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掌门》研讨会-现场【点击查看高清组图】 |
搜狐娱乐讯(杨纯琛/文)12月27日,电视剧《大掌门》在京举行研讨会,对剧中所体现的抗日剧情、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会议赞扬了剧中对民俗文化的弘扬,认为当今需要反思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李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武桂林、易凯等专家学者,以及电视剧制作方领导均出席了会议。
赞:文化视角出发 非抗日雷剧
《大掌门》是中国首部以年画为题材,体现民族文化抗战的电视剧。该剧由张桐、童瑶、曹力等联袂出演,围绕着山东潍坊杨家埠代代相传的年画和风筝,讲述了“七七事变”前后杨家埠的人为了保卫传统艺术瑰宝,防止传统艺术被外敌夺走,而团结一致与日本侵略者拼死抗争的故事。
虽然剧中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在抗日时期,但与会专家提出,《大掌门》以文化抗争为主线,不同于以往的抗日雷剧,既传播了当地民俗特色,又写实地表现百姓对外敌入侵的抵抗,起到一个“正本清源”的作用。
会议中,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发表对《大掌门》的看法。其中,专家学者们均对《大掌门》中对的民俗特色传播表示赞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表示,《大掌门》在抗日战争背景中融入了对地域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年画传统制作过程的真实场景,很有意义,从文化视角出发来讲述抗战故事也很有新意。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对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做法表示支持,他认为:“立足地方文化,配置地方文化资源、表现地方文化特色,只有这样电视剧圈才能百花齐放,就不会出现一窝蜂、赶浪潮的情况。”
弹:剧本制作欠梳理 流畅度不够
在赞扬《大掌门》对地域文化的弘扬的同时,在座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剧中不足之处。有专家提出,剧中某些人物剧情的描写没有梳理干净,打磨不够仔细,导致看起来不流畅。剧本创作不够完美,而且男主角的气场稍弱,丰富性不够。
但总的来说,《大掌门》当中所体现出来对民俗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值得深思,专家们认为,如今民族文化需要更加珍惜,注重对其发扬光大,不能“学别人一些皮毛,忘了自己脚下这块土地所蕴含的的真正的艺术资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