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诞辰100周年的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今年就要缺席北京的音乐舞台了。话说回来,此前国内除了作曲家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与选自歌剧《彼得·格莱姆斯》的《四首海的间奏曲》频频上演之外,其他作品的演奏屈指可数,因而此番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作曲家创作于1962年的《战争安魂曲》与1945年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搬上舞台,与其说是向大师致敬,倒不如说为布里顿这位伟大的20世纪作曲家和中国观众打开了双向交流的窗口更为恰当。
作为作曲家最具代表性和上演频率最高的作品,《战争安魂曲》和《彼得·格莱姆斯》在20世纪的地位无需累述,前者以二战为题材,后者根据英国诗人乔治·克雷布的诗作改编创作。虽然布里顿的时代在音乐创作的技法和观点上已经与过去决裂,但从可听性而言这两部作品都堪称“绝世之作”,同时在作曲家们奉若神明的创作技法上也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开拓者的成就。《彼得·格莱姆斯》剧中人物、场景和事件的音乐主题及其贯穿性,也让人看到了他对瓦格纳的娴熟借鉴。
听唱片很难直观认知到布里顿的伟大,即便是对《战争安魂曲》这部作品再熟悉。
只有现场听这部作品才能刷新对作曲家的“三观”。灵气逼人的配器和对乐队的设置产生出的空间感让人随时置身于音乐包围之中,而男高音和男中音对答式的演唱更是具有开创性。布里顿的另外一部代表作《彼得·格莱姆斯》也无需吝啬溢美之词,鲜明的音乐主题和富有推动力的音乐成为现代歌剧的范本。
演奏《战争安魂曲》的上海交响乐团和指挥迪图瓦,担纲《彼得·格莱姆斯》的杭州爱乐乐团和年轻的英国指挥邓肯·沃德以及一众独唱家功不可没。迪图瓦细腻而干练的处理令音乐线条清晰,年仅24岁的沃德与杭州爱乐乐团为《彼得·格莱姆斯》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独唱家们也都是这部歌剧的专业户。此外不得不提到参演这两部作品的英国之声合唱团,这个合唱团在英国虽然算不上超一流水准,但他们的表现让国内的观众听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准合唱。
正确的指挥、歌唱演员选择加上本土乐团的杰出配合,两部布里顿大作堪称北京国际音乐节最具性价比的成功手笔之一,再加上去年音乐节上演的布里顿另一名作《诺亚洪水》,一年时间,百年诞辰的布里顿在中国舞台上重塑了他毋庸置疑的音乐地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