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架新筝排成20个方队,整齐划一地在4000余平方米广场上拉开阵仗,气球飞升、彩带飘舞,一阵礼炮轰鸣后,随着指挥手中指挥棒的下落,身着米黄色演出服的演奏者们时而面露愉悦,时而前仰后合,时而急摇慢刮,时而颤按推揉。这就是日前某乐团上演的、一举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新筝大合奏” 。据介绍,早在2007年,该乐团组织的2348人参加演出的古筝大合奏,就顺利通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我们真的要为这一瞬间鼓掌致贺、欢呼呐喊吗?世界纪录证书对于中国的意义何在?它向世界传递了怎样的艺术与文化信号?
作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筝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品格和精神气质。新筝虽在古筝韵律上有所拓宽,但依然以承袭古筝的审美特征为根本,不离其宗。与西方音乐强调实存、固定、明晰,并借助和声、复调、配器等手段,将主题表现得具体、逼真不同,中国传统音乐通过旋律营造的疏阔、空灵等意境,让受众体验和感悟其无限内涵。以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等观念为圭臬的中国古典美学,正是古筝传承至今的原始基因,及其活化出的永恒魅力。
《渔舟唱晚》 《汉宫秋月》《寒鸦戏水》 《蕉窗夜雨》 《高山流水》等,深入人心的流派特色,与脍炙人口的代表曲目,或深沉苍劲、悠扬深长,或恬淡清丽、古朴典雅,无一不是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幽婉深邃意境、含蓄而内敛的审美特质表现到极致。一筝、一人、一月、一曲,虚实相生的留白之间呈现出“睹影知竿”之妙。而今于气球、彩带、礼炮相伴之广场上的千人新筝阵仗,纵横队列大型体操般琳琅满目,声势浩大地奏响的共鸣充溢听觉,情感想象将何处安放?申请世界纪录,向世界奏响民族音乐,这样的初衷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但中国底蕴深厚的文化需要这样直白的标榜与呐喊吗?违背艺术规律,无视甚至背离文化精神本质的行为,不仅暴露了文化的浅薄,也伤害了艺术的尊严。
放眼周遭,万人书法长卷、万人水上麻将、万人泡脚等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者,兴致勃勃地加入“弘扬民族文化”的行列;印象·丽江、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无限复制的同质化系列大型实景演出,轰轰烈烈为各地“打造城市品牌” ;“秋裤门” 、“大酒瓶” 、“比基尼” 、“避孕环” 、“元宝塔”以及新近亮相的“河豚塔”等斥巨资兴建的异类建筑此起彼伏,为无数城市“提升形象” ;“猛男” 、“宋庆龄巨像” 、“校董雅典娜女娲雕像” 、“皖公巨像” 、“秦桧坐像” ,各种雷人雕塑标识各种“文化诉求” ……粗浅甚至粗鄙的诸多文化活动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像挥不去的雾霾弥漫和笼罩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如何能放任“PM 2 . 5”无处不在地蚕食我们的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煜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