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歌剧《张骞》剧照 [濞e洦绻傞悺銊╁礆閹殿喗绁查柛鎰暉 |
打造一部精神内涵激昂振奋、艺术细节精益求精的歌剧,绝非易事。25日晚,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广新局出品,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西安音乐学院创作的歌剧《张骞》在人民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随后开始了连续5天的演出。舞台上音乐、舞蹈、灯光、舞美等完美的呈现,凝聚着无数演职人员的用心付出。在首场慰问演出后,记者走访了《张骞》的“幕后英雄”们,为观众一一探秘,了解舞台上那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一幕幕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鲜血”怎样汩汩洒落
在歌剧《张骞》的第四幕中,张骞带着随从甘父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堪称“死亡峡谷”的白龙堆。此时的舞台漆黑一片,无数白骨闪烁着鬼火般的荧光,在舞台上妖冶地舞动。当张骞用“热爱生命”的顽强意志战胜心中恐惧时,甘父却因口渴倒在荒漠中。这时张骞发现两人早已喝光了所有存水,为了救这位义胆忠肝跟随自己的伙伴,他毅然拔刀割破了自己的手腕。这时漆黑的背景上赫然出现了一滴殷红的鲜血,接着缓缓滴落。那一抹流动的红色引起了所有观众的共鸣,张骞以壮志未酬的理想支撑自己“坚韧的活”“顽强的生”的主题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接受采访时,《张骞》的舞美设计师刘智峰道出了这一幕的奥秘。“这是我们这次改编设计的效果,从舞台上方放下干冰,下面则使用红色的灯光打上去,给观众的感觉就像是鲜血流下来一样,而且干冰本身有烟雾蒸腾的扩散效果,非常符合在西域苦寒的天气里,热血涌出时的效果。”刘智峰告诉记者,这次参与舞美、灯光、道具等设计制作的工作人员共有30多人,而这样的阵容在全国都不多见,“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很有经验的老同志参与进来,齐心协力想把这部剧再推上一个台阶”。
舞台旋转以音符为单位
旋转舞台、电脑灯这些舞美的新技术都被用在了这次《张骞》的改编中,但最新科技的运用虽然给舞台增色不少,但也对舞美工作人员提出了更精准的操作要求。
剧中女主角的华彩唱段出现在她为张骞牺牲之前。荡气回肠的《铺平大道通长安》是歌剧曲作者张玉龙的力作,也把阏云从一个匈奴公主升华为女中豪杰。这时旋转舞台缓缓转动,灯光在阏云和张骞之子张猛周围打下一个花环,将夫妻、父子生离死别的悲伤气氛最大限度地烘托出来。“这个时候的转台转到什么位置上是很讲究的,要求具体到音乐进行到哪个音符上、主角唱到哪个音符上,转台就要转到什么位置,必须在主角唱到最高潮的时候才能把他的位置转到最中间。”《张骞》的道具师王成透露,“另外舞台上的几个人要分别站到什么位置,形成什么样的整体画面,也必须全部考虑进去。”据他介绍,以前这里的处理是使用实体道具,“演员手里拿着花环放在脚下形成一个圈,这次我们使用了电脑灯,用图案灯光打在舞台上,把演员环绕在中间,这样的效果更加立体而梦幻。”
刘智峰和王成都表示,舞台美术实际上是舞美、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的综合艺术,观众看到的是舞台效果,其实是幕后多个部门演职人员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的结果。自排练以来的辛勤努力换来观众的齐声叫好,这让众多“幕后英雄”无比欣慰,“在改编提升《张骞》的两个多月里,剧组上下协力、情绪饱满,可谓是近年来排练剧目推进度最顺快的一次。”饰演张骞又兼任导演的米东风对记者说,“群力群策的背后,是大家都非常期待自己的努力,能凝练出一部更加细节精致,大气恢弘的舞台艺术作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