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修复版也将上映 |
搜狐娱乐讯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4月16日至23将在北京隆重举行,组委会的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中,今年特别新增的“修复单元”共包括5部修复影片,分别是一部英国影片《地下》,以及4部中国影片《劳工爱情》、《新女性》、《小城之春》以及《万家灯火》。
英国导演安东尼-阿斯奎斯的《地下》(1928)是默片时代末期导演献给伦敦地铁的一首情歌;而中国影史中的经典之作我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劳工爱情》(1922)、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1934)、费穆版《小城之春》(1948)和《万家灯火》(1948)也以全新数字修复版的形式,和首都观众见面。届时,观众们将可以通过大银幕来重温电影史上的不朽经典。
让老电影散发新魅力
相对于文学、绘画这些古老的艺术,我们发明了各种文化机构和流传方式来让它们鲜活如生;但是,反而是电影,这个年轻的成员,被工业那无节制的索求着“新”,而疲惫不堪的患上了“早衰症”。来自工业世界的人们,四五年前的电影已被冠上“老”的烙印,几十年前的电影变成了祖母那不合时宜的嫁衣,只能在樟木箱底暗藏。
但是,任何熟谙银幕的人都明白,那些年岁以世纪衡量的经典电影的魔力。当这些经典电影面临着比大理石、纸张、颜料更为脆弱,更为容易朽坏的危险,更容易被我们的世纪遗忘症所吞没时,那些热爱电影的人给出的治疗方案是“修复”。
“修复”在它的词源里是“重新归位”的意思。电影是一种“现场的艺术”,我们需要和它进行一种共时性的历险。而修复电影,正是为了重现那段共同的时光。它将这些电影从霉变、酸腐当中拯救出来,将它们的魔力重新召唤出来。让它们不断的被重温,却好像每一次都是初读。修复电影,不只是对于记忆的尊敬,它更是对于未来的承诺。只有当我们在银幕上一遍又一遍的重温这些艺术杰作,我们才能明确我们看电影的目的,才能明白电影未来的道路。
我们创造着无数的新锐计划,准备着无数的新电影,这是我们还在路上的证明。但是,真正对于未来的承诺,却早已存在于这些古老的影像里。这就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会如此重视修复电影,并且特设“修复单元”。因为只有在这些经典电影的使命召唤下,其它的一切才不会迷失和倒退,所有向未来的进发才会有意义。
修复电影之路前路漫漫
据悉,修复老电影的工作十分辛苦,从前期到后期所有参与修复老电影工作的大概有70余人,采用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制。但即便工作强度如此之大,由于此项工作繁琐,一般一天下来,工作人员只能完成一部电影100到200帧的画面修复,而一部90分钟的电影,大概有129600帧,电影修复的强大工作量可想而知。
经过与中国电影资料馆相关工作人员了解,记者得知,如今做电影修复,主要有三方面的机构。一方面是电影制片厂和制片公司,电影修复后可以重新制作出售DVD、电视版权和电影放映授权,因此在电影保护的同时也有商业方面的考量。另一方面的机构是各种电影保护基金会。最后一拨的修复主力,就是各国电影资料馆本身。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在也在奋起直追,组建了年轻坚实的修复团队,至今也已经完成3000多部电影的一般修护(机器软件修复),精致修复了一百多部国产重要影片。
如果说电影是雕刻时光的艺术,那么,也不能不注意到时光对于一些经典电影的“背叛”。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希望通过“修复单元”,重燃观众昔日的情怀,也呼吁大家以及各社会机构,能够重视起对电影文化遗产的保护,支持各电影机构的修复工作,让数字技术能够重现电影艺术的美丽光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