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多(资料图) |
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6.26-2014.1.20)出生于米兰,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
2014年1月20日,我们这个时代伟大、高贵、敏锐的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去世了。全世界所有重要媒体在昨日悉数报道了这桩令人悲痛的消息,大师生前所供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和瑞士琉森音乐节也都在官方网站进行了悼念。
阿巴多1933年6月26日生于米兰的一个艺术世家,其家族可以追溯到一个古老的阿拉伯贵族的分支。这让他身上始终弥漫着一抹贵族般的气质。他温文尔雅,修养深厚,笑容迷人,有着挑剔的艺术品位;迷恋荷尔德林、歌德的诗歌,也喜欢从塔尔科夫斯基到伯格曼的经典艺术电影。
过去半个世纪中,阿巴多被视为二战后崛起的那批新派指挥家中的一分子,与马泽尔、海丁克、小泽征尔、梅塔等人被视为战后的“新黄金一代”。年轻时,他观摩过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等前辈大师的排练,并得出了这样的道理:“任何演出都不应该是例行公事。”工作中则惜字如金,他的名言是:“既然音乐会中指挥家不能说话,又何必在排练中多费口舌呢?”
尽管阿巴多并不是其中最早脱颖而出的,但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音乐生涯后,他却以独一无二的才华和魅力取得了超然地位。他不仅是少数几位在歌剧和管弦乐双领域皆取得巅峰成就的指挥家,同时也罕见地成为曾领导过米兰斯卡拉歌剧院(1968-1986)、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986-1991)、柏林爱乐(1989-2002)三大超一流艺术机构的音乐家。在失去阿巴多后,这些团体都在苦苦地思念着阿巴多的才华和他的全情投入。
在观众眼里,阿巴多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艺术大师。在同行心中,他则是一位杰出的专业主义者。熟悉和了解阿巴多的人都知道,他毕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他对音乐完美呈现的追求,远远超过个人意志和价值的实现。1980年他曾主动为自己“降职”,在斯卡拉歌剧院从音乐总监转任首席指挥;1998年他在职业生涯的巅峰主动提出不再与柏林爱乐续约。在世纪之交与胃癌进行了殊死搏斗后,他打造了梦幻般的琉森节日管弦乐团,并用其人生的最后十年书写了一段颇具理想主义气息的音乐传奇。
过去十年间,这位枯槁清瘦的大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凭一己之力缔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最值得回味的交响音乐会。无论是琉森音乐节那电光火石般布鲁克纳“第一”(2012)、“第五”(2012),具有启示意义的马勒“第九”(2010),自然淳朴的“第三”(2007),还是在柏林爱乐大厅那无比优雅热忱的舒曼“第二”、马勒《大地之歌》和“第十”中的柔板乐章,阿巴多无不在用他的修养和魅力维系着欧洲古典音乐最后的高贵。
令人的遗憾的是,阿巴多与中国素无太多交集。1973年40岁的他曾与维也纳爱乐造访过正处于“文革”时期的中国,26年后他再度来华演出,音乐会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2009年在北京期间,他坐地铁前往音乐厅演出,还希望能与他喜欢的中国演员章子怡见面。但他从未对指挥中国的乐团表现出过太多兴趣。
阿巴多从来不是一位璀璨的风格家,而是一名细腻的格调大师。阿巴多的去世某种程度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并昭示着指挥家艺术的衰微,以及古典音乐进一步走向平庸的事实。尽管很多年轻指挥家都在模仿他的动作,但残酷现实却将告诉我们,在阿巴多死后,代表这个星球上交响乐艺术最高水准的尺度必将有所降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