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岗名不见经传;但在相声界,这两个字却意味深长。很多相声爱好者,甚至不知道西岗是大连市的一个行政区,却感觉它如故乡般亲切。这一切,缘自“西岗杯”。
前不久,第七届“西岗杯”全国相声新人新作推选大赛落下帷幕。历经22年,这个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与西岗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活动,为古老的相声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
7届比赛收到2200多篇作品,获奖作品“存活率”超60%
“西岗杯”诞生于1991年。时任西岗区文化局长的许新章是个相声迷。“西岗杯”的设想,就是在他的头脑中酝酿的。
一个区文化局,要办全国性的赛事,兜里还没几个钱,听起来像个笑话。时任辽宁省曲协秘书长的崔凯听说了此事,一瓢冷水还没泼出去,反倒被西岗人的热情点燃了。
那一年,“西岗杯”正式竖起大旗。此后,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吸引了海外华人参赛。李金斗、侯耀文、姜昆、高英培……不少大腕都曾前来助阵。7届比赛共收到2200余篇作品,其中获奖作品的“存活率”在60%以上,一等奖作品更在90%以上。有的获奖作品还登上春节联欢晚会,不少业余爱好者也因“西岗杯”,最终投身相声事业。
如今,“西岗杯”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在相声界的赛事中,这已算是极为难得的“老字号”了。
这个“老字号”诞生在西岗,源自当地深厚的曲艺传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的露天市场曾是曲艺杂耍艺人的聚集地,被誉为“关外小天桥”。1994年,西岗被评为第一个“全国曲艺之乡”,马三立、侯宝林等相声界元老,都曾在露天市场“撂地”。因此,西岗的相声,打一开始就是最亲民、最接地气的。
相声最缺好本子,年轻演员只重表演不重创作
相声艺术,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好本子!”二炮文工团相声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孙晨深有感触。相声更偏重于表演,笔头功夫往往被忽略。相声创作难度大、稿酬低,有才气的作者渐渐流失,对创作有兴趣的新人也很难找到交流展示的平台。“西岗杯”如今已是全国唯一一个专为相声作者设置的比赛,努力加固着相声艺术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但现在,参加比赛的人也变少了。
被戏称为西岗杯“得奖专业户”的孙晨,今年又携4部作品来到西岗。他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相声创作的坚守。“如果每位参赛的人都能像我一样多投几篇,相声创作不就繁荣了?”
相声这个行当,演员与作者很难分开。会写相声的,通常都能演;会演相声的,演得多了,有时也能琢磨出好段子。但总的来说,演员的数量还是大大高于作者。见多了一些年轻演员只重表演不重写作的浮躁心态,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董耀鹏说:“演员一定要多介入创作,提高文化素养。否则,将来即使一个好本子摆在面前,也演不出来!”
相声需要活态传承,不能只管“秋收”不管“春播”
2006年,相声被列为北京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折射出相声艺术生存境况的尴尬。“相声需要的是活态传承,不能成为‘化石’!”崔凯说。
如今,娱乐方式日渐多元化,相声艺术也越来越难吸引人们的眼球,许多电视台、晚会等都在慢慢减少相声的比重。只有一个段子或一名艺术家“火”了,有收视率了,才有机会在电视节目中露露脸。用孙晨的话说,这叫只管“秋收”,不管“春播”。
幸而,“春播”的工作,西岗一直在做。除了“西岗杯”这个平台,2011年,这里还成立了目前全国唯一的青少年曲艺培训基地。负责基地创建与运营的,就是因“西岗杯”崭露头角、被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的相声演员王敏。
联系曲艺教育家进学校辅导摸底,普及知识、发掘人才;精选38段经典作品,刻录成光盘赠送给学校;尝试编写培训教材……王敏为这些活动倾注了全部的热情,曲协和西岗政府也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王敏说,“只要这些活动在孩子心里撒下了兴趣的种子,他们将来会自主地去学习相声、传播相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