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女王”郑京和前晚首次驾临广州,让多年只能透过唱片膜拜“女王”风采的乐迷们终于得以现场聆听她的演奏。
然而由于演出票价高企,又与同期的多位小提琴家撞期,音乐会的票房不足五成。郑京和的状态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女王范”十足的她自始至终笑容自信,全情投入,谢幕时更隔空画心,用手语回应广州乐迷。
郑京和三次返场
一袭黑色露肩礼服,一头挑染的微卷短发,65岁的郑京和出现在音乐厅舞台时,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她环顾四周,似乎对现场稀稀拉拉的上座率并不感到意外,脸上带着自信。不过,第一首曲目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刚刚拉响了第一句,观众席中一位观众的手机镜头就引起了她的注意。
跟许多独奏家相比,郑京和对演出现场的环境似乎特别敏感,现场稍有观众的咳嗽和响动,都会被她投以警示的目光。
她的演奏弓法精准锐利,有着超越女性独奏家的劲道,琴声丰润明亮。
与钢琴家凯文·肯纳虽然是新组合的搭档,但两人配合默契,郑京和不时拉开弓步,几乎是紧贴着凯文·肯纳的耳际演奏,小提琴与钢琴许多一唱一和的对答,犹如一对恋人倾诉衷肠。
特别是演出第二首曲目格里格《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郑京和拉得扣人心弦,即使不是古典乐迷的观众,也能听懂琴声的美妙和情感的倾注。
三首音乐会正餐曲目结束以后,音乐厅满是观众的掌声,三次返场的郑京和似乎也心情大好,一直微笑着与搭档凯文·肯纳说个不停,最后为观众送上《舒伯特小奏鸣曲》的两个乐章,以及克莱斯勒著名的《爱的欢乐》。
然而三首加演完毕,观众掌声依然不肯停歇,让郑京和也深受感动,只见她用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心形,以此表达她的谢意。
最后巡演遇票房尴尬
毫无疑问,首次亮相广州的郑京和为乐迷呈现了值得纪念的一夜,但为何却遭遇票房惨淡的尴尬?
据主办方透露,票房冷清一方面是因为此次演出与小提琴天后茱莉亚·费雪、帕尔曼、莎拉·张等人的音乐会撞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票价太高,郑京和虽然她很早出名,但中国的普通爱乐者对她不了解,人们对郑京和的关注度不够,远远不如她的师兄帕尔曼。此次演出,极有可能成为郑京和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巡演。
专家点评
赵毅敏(资深乐评人):聆听到一脉相承的郑京和
“之前听过郑京和青年时期和盛年时期的许多唱片,这是第一次聆听她的现场。这场音乐会跟她原来风格是一脉相承的。
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开场的第一首曲目,感觉她还没有十分进入状态,处理上也显得有点方正。
整场演奏得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格里格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这个作品以前我听其他人的演奏,没有这么强的戏剧性,她则表现得很有戏剧效果和画面感,这是她比较独到的地方。
下半场法国作品,她不像老派演奏家注重印象派的朦胧、小心谨慎。她在音色音量的变化上精致和敏感,没有太多的铺垫、衬托,有一种直抒胸臆的感觉,听起来挺舒服。
返场也比较精彩。舒伯特小奏鸣曲的第一和第四乐章,她拉得很恬静,很舒服,不像在演奏会上演奏,倒像是她自己拉给自己听。
她和钢琴家配合很好,一般来说,小提琴独奏会,钢琴是开半盖,但这场演出钢琴盖全打开,而郑京和的琴声不光没有被钢琴声盖住,而且在音色和音量控制上,与钢琴配合得十分微妙。”
黄隽(广州交响乐团小提琴乐手):欣赏她的换把和拉琴状态
“我是来膜拜女王的。对于小提琴手来说,总是觉得换把的点位很难掌握。郑京和换把特别精确,时机的掌握和换把的动作都太漂亮了,手势真的好得一塌糊涂。我也很欣赏她整个人拉琴的状态,显得很松弛,很享受自己的音乐。
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我听过很多演奏版本,感觉她在很多细节,处理得很有特色,特别是一上来那句,真是美到爆炸。但第三乐章有一点瑕疵,跟钢琴和得不是很好。
加演的舒伯特小奏鸣曲第四乐章,拉得真好,堪称这场演出拉得最好的曲子。克莱斯勒的《爱的欢乐》,也把大师的演奏风范彻底展示出来,但有一两个地方拉劈了,处理得不是很干净,不过音乐会肯定多少会有瑕疵。
不知道是空调的原因,还是调琴的原因,我听到的音准总有一点偏差,有很多地方,小提琴音准比钢琴低一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