》去欧洲巡演。“我真为家乡的孩子们高兴,年轻的他们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舞台。作为老师和朋友,我愿意陪着他们一同成长。”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张 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