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导演袁锦麟作品《风暴》票房破警匪片纪录 |
南方都市报讯 12月,刘德华领衔主演的香港电影《风暴》过境贺岁档,以首周1.67亿登顶单周票房冠军,一度为电影票房大盘贡献了六成的票房。截至昨日,《风暴》的票房已经突破2 .75亿元。这部电影的导演袁锦麟,在此之前是香港电影圈的资深编剧;而此时他是华语警匪片最高票房的创造者。
在《风暴》之前,这项记录的保持者也是两位新晋导演———梁乐民和陆剑青。他们导演的电影《寒战》在内地的票房收报2 .52亿,还拿下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9项大奖,追平《甜蜜蜜》在1997年创造的纪录。
袁锦麟、梁乐民和陆剑青们的成功,不仅为日益没落的香港电影工业注入了强心剂,也为越来越艰难的合拍片市场提供了新的信心。今年的香港亚洲电影节破天荒选映了十部港片,而这十部港片,有九部出自新导演之手。在电影节的官方手册上有这样一句话:“这正好反映了一股影坛新势力正在抬头,而且他们独当一面,风格迥异、类型不一……每部作品都反映出港片的无比生命力。”在一度惨淡的合拍片市场里,香港的新导演们也得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机会,新导演李光耀的电影《暴疯语》请来刘青云和黄晓明加盟,梁乐民、陆剑青的第二部电影《赤盗》投资规模高达两亿港元……
香港新晋导演用耀眼的成绩单宣布:他们真的来了,而且,绝不低调。
在这批新晋导演中,有学生时代就获奖的“学院派”代表刘韵文,也有七八岁就租看僵尸片、长大用情怀反哺的港片儿童麦浚龙,但更多的是在电影行业浮沉多年的老面孔———李光耀与陆剑青都做过多年副导演,梁乐民和袁锦麟则是分别在美术指导和编剧的岗位上奋斗多年。
李光耀说,“在香港电影圈里,十个人有九个半是想当导演的。”只是,在通往导演梦的路上,有许多人折戟而返,也有许多人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尊,却只有极少数的人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这些人的经历各有不同,但他们的突围都离不开一个字——— 捱。
“捱”,当然是心灵上最清苦的一种方式,演员中尚有“十年一小生”之说,而捱到出头的导演更是无法设定时限。陆剑青和梁乐民说,他们就像是少林寺里的武僧,研习多年才闯过了木人巷。那么,他们是如何抓住那微乎其微的机会的呢?江志强、刘德华、尔冬升们为何选择了他们呢?
他们如此地坚持隐忍如此珍惜机会,或许能给蠢蠢欲动的后来者们一些有益的参照。做电影,本来就该如此吧。
1
《风暴》袁锦麟:人品好,再耍点机灵
袁锦麟
●年龄:不详 ●出身:编剧
●闯关法宝:剧本扎实,人品好
●幕后导师:江志强、刘德华
●闯关心得:“市场扩大了,可能性就增加了,只要大家底子是扎实的,应该都可以找到出路的。”“为什么这么多新导演都曾经在行业里待这么久呢?就是因为大家都有制作经验,你能写也还得能制作得了才行。”“有个说法是编剧同时当导演是很危险的。因为写剧本的时候你是一个独裁者,自己主宰着所有角色的命运;到导演时,你还是那么执着,你不放开自己接受其他人意见,你就会走入死胡同,太偏激了。”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风暴》票房突破2.5亿关口。导演袁锦麟和两位老板一起出来庆功谢票。答谢宴上,不少人凑到导演身边要求合影。导演初哥出手便有江志强和刘德华两位圈内大佬加持,以华语3D警匪动作片规格拍摄,配上不小的卡司阵容,目前已拿下不错的票房成绩。这一切,在许多奋进在导演征途的新人看来,充满了诱惑和幸运。
袁锦麟最近常和江志强一起到处跑宣传,他留意到“江生坐飞机的时候常常都在看剧本。但真正被他赏识到的只有那么几个。”将梦变成现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袁锦麟承认自己很幸运。其实好运总是降在有准备的人头上。在采访中南都记者发现,袁锦麟的机灵和人品,是他闯关的利器。
这编剧怎么那么“多事”:连声音动作都写到剧本里
袁锦麟在大学时主修电影,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电影这个行当———做过电影策划、执行监制、特技指导、电影特技公司经理、编剧。头衔换过很多,编剧的角色却一直相伴。用他的话来说,“总有条虫在脑里撩啊撩,要创作。但当时写剧本不是为当导演做铺垫的,就真的想创作。”他觉得当时香港电影工业圈出炉的电影好像都不是自己想做的类型。
于是他开写,《想飞》、《双雄》、《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剧本一个接一个,行情不错。但袁锦麟却很直白道出:“我写 的 剧本有很多导演是不喜欢的,我太多事了。”原来他除了剧情故事外,连声音画面、动作场面都写进去。比如一个车如何坠落,他会写上“砰”一声车就凹陷、玻璃碎、人如何反应,有时还会把配乐也写上。“我把能想到的所有东西都给你,但有些导演就会说———A lan你写得太多了。”这位“多事”的编剧慢慢开始介意自己写的本子和最后拍出来的戏不一样,“我也明白,剧本和成片一定会有变化,但也会想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不如自己来吧!成功失败自己面对。”
和老板叹咖啡还“耍诈”:把剧本字号缩小假装删好了
接下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在去年六月,袁锦麟约有过几次合作的老板江志强喝咖啡,把一本厚有122页A 4纸的《风暴》剧本交给他。很快,江老板 约 他 喝 咖啡,他没反馈剧 本 意 见 倒先迸出一句“我和你去一个办公室”。到了目的地后,江老板说:“我们等一会就见到刘德华。”这让袁锦麟惊喜不已。咖啡端上,三人开始聊剧本,刘德华表露了对剧本的喜欢,说到主角人性的刻画,谈着谈着就说到了排期,然后说到演员。袁锦麟说:“他们背后可能做了很多功夫,我去就是享受成果了。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研究角色了。”
比起很多怀揣导演梦的人来说,袁锦麟这个机遇来得相当顺利,《风暴》的剧本他才写了两三个月。删改剧本,是一部电影开拍前常有的事。这一环袁锦麟也通过得较为顺利,必要时得抖机灵。原来袁锦麟对江老板“耍过诈”:“当时交上去的剧本是122页,拍成片子相当于122分钟,老板就说要控制预算,只要90分钟就够了,‘你要把它变成90页纸’。我就一直减啊减,减到实在减不动了,就将字号缩小一点、标点也删掉一些。”袁锦麟说,江老板至今还不知情。
老板追加翻倍预算拍3D:刘德华赞他人品好所以“偏爱”
既然开拍前要控制预算把片长减短到90分钟,后来为什么又砸钱做大量爆破和3D呢?“起初江生说预算有限,先把动作戏拍出来。后来越拍越有信心。刘生觉得我们可以试试做3D效果,他就掏钱将楼梯围捕匪徒那场戏做了3D版,这一试让刘生有了信心,他向江老板提议整套戏做3D。”如此一来,预算一路飙升,“最初的预算不超过(现在的)一半。”为什么对袁锦麟如此“偏爱”,刘德华对南都记者说是因为他“人品好”,“跟他有过多年接触,人品怎样是装不出来的。”
两位老板的信任以及作为主演的刘德华对导演权力的尊重让袁锦麟不胜感激,“刘生说‘你放心拍,到现场我会做回演员’。他到现场就走镜头就位,不会理会镜头摆哪儿,不看回放。”“我要帮你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业卖座的电影导演。”这是江志强决定投资后对袁锦麟说过的话。
2
《暴疯语》李光耀:一根筋,徐克的小书童不迷途
李光耀
●年龄:39岁
●出身:土木工程学生-中环上班族-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系学生-徐克“书童”
●闯关法宝:坚决、一根筋地要实现电影梦
●幕后导师:徐克,尔冬升
●闯关心得:“一个很好的剧本到你手里,比中六合彩更难,必须要自己写。”“我当时25岁,我的同学全都是十八九岁,我一心想找一个机会进电影圈,(不是m aster)学位没关系。”
今年十月份,一部名叫《暴疯语》的电影在香港举行关机仪式。现场云集了刘青云、黄晓明、薛凯琪、叶璇等一众大牌演员,尔冬升、罗志良导演也到场站台。他们众星捧月地推出了该片的导演——— 李光耀。媒体们都好奇,为什么这位新导演一出手就能撑起这么华丽的阵容?
其实《暴疯语》并非李光耀的第一部作品,早在2007年,他就曾执导过一部电影叫《恶男事件》,但反响平平。六年以后,他才等来当导演的第二个机会。
中环上班族突发电影梦:再考一次大学,给徐克当书童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里写过,他年轻时有一天坐在棒球场的看台上,一个球正飞过来,突然间一个念头从天而降,他决心当一个小说家。这是他人生的决定性瞬间。李光耀却怎么都想不起来,究竟是哪一个瞬间让他下定决心当一个电影导演。
他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毕业后顺理成章成为了香港中环外表光鲜的上班族中的一员,做基建投资,一做就是四年。那些穿西装打领带坐办公室的职业生活,在他回忆里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每天行尸走肉在人来人往的街道,想着为什么要做根本不感兴趣的事”。自称并非“电影痴”,也从未学过相关专业的他,忽然想进电影圈当导演,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没有任何电影圈资源的李光耀来说,要进入这个圈子,他能想到的敲门砖是:念大学。就这样,当时已经25岁、已有学位在手的李光耀报考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创意媒体系。看到资料后,校长特意打给他打电话,劝他再等一年,申请M aster。他的回答是:“我不等了,我年纪不小了。”考上城市大学后,李光耀与薛凯琪成为了同学。第一年暑假,李光耀通过导师获得了徐克电影工作室的地址,写信过去后得到面试机会。他没想到,面试他的,就是徐克本人。
做了暑期工之后,徐克问他进电影行想做什么,李光耀当时连电影有什么岗位都不清楚,一心就想做导演,徐克告诉他,做导演不用回去念书,可以边做边学。之后,他便没有再回过学校。
想当导演一定要写剧本:闭关三四年推掉了所有工作
李光耀自称徐克的“书童”。徐克会教他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徐克告诉他,想当导演就一定要自己写剧本,“道理很简单,如果别人写了一个很好的剧本,怎么排队也轮不到我们拍,老板们肯定找最厉害的嘛,徐克、刘伟强、杜琪峰······所以,必须自己写。”
所以李光耀一直坚持写剧本。在徐克公司待了几年后,他转到刘伟强工作室,担任《无间道Ⅱ》的第三副导演。得到刘伟强的赏识后,成为《头文字D》的第一副导演,一直跟着刘伟强做到《游龙戏凤》。之后,他担任尔冬升执导的《枪王之王》的副导演。一踏入电影圈就师从名导,一到片场就当上副导演,但李光耀却始终觉得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萌生退意。那时他正在帮刘伟强拍《无间道II》,麦兆辉见他情绪低落,就抓他去聊天,问为什么不做了。“我很感谢麦兆辉,他劝我说要一步一步来,‘我觉得你将来肯定是会当导演的’。”这句话在此后的日子里一直鼓励着他,哪怕后来他猜这只是麦兆辉随口说的一句话。
2009年,李光耀有了精神病题材的剧本概念,从尔冬升口中确认《癫佬正传》不会拍摄第二部后,他决定写《暴疯语》的剧本。做完《枪王之王》,他把自己关起来写剧本,一写就是三四年。这期间,他一共推了大约三十部找他当副导演的戏,仅靠接一两个星期的短片来赚钱,“我推得很痛苦,又没钱,又要推工作,很矛盾”,李光耀曾和搭档说过为什么要在这个剧本上耗这么长时间:“我们要对这个题材有信心,不能急,我们把它写成剧本才去卖,这样机会才更大。”
运气总是砸向有准备的人:《暴疯语》首稿被毙,尔冬升加盟助力
没有收入的苦日子一直熬到2011年,正当李光耀觉得快熬不下去时,一位香港的资深制片人给他打了个“救命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到北京帮一部新电影做导演。一听是做导演,他立即满口答。然而事情并不顺利,请他当导演的那部电影剧本无法如愿修改,李光耀就把已写得差不多的《暴疯语》分镜头剧本给制片人看,顺利获得认可。没想到,这个剧本没有过审。“当时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李光耀清楚地记得收到消息的那一天是2012年3月8日,因为第二天是他女朋友生日。他没有去陪女朋友,而是跟哥们儿去喝酒了。
过了几天,李光耀陪母亲看《桃姐》,从戏院出来后,他收到了尔冬升的电邮。拍完《大魔术师》的尔冬升惦记着李光耀讲过的那个精神病患题材的电影,约李光耀见面。了解整件事后,尔冬升便让李光耀把剧本发给他看。三个星期之后,尔冬升打电话给他说:“喂,O k的,这个故事挺好的,不过要做点修改。”接下来,尔冬升导演帮他修改剧本成功过审,为他找来了博纳的投资,为他敲定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演员阵容。
抱着“简单的道理”多年练笔,第三副导演到第一副导演,终于如愿当上了导演,李光耀坦言自己的压力很大:“人家付出那么多帮你,你不能让他们失望,最重要是我也不能令自己失望。”
3
梁乐民
年龄:41岁 出身:美术指导
陆剑青
年龄:不详 出道身份:副导演
闯关法宝:有大抱负,脚踏实地
幕后导师:江志强、刘德华、林建岳
闯关心得:“从影视学院毕业出来的新导演,很多都是拿政府的辅导金来拍片,人生和职业经验都太浅。我们都是在香港电影界磨砺很多年,就像从少林寺的‘木人巷’里走出来的。比如现在有的新编剧写黑帮片,我们看完就说这编剧肯定没和真的黑帮大哥碰过面。1990年代,我们拍戏都遇到过黑社会来收钱,大场面啊,上百个古惑仔把我们剧组围在一起。所以,写剧本最重要的还是你的人生经历够丰富,磨砺多了,自己的刀才能锋利。”
2012年,《寒战》以千万港元成本在内地博得超过2 .5亿人民币票房(加上香港票房接近3亿人民币),成为去年华语电影市场最卖座港片。今年4月13日开奖的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又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等九项大奖颁给并不完美的《寒战》,足见香港电影界对香港后辈影人的慷慨。梁乐民和陆剑青这对导演双人组,因为这部导演处男作一战成名!起点这么高,下一步如何走?像前辈们一样进军内地,还是坚守香港?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两位导演说:“《寒战》成功了,我们也希望借势把香港电影业尽量拉回曾经的水平。”
《寒战》让二人雄心崛起:望把香港影业拉回曾经的水平
2013年8月,梁、陆二人组新片《赤盗》的消息陆续传出,寰亚集团的老板林建岳出手2亿港元投拍,故事也从传统警匪题材走至港片少见的反恐大戏。如此大手笔的港产片,近年的确少见,颇有重振“香港制造”的气势。
《寒战》成功之后,许多内地影视公司都找上门来,梁乐民和陆剑青的态度是———谢谢老板们看得起,不过合作还是等一等,毕竟内地的文化我们还不够熟悉。“现在,我们只懂得做港产题材。最近十几年,台湾啊东南亚啊都不买香港的片子,以前完全不是这样。《寒战》成功了,我们也希望借势把香港电影业尽量拉回曾经的水平。”而梁乐民和陆剑青这般雄心,早在拍摄《寒战》时便埋下伏笔。2012年5、6月,彼时《寒战》仍在后期制作,大众也未识得谁是梁乐民、陆剑青,金像奖更是远在天边谁也没想过的事,寰亚的老板林建岳就找过来,“听说你们现在做的那部戏(《寒战》)挺不错,过来帮我拍一部好吗?”所以,《寒战》还未中的,《赤盗》已拉弓引弦。
《赤盗》的剧本依旧扎实:用8个月写了七稿,获预算2亿
《赤盗》的制作费高企,竟达2亿港元,为近年港片少见。作为新晋导演如何能跟老板要来这么高的预算?“我们就去找老板,撒一些玻璃渣在地上,跪上面,跟老板讲‘我们算错预算了,求求你给我加一点吧’……”梁乐民和陆剑青搞笑起来,演技卓绝。所谓大巧若拙,梁乐民和陆剑青坦言,想加预算,B eH onest(诚实)!“老板,你看剧本给许多厉害演员看过,他们都答应来演。这么多影帝过来,制作上更要提升才行嘛。”说来说去,好剧本到底是“一剧之本”。
不过,梁乐民和陆剑青在香港电影圈里还是“愣头青”的时候,给大导演打杂“飞纸仔”却是港片制作中的流行。当时香港导演拍戏很少有完整剧本,都是先出个创意,拿到钱立刻开拍,编剧这边写一点,导演那边拍一点。虽然香港影人曾以如此高效率又机动灵活的创作方式自豪,浸淫其中多年的梁乐民和陆剑青也坦言,“现场写出来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寒战》之前,陆剑青做了二十多年副导演,许多韩国和好莱坞的电影来港合拍,当年的他就很欣赏好莱坞在制作上超强的计划性。成也“飞纸仔”,败也“飞纸仔”。1990年代末,香港电影走下坡路,被好莱坞挫败,剧本不够精良便是重要原因。
梁乐民和陆剑青在磨剧本上花的功夫颇多,《赤盗》的剧本他们花了8个月做出来,前后七易其稿。“现在要一个完整的剧本,其实对导演、老板、演员;还有工作人员都是很公平的事,做商业片大家必须知道未来的计划是怎样的。”那么,对于香港新导演来说,如今的时代是好还是坏呢?“我们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很多老板现在都倾向起用新人。既然好多香港的前辈导演都北上了,那香港这个地方就留给新导演来打拼吧。”
前辈开讲
《救火英雄》郭子健:
练就短时间内卖故事的能耐
现年37岁的郭子健是上一拨“闯过木人巷”扛起大旗的新晋导演。2007年,31岁的郭子健就凭借处女作《野·良犬》夺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四年后,他带着自己的第三部电影《打擂台》勇夺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但这些电影的票房不好。直到今年,他才拍到了第一部投资过亿的大制作——— 《救火英雄》2014年1月3日上映。拿过金像奖、被周星驰邀请联合执导《西游降魔篇》的郭子健,有什么闯关经验能提供给后来人?
和李光耀相似,当年郭子健想到《野·良犬》这个故事之后,决定要把它写出来拍成电影,便全身心投入这件事里,不接其他任何工作,包括当副导演。穷得叮当响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四处蹭饭。就在这段漫长的等待中,第二部电影《青苔》、第三部电影《打擂台》,以及目前的《救火英雄》的故事雏形也出炉了。“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什么可能拍成电影。可我不信,我就自己写,尽管写完也不知道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
已经走过在剧组摸爬滚打、闭关磨剧本的阶段,郭子健比袁锦麟、李光耀他们开始了进一步的修炼———sell故事。
“以前我是个编剧,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就可以把剧本写出来。这几年我见过很多投资者,我要做的事情是把我想说的故事告诉他们。如何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把一个故事最重要、最好看、最多戏剧冲突的部分表达出来是很有挑战的。一开始我也说得很烂,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把故事说完。可是,在不断说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自己说故事的技巧越来越好,可以打动他们投资我的电影。”他举例,说《打擂台》的故事他只用了几句话:“我要搞一个动作喜剧,想把以前的一个功夫明星,放在一个茶楼,并设置很多不同的力量过来挑战他们。在经历很多之后,他们重建武馆和家园,去打一次擂台。”而介绍《救火英雄》,他第一句话就说:“我想拍消防员,但我不是拍火,我是拍烟。消防员在浓烟里走出来,就像挥走对黑暗的恐惧。我觉得香港某种程度上也在恐惧与黑暗之中,我想用一部电影告诉大家,如何可以走出黑暗。”把故事顺利“出卖”也是新晋导演的必修课。
导师忠告
众所周知,香港新导演的崛起,幕后推手必不可少,电影投资人和前辈导演的倾心提携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新人一战成名,此后何去何从?且听听幕后推手的忠告。
刘德华:新导演要学会不贪心,不要一部电影就把所有招都用完
梁家辉曾说过,在好莱坞或者内地当新导演都有三次机会,但在香港只有一次,如果失败了就不会再有下一次了。李光耀自己也分析过,不同于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辉煌时期,那时需求多、岗位多,而现在“一个新导演拍一部戏就是生死存亡了,第一部完了就没了”。
新导演心中残酷的“生死存亡”而导致的步步为营,在投资人眼中却很容易成为急功近利,谈到新导演常犯的错误,刘德华说:“有时候太满,东西太满了,我觉得这个是贪心。要学会不贪心,学会节俭。他首先一定要有那个心,不能说我拍完这一部就会红,而应该是我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实现我的梦想,展示我的招数,不要一部电影就把它用完。”
在这种无解的博弈中,相对没有安全感的新导演,很希望看到投资人的信心。所以在看到《寒战》后,李光耀非常兴奋,“因为两个新导演拍出公映那么好的影片,老板看到新导演都有机会。电影圈是个圈,你死了代表我也没好处,我肯定也有问题,所以我觉得大家要好,一定要这样。”
但作为幕后推手,刘德华有他的忧虑:现在新导演找投资比以前容易多了。一些大的公司他们有能力去培养更多的新导演,因为给一个新导演四百万都是可以归本的,放在他们那里就一定可以赚钱。所以现在一些新导演比较没有那么难去找到老板来投资,但是就变成有一些新导演不是为了拍出一个新的作品,而是为了“小刀锯大树”,很多老板的梦想也是用(小成本)的片小小地去博一下,而不是说要培养好的新导演。
尔冬升:现在的新导演还远远不够,拥有自己的风格才最重要
对于香港新导演的崛起,尔冬升表示“现在出来的新人还远远不够”。他说自己担任监制的原因还是看好行业内的人,希望他们能尽快“干”掉“老人”。“我当导演时才29岁,当时我们的目标是先把前面那些(导演)‘干’掉。”在决定担任《暴疯语》的监制后,尔冬升又找来了好友罗志良导演一起任监制,并邀请刘青云和黄晓明共同主演。在他看来,李光耀就像当年的他,差的只是一个机会,“当年我有幸认识了岑建勋(香港电影人),是他帮我找来了周润发和梁朝伟(微博),才让我完成了我的第一部戏《癫佬正传》,并从此成为一名导演。现在的李光耀很像当年的我,有足够的创作激情和动力,但是就差一点运气;所以我替他找来刘青云和黄晓明这样的阵容,又找来了罗志良共同协助他,希望他可以不负众望。”
但他表示,自己担任这部电影的监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成为导演和演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创作上我不会过度干预,因为对于一个新导演而言,拥有他自己的风格才是最重要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