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演出院线缺失是制约演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运作较成熟的演出院线仅有保利剧院院线、中演演出院线以及本山传媒集团的刘老根大舞台等。为探索实现剧场全新商业价值,山东于2013年9月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域剧场院线,期待通过资源共享、营销整合等方式繁荣省内演出市场。
一场“诉苦”的恳谈会
1月17日下午,持续多天的雾霾让济南看上去灰蒙蒙。泉城广场附近的某会场内,山东剧场院线发展恳谈会正在举行,与会人员包括山东演艺联盟的成员和国内知名剧场、院线的负责人。“政府对某些院线补贴很多,对改制后的剧场却鲜有补贴。”“我们剧场硬件很好,演出质量却迟迟上不去。”会议一开始,山东的部分剧场负责人就开始“诉苦”。
通过“十艺节”的筹办,山东演出市场正逐渐走向繁荣。尤其在“十艺节”期间,观众购票观演的热情也让很多评委大呼“想不到”。但艺术节举办时间毕竟短暂,演出市场持续繁荣就成了很多人的愿景。“中国艺术节‘雁过留声’,肯定会对演出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但绝不是‘一劳永逸’。”业内人士指出,借“十艺节”东风,山东各地兴建了一批剧场,但真正有意识、习惯进剧场看演出的人群微乎其微。很多观众忌惮于高昂的演出票,只能在剧场外围“打转转”,最终造成“演出市场举步维艰、小演小亏、大演大赔”。这位业内人士同时强调,很多剧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向财政要补贴,希望减少亏损。
正因为事先考虑到“十艺节”后场馆利用问题,山东演艺集团于2013年3月牵头成立山东演艺联盟,并在此基础上于当年9月成立了山东剧场院线。
一个被忽视的演艺链条
“山东剧场院线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全力打造剧场发展的资源共享平台、营销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平台。”山东演艺集团办公室主任林凡军介绍,通过剧场院线,山东将系统解决剧场由行政管理到市场经营再到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积极引进成功商业模式、探索剧场全新商业价值,让院线成员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收益。
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昝胜锋认为,完整的演艺产业链应由创作、剧团、剧场、经纪等演艺资源整合而成,汇集剧本创作、演出策划、剧场经营、市场营销、演艺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但目前针对剧场的政策补贴优惠政策很少,剧场若想获利只有通过“组团”引进演出,以此来降低成本。
拥有多年演艺经纪经验的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童季平说:“以前我们总研究如何‘闯市场’,却没搞清市场主体是什么。”在他看来,剧场才是演艺市场的主体。“如果把剧团比作生产商,剧场就是商场,观众最终是走进剧场消费,而剧场的运营成本就构成了‘消费价格障碍’。”以青岛为例,上世纪80年代,青岛很多剧场承接演出少,加上受其他因素冲击逐渐没落,之后被拆除。“现如今,新建剧场的地理位置均不及以前的剧场优越,再请观众进场看戏就更不容易了。”
童季平介绍,以前艺术精品存在“评奖是目的、专家是评委、仓库是归宿”的情况,青岛目前着力想解决上述问题。为此,青岛拟将第十四届文华奖获奖剧目《红高粱》的舞美设备最大程度缩减,减少剧场的负担,更好地“走出去”。
一张“文化消费年卡”的启示
“文化消费年卡”是杭州剧院实行文化会员制的一个范例。2009年开始,杭州剧院探索多样性的文化消费卡,观众花2000元办一张标准卡,全年可观看不少于50场不同类型的演出,平均票价30元至40元。中国国际剧院演出联盟执行主席、杭州剧院总经理柯朝平介绍,“文化消费年卡”一方面让剧院可提前回收票房款,有更大空间去选择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剧院服务品质,取得相对固定的上座率。柯朝平坦言,目前我国演出市场仍处起步阶段,演艺项目打造必须明确定位,区分“精品”与“商品”。
“杭州剧院以剧场为主体整合资源,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山东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于剑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目前山东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演艺市场要素配置逐步优化。剧场只有转变以往的“等、靠、要”思维,向市场要效益,才能大步向前。
于剑指出,演艺产业发展最忌讳单打独斗,通过剧场院线平台,山东未来将整合各种演艺资源,做好演艺项目“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大文章,最终目的是繁荣山东演艺市场,让观众舒心地坐在剧场内看戏。
短 评
省域剧场院线大有可为
无论是剧场院线还是演艺联盟,其组建初衷是在一定区域内整合资源、联手发力,繁荣演出市场。但是,由于各地文化消费习惯的差异,演艺项目的推介因地而异,大型演出院线或联盟作用的发挥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约。基于此,省域剧场院线的产生就有其必要性。山东省内观众喜欢吕剧、京剧,河南观众对豫剧情有独钟,安徽观众则倾向于黄梅戏……省域剧场院线引进项目时,相比大型演出院线更有侧重点,能较准确地对准本地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部门要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目前,全国有相当多的剧场仍属国有性质,在承担好公益责任的同时,逐步迈向市场是必由之路。省域剧场院线较之全国性院线的一大优势是成员间关系更为“密切”,可以真正打破演艺项目的条块分割。此外,省域剧场院线兼具演出规模大、集约化经营等优势,有利于补齐国有剧场在营销等领域的短板。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有些剧场院线仅是整合营销的平台。得益于“抱团取暖”的优势,省域剧场院线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试水打造体现省域特色的项目并向外推介,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运作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苏 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