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滴观众旁友,大家好!”“请大家来欣赏演出呃辰光勿要吃么子……”上周五晚,走进上海音乐厅欣赏音乐会的观众惊喜地发现,开场前的剧场提示铃声,在例行的普通话、英语播报基础上,加入了一段地地道道的“上海闲话”,“第一次在剧场听到沪语,觉得挺亲切的。”面对观众们的普遍点赞,上海音乐厅公关部经理沈彦树昨日向记者透露,此前,他们曾录过一个由年轻人说的沪语版本,但发现讲得不太标准,由此也证明,在剧场推广沪语还是有价值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可小觑”。
“如今,公交车、飞机航班、电视广播节目都有沪语播报,为什么剧场不可以有?”沈彦树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场所响起了熟悉的上海话,这既是对海派文化的坚持,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上海音乐厅有着80多年的历史,作为上海的文化地标之一,堪称海派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代表,所以我们决定尝试一下,用沪语播报剧场提示,目的在于‘传播海派文化,提供亲民服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本地乐迷提供更亲切的服务,也可以为外地乐迷打开一扇了解上海文化的窗口。”
虽说此举在上海的剧场内是第一次,但据记者了解,在香港的剧场内,粤语、普通话、英文“三声通道”并不鲜见,方言特有的亲切感、熟悉度,容易拉近剧场和观众的距离。上周五晚,“沪语播报”悄无声息在上海音乐厅试水,台下观众普遍反映很不错。一位中年观众觉得“非常亲切”,另一位年轻人则表示:“因为现在的小朋友可能不太会讲上海话了,这种推广非常好,如果能在上海其它公共场所也能推广就更好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将这段不足一分钟的上海话提示声说得地道,上海音乐厅颇费了些周折,才找到合适的人选,“一开始,我们找了几位在录音棚工作的专业配音人员,普遍比较年轻,二三十岁的样子,结果发现,他们说的沪语不太标准,只能推翻重来。”后来,主持过沪语节目的上海电台主持人晓闻赶来帮忙,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由此,音乐厅工作人员们发现,在年轻人中普及标准沪语的重要意义,“在剧场用上海话播报剧场提示,或许象征的意味更浓一些,但毕竟还是有价值的。”记者了解到,今后上海音乐厅每场音乐会前、中场休息时,观众都能听到用普通话、英语、上海话播报的剧场提示声。
链接
音乐厅的沪语播报
亲爱的观众旁友,大家好!欢迎侬光临上海音乐厅。阿拉呃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了大家更加好呃欣赏阿拉个艺术表演,请侬协助阿拉共同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点,如果侬带来手机,请侬将手机关特;第二,请侬整理好侬身边带呃袋袋、塑料袋等一系列个物品,防止依拉发出任何呃噪声,影响其他观众欣赏演出;第三,么经过同意,请伐要来场所里厢拍照片,录音,或者是录像;第四点,请大家来观赏演出呃辰光勿要吃么子;最后,如果侬有啥要求,或者需要任何呃帮助,请侬随时帮阿拉呃礼宾小姐或者礼宾先生联系。最后,阿拉再次感谢侬光临上海音乐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