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西厢》剧照 |
新闻晨报讯 鲜为人知的新昌调腔将于本月中旬亮相东艺“名家名剧月”。新昌调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别称或唯一遗音,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上海观众鲜见的地方曲种,此次来沪意义非凡,而为演出热身,日前,新昌调腔剧团团长丁黎鸿特地到沪受访。
调腔和昆曲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剧目相当丰富,现存剧本有700多个,曲牌500多种,从南戏、北曲、永嘉杂剧,到余姚腔,都能找到调腔的影子。丁黎鸿介绍道:“我们之前断层非常厉害,音像资料的保存也做得不够,除了上世纪80年代末章华琴老师留下一段《北西厢》的视频资料外,别无其他。”而此次演出,将以传统古戏为主,有《牡丹亭·入梦》、《北西厢·请生》、《汉宫秋·饯别》等。
新昌调腔在民国时期处于较为兴盛的发展阶段,大约有40多个剧团,抗战爆发后,调腔的演出受到很大影响,剧团解散,老艺人纷纷谋求新的出路。到了1953年,专业的调腔剧团基本绝迹。为了不失传,之后重新将老艺人召集起来,“三个老艺人在台上演《北西厢·游寺》,年纪加起来一共200多岁,观众看到的是白发苍苍的张生、满脸皱纹的崔莺莺……”丁黎鸿回忆道:“当时来看的专家里,还有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她看了之后,觉得调腔听起来很高亢,建议叫‘新昌高腔’。”1957年,调腔剧团首次开班招生,而整个文革期间,剧团只演《杜鹃山》这样的样板戏。 1978年以后,剧团才开始重新排演传统戏目,新昌调腔迎来了小阳春,“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年能演300场”。
在传统戏曲日渐式微的上世纪90年代,新昌调腔也不例外,有人建议对剧团进行整改。“1997年进团的那批学员,为了迎合当时地方观众喜欢听越剧的需要,在学习调腔的同时,也兼学越剧。”丁黎鸿将此称之为“一树二花”,“白天走市场演越剧,晚上演调腔。”这种演出模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演出状况最为惨淡,年平均演出不到30场。2007年,新昌调腔因成功申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出现了一丝转机,剧团制定了5年保护计划,由政府牵头,联合4家企业成立调腔保护发展基金,每年投入80万元进行专项扶持。而这一年,剧团的正常演出也逐步恢复,排演了《程婴救孤》等剧目。 2013年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戏曲节,新昌调腔剧团应主办方之邀,一共演出5场,且要保证每场演出剧目不同,“这就给了我们机会,重新排了20个折子戏,包括《牡丹亭》、《汉宫秋》等,一些新排剧目这次会在东艺演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